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四”课时教学计划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2.在折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经历图形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初步空间想象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难点:在折一折、搭一搭、拼一拼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 学
资
源 教材分析:教材主要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各种图形的纸、小棒、PPT。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修 改 调 整
一、揭题认标、举例梳理。(预设3分钟) 1.学生回忆学过的图形的相关知识。
2.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26分钟)
练习四第1题
1.导学单
(1)摆一摆:同桌两人分工用6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2)数一数:两人所摆的图形每条边上各放了几根小棒?
(3)试一试:用8根小棒能摆成怎样的图形呢?比一比哪两个同学摆的图形多?
练习四第2题
(1)读题,理解题意:对折两次。
(2)选择一种折法,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折出的是什么图形?比比谁的折法多。
练习四第3题
练习四第4题
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
全班交流不同的折法并展示。
练习四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练习四第6题
⑴观察每组图形是怎么排列的,和同桌说一说。
⑵按规律接着画一组。
练习四第7题
(1)仔细观察这些图,找出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
(2)集体交流。
课堂小结。
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
1.《补充习题》第12页2、3、4、5题。
2.把书本P99页上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剪下来,拼成美丽的图案。
→谁能介绍一下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
→明确学习目标: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
→全班交流展示摆出的图形。
→你是怎样摆的?
→提问:对折两次是什么意思?
→正方形纸对折两次一般有哪几种折法?各折出什么图形?
→提醒学生要沿着方格线画。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折的?
→自己动手折一折,说说你是怎么折的?为什么这样折就能折出一个正方形?
→提醒:每次所画的图形要和前面出现的某个图形一样。
→说说这一幅幅漂亮的画分别用了哪些图形。
→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小结:其实我们现在只认识了图形王国中的一小部分,图形王国中还有很多图形等着我们去认识呢。
【教后反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