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1.这株z?
sè(
)的牵牛花真好看,在花丛分外夺目。
2.仿佛chà
nà(
)间,山上的dù
juān(
)花都开放了,芬芳浓郁的花朵聚集起来,是那么càn
làn(
),那么美好。
3.
zhú
s?n(
)吸收着春天的r?
zhī(
),从土里露出é
tóu(
)来。
请选择最恰当的答案,把序号填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下列词语的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扩大(kuò)
重荷(hé)
蜿蜒(wān
yán)
B.一簇(cù)
镶边(xiāng)
臀部(tún)
C.范围
努力
代替
分辨
双肩
D.浙江
气势
挤压
登陆
源头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是(
)
端:①端正;②(东西的)头;③方面,项目;④(事情的)开头;⑤原因,起因;⑥平举着拿。
A.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③)
B.真没想到,一段无法删除的痛苦记忆却成为她开始写童话的端由。(④)
C.阿姨端来水果,热情地招待我。(⑥)
D.刀子的尖端不要对着别人。(②)
3.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冲破云霞
跳出海面
透过重围
染成红色
B.慢慢地上升
渐渐地加强
缓缓地奔腾
高高地举起
C.夺目的亮光
伟大的奇观
各色的映山红
高高的石顶
D.一块亮光
一道红霞
一片浅蓝
十来进房子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B.尽管天气寒冷,但工地上的工人们仍精神抖擞。
C.这孩子眼睛大大的,挺精神的。
D.自从开展学雷锋活动以来,同学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B.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C.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照,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D.阴天,室内光线不好,就要开灯。
6.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因为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所以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
B.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C.不但工人提着汽油灯,而且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
D.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拟人)
B.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拟人)
C.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设问)
D.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比喻)
三、按要求写句子。
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注意加点的动词,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种子在泥土里伸了个懒腰,
2.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给句子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3.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4.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是这样小的房间。
四、积累与运用。
1.《海上日出》是
写的一篇散文。这篇课文按照
的顺序重点描绘了
和
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2.《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作者游览的地点是
,时间是
,课文的叙述顺序是
。
3.《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作者的游览路线是(
)
A.路上一外洞一洞口—孔隙—内洞—出洞
B.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C.路上—外洞—洞口—内洞—孔隙—出洞
D.路上—洞口—外洞—内洞—孔隙—出洞
五、快乐阅读。
(一)课内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看——(
)
乌黑——(
)
2.金华双龙洞名字的由来是什么?用“
”画出相关语句。
3.“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这句话运用
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内洞
的特点。
4.作者描写了内洞的
三个特点,其中着力描写了内洞景物的
,一是形状
;二是
。
5.石笋还有什么样子的?仔细观察右图的石笋,发挥想象,给
它起一个恰当的名字,并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具体描述出来。
(二)课外阅读。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浮游
飘飞),漫天(浮游
飘飞),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用“
”画出来。
2.第2自然段中,作者按照
的顺序对水声进行描写,表现了水声的
。
3.在文中,作者把瀑布比作了
,把水声比作了
,
把水花比作了
,突出了瀑布
的特点。
4.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5.短文是按照
顺序写的。先写
,再写
,接着写走到谷底,表达了作者
。
六、快乐习作。
你游览过哪些地方?那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按照游览顺序,写篇习作吧。注意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答案
一、1.紫色2.刹那
杜鹃
灿烂3.竹笋
乳汁
额头
二、1.A2.B3.C4.D5.C6.C7.B
三、示例:1.它使劲挺了挺身子,用脑袋顶住泥土,努力地往外钻,最后终于钻出了地面。
2.这就是很伟大的奇观。
3.动物园里的猴子,时而跳到假山上,时而爬到树干上,时而向游人要吃的,时而懒洋洋地晒太阳,真是活泼可爱!
4.放下一张单人床,刚合适,再也放不下其他家具
四、1.巴金
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晴朗天气
有云时
热爱、赞美大自然2.叶圣陶
浙江金华北山的双龙洞
4月14日
游览顺序
3.B
五、(一)1.观赏
漆黑
2.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3.作比较
大
4.黑、奇、大
奇
变化多端
颜色各异
5.示例:一柱擎天——面前的石笋又高又直,好像擎天巨柱,直冲云霄,让我们不由得感叹它的气势磅礴。
(二)1.飘飞
浮游
2.由远及近
由小到大
3.一匹宽幅白练
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雨雾
壮观美丽
4.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5.游览
听到水声
看到水形
对祖国壮丽河山以及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