48304457022465101866706609080重庆市凤鸣山中学 2020—2021 学年度下期半期
高 2020 级生物试题
考试说明: 1.考试时间: 90 分钟;2.试题总分 100 分;3.试卷页数 8 页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35 个小题,前 30 个小题,每小题 1.5 分,后 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 共 5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 )
A. 它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 B. 它能够侵染其他生物
C. 它具有细胞结构 D. 它能够在寄主体内复制并产生后代
2. 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中有染色体, 原核细胞中有染色质 B. 原核细胞中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 真核细胞一般有发达的生物膜系统 D. 少数原核细胞含有核孔
3 .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无机盐功能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Mg 是人体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B. 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 K 是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D. 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 会引起抽搐症状
4. 蝴蝶将一朵油菜花的花粉带到另一朵油菜花的柱头上后,即可发生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释 放精子、精卵融合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若将一朵油菜花的花粉带到一朵桃花的柱头上则不会发生 这一系列反应。该现象能很好地说明细胞膜
A. 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 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 D. 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5 .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核糖体是蓝藻、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CO2 和 H 2O
C.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 DNA 、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 在植物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6 . 用质量浓度为 0.3g/ml 的蔗糖溶液浸润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结果。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③处充满着细胞液
B. ②的溶液浓度比实验初期大, 颜色要浅
C. 此现象可以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
D. 从实验刚开始到图示状态,细胞吸水能力先减少后增加
7 . 在人类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同点是
A. 两种模型都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B. 两种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均匀排列在脂质分子的两侧
C. 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
D. 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8 . 胞吞和胞吐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分泌蛋白是通过载体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
B. 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物质交换是以胞吞胞吐的方式完成的
C. 吞噬细胞的胞吞过程, 以细胞膜的流动性为基础
D. 变形虫的胞吞过程, 不需要消耗线粒体提供的能量
9 . 下图 1 为 ATP 的结构简图, 图 2 为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图 1 的 A 与 ATP 中的“A”为同一种物质,b 、c 为高能磷酸键
B. 图 2 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 1 中的 C 断裂并释放能量
C. 酶 1 和酶 2 的作用机理都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D. ATP 与 ADP 快速转化依赖于酶的高效性
10 . 下列有关人的心肌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
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可以产生CO2
B.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都能产生[H]
C. 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
D. 有氧呼吸能产生 ATP, 无氧呼吸不能产生 ATP
11 . 右图是某同学验证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 B 中放入湿润的种子。以
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设置 A 装置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CO2,确保实验的
科学性
B. 该装置一定要放在黑暗的环境中, 避免光下种子光合
作用的干扰
C. 种子的细胞呼吸一般不受光照的影响, 但温度会影响细胞呼吸的强度
D. C 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种子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 的缘故
2924175100774549530002279015287655045205659886950141986012 . 如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图中字母表示能量,数字表示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c 中数值最大的是 a
B. 1 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
C. 产生 a 的场所是线粒体
D. 某些原核生物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13 . 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
素的影响, 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 下
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 Ⅰ 、 Ⅱ 、Ⅲ 、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 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
B. 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C. 色素Ⅲ 、 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D. 画滤液线时, 滤液 点样线上需要连续重复画一到两次
14.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其大致过程 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凋亡相关的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B. 图示该过程只发生在胚胎发育 过程中
C. 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溶酶 体有关
D. 细胞凋亡过程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15.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克隆羊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 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体现了细胞具有全能性
C. 用花粉培育成的植株往往高度不育,说明花粉细胞不具有全能性
D. 雄蜂由卵细胞发育而来体现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16.如图表示 4 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按顺时针方向),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丁细胞的分裂期时间最长 B. 图乙 a→b 过程中, 着丝粒可能发生分裂
C. 图丙 b→a 过程中,染色体数一直保持不变 D. 图中 b 时刻细胞中都已经存在 2 个中心体
17.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的实验时拍摄的洋葱根尖分生 区细胞分裂图,①~⑤表示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临时装片制作步骤依次为解离→染色→漂洗→ 制片
B. 显微镜下可看到一个细胞从⑤→④→②→①→
③的变化过程
C .②时期的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与两极发出的纺 锤丝相连
D .⑤时期的细胞核中发生 DNA 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18 . 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 对图像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该生物不可能是低等植物
B. 甲、丙两图所示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 DNA 分子数之比都为 1:2 :2
C. 甲图所示细胞正在进行中心粒复制
D. 甲、乙、丙图所示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19 . 下列对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 从蛋白质角度分析, 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
B. 从核酸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 从细胞器水平分析, 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数目改变的结果
D. 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时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
20 .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增殖过程中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B. 细胞生长过程中,体积增大, 物质交换的效率显著增强
C. 细胞凋亡过程中,酶活性均下降, 但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D. 细胞分化后, 核遗传物质保持不变,但细胞形态出现改变
21.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直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40957503973195445770057175404573270711263569005452025650A. 杂交、自交、测交
C. 测交、测交、杂交
A. 杂交、自交、测交
C. 测交、测交、杂交
C. 性状分离是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D. 表现型相同的生物, 基因型一定相同
22.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
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为高茎豌豆
②圆粒豌豆自交, 后代圆粒豌豆 ∶皱粒豌豆=3 ∶1
③开粉色花的茉莉自交, 后代出现红花、粉色花和白色花 ④矮茎豌豆自交, 后代全为矮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23. 1974 年研究者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染色质时, 发现染色质其实是很多串珠状的结构聚合在一 起形成的。使用DNA 水解酶处理上述结构后,“珠子”之间的“连线”消失了,但是“珠子”还在; 若使用蛋白酶处理, 则“珠子”被分解,“连线”尚在。下列所述, 哪项是该实验所能得出的结论
A. 染色质是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 B. 酶具有高效性
C. 染色质是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D. “珠子”是 DNA ,“连线”是蛋白质
24 图为某动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 相关叙述错误是
A. ①与脂质的合成有关
B. ②与损伤细胞器的清除有关
C. ③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D. ④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25 . 如今的生产工艺导致新鲜的蔬果表面常有水溶性的有机农药残留。现取某种新鲜蔬菜若干浸 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结果可绘制成图的曲线 (测得整个过程纯水的浓度变化较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 段细胞吸水,显微镜下可见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B. B 点时, 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没有水的交换
C. BC 段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D. 此曲线说明浸泡时间延长,有机农药溶于水会被植物细胞吸收
26 . 如图所示酵母菌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时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较弱
B. B 点为酵母菌无氧呼吸最弱点
C. C 点时酵母菌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速率相等
D. AC 段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逐渐减弱
27 . 已知番茄的红果与黄果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让某一品系的红果番茄自交,F1有红果番 茄, 也有黄果番茄。如果让 F1中的每一株红果番茄自交,F2 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之比是( )
A .5:3 B .5:1 C .3:1 D . 15:1
28.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依次采用的最合适的方法是( )
①确定一匹栗色公马的基因型 ②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③区别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或隐性
B.测交、自交、杂交
D. 测交、杂交、杂交
29.遗传因子组成为 HH 的绵羊有角,hh 的绵羊无角,Hh 的公羊有角, 母羊无角。现有一头有 角母羊生了一头无角小羊,则该小羊的性别和遗传因子组成为( )
A. 雄性、hh B. 雌性、Hh C.雄性、Hh D.雌性、hh
30.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 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 花粉粒 长形(D)对圆形(d) 为显性, 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非糯性花粉遇碘液 变蓝, 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 AAttdd、④aattdd。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任意选择两植株杂交都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B. 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
C. 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和③杂交
D. 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只能观察②和④杂交所得 F1 的花粉
11249025512508531 . 如下概念图中 a 代表某一生物学名词, 包括 b 、c 、d 、e 四部分内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 a 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 4 种元素, 则 b?e 可代表 O 、C 、H 、N
B. 若 a 为多聚体,由单体连接而成, 则 b?e 有多糖、蛋白质、脂肪、核酸
C. 若 a 表示植物细胞的结构, 则 b?e 代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 若 a 为参与合成并分泌消化酶的细胞器, 则 b?e 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2. “验证 M 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的实验如下表,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含 5%葡萄糖的 M 细胞培养液
M 细胞
葡萄糖载
体抑制剂
有氧呼吸 抑制剂
实验结果(培养液中 剩余葡萄糖浓度)
1
+
+
-
-
2.3%
2
+
+
+
-
5%
3
+
+
①
②
4.8%
注:“+”表示加入,“-”表示未加入
44958001924685A. 表中①②处应分别为“-”和“+”
B. 对比第 2 组和第 3 组, 说明M 细胞吸收葡萄糖需要载体
C. 第 3 组仍有葡萄糖被 M 细胞吸收, 可能是无氧呼吸提供能量
D. M 细胞不可能是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33 . 下列为某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 DNA 变化图解, 下列关于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该细胞是人体正常体细胞(46 条染色体),则在 CD 段的 核 DNA 数为 92 个
B. BC 段进行 DNA 复制, 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C. 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则中心体复制的时期为 BC 段
D. 在 AC 段合成蛋白质时,需要高尔基体参与
34.研究人员在家蚕中发现一种新的体态类型——短体蚕,用这种家蚕与正常体形家蚕进行杂交 实验, 结果如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635249555杂交组合
F1
短体蚕
正常蚕
实验一:短体蚕×正常蚕
788
810
实验二:短体蚕×短体蚕
1530
790
A. 可以通过连续自交多代的方式获得纯种短体蚕
B. 短体蚕自交后代出现正常蚕可判断短体蚕是隐性性状
C. 实验一 F1个体随机交配,F2 中短体蚕:正常蚕=2 :3
D. 任选实验二 F1的一只短体蚕与正常蚕多次杂交,后代短体蚕基因型与亲代短体蚕基因型不一 定相同
35 .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 、Bb 、Cc) 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 A 、b 、C 分别 控制①②③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 最终变为 黑色素。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成, 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 AaBbCc 的两个亲本杂交, 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
A . 1/64 B . 8/64 C .9/64 D .27/64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45 分。)
36 . (12 分)如表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
适 pH 的实验结果。已知实验一中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 60 ℃,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一)
实验步骤
分组
甲组
乙组
丙组
①淀粉酶溶液
1 mL
1 mL
1 mL
②可溶性淀粉溶液
5 mL
5 mL
5 mL
③控制温度
0 ℃
60 ℃
90 ℃
④将新鲜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别恒温
⑤比较淀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 pH 的实验(实验二)
组别
A 组
B 组
C 组
D 组
E 组
pH
5
6
7
8
9
H2O2 溶液完全分解 所需时间(秒)
300
180
90
192
284
(1)pH 在实验一中属于________变量, 而在实验二中属于________变量。
(2)实验一的①②③步骤为错误操作, 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2 分)
实验一的第⑤步最好选用____________(试剂)比较淀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如将实验一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 H2O2 溶液,你认为 是否科学?_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4)分析实验二的结果, 可得到的结论是: ;(2 分)
欲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 pH,可在 pH 为_______之间设置梯度。
37 . (12 分)图甲是真核细胞中能够进行的某些代谢过程简图,图乙是在 CO2 浓度一定、环境温度 为 25 ℃、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②生理过程在细胞内进行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2)图甲中过程④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在人体细胞中。
(3)在图乙中 B 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 。C 点时, 该植物的总光合速 率为________mg·dm-2 叶·h- 1(用 CO2 吸收量表示) 。
(4)实验中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 ℃和 30 ℃,如果将实验中的 温度 25 ℃改为 30 ℃,图乙中的 B 点将______(填“左移”或“右移”) 。
38 . (10 分)图甲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某种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图乙表示细胞有 丝分裂过程中, 不同 DNA 含量细胞的数目;图丙表示该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_(填字母) 。
(2)图乙中 DNA 含量为 2~4 的细胞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
(3)图丙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图丙细胞有染色体________条。
(4)由图乙可知,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
39 .(11分)凤头麦鸡的羽毛色有蓝色、黑色和白点三种, 腿上毛型有长毛、短毛和无毛三种, 下面为相关遗传实验研究结果, 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
组别
P
F1
1
黑色×蓝色
黑色 ∶蓝色=1 ∶1
2
白点×蓝色
蓝色 ∶白点=1 ∶1
3
黑色× 白点
全为蓝色
若这羽毛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 控制,则
(1) 蓝色凤头麦鸡的基因型为___, 蓝色的凤头麦鸡鸡群随机交配, 产生的后代有___种表现
型 ,__________种基因型 。
(2) 若黑色为显性,第 1 组别的 F1代中鸡随机自由交配, 该组别 F2代中黑色:蓝色:白色的比 例为 。
实验二:
P
F1
F2
长毛×长毛
短毛
短毛 ∶长毛 ∶无毛=9 ∶6 ∶1
若腿上毛型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Y/y 和 R/r)控制,则
(3)F1 的基因型是___ 。(2 分)
(4)F2短毛凤头麦鸡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 。(2 分)
(5) 亲本中两长毛凤头麦鸡的基因型是否相同___ (填写是或否)。
(6)F2短毛凤头麦鸡与无毛凤头麦鸡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2 分)
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CDDB CCCAB BDDBD DCCCD ACABD DBBBC BBACC
二、填空题:
36. (1)无关 自
(2)使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达到预设温度后再混合 碘液 剩余量
(3)不科学 因为温度会直接影响H2O2的分解
(4)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约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 6~8
37. (1)叶绿体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不能 (3)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叶绿体 20 (4)右移
38. (1) F~M (2)A~B或H~I (3)D~E或K~L 8
(4) 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较多
39.(1) Aa 3 3 (2) AA或aa (3) 9:6:1 (4)YyRr
(5) 1/9 (6)否 (7)短毛:长毛:无毛=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