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石动物造型
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卵石是自然形成的岩石颗粒,它的形态、纹理、色彩各异。本课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环境和生态,突出了应用型、审美性和应用性,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本课旨在使用水粉工具,巧妙利用卵石的外形特点进行动物形象的随形联想,设计制作美观可爱的卵石动物造型。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不同媒材或者废旧物品,让他们变废为宝,美化生活、美化环境,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共两页,两页中一共展示了16幅构思巧妙、设计新颖、美观可爱的卵石动物造型作品。教材中的卵石是常见的形状,类似于圆形和不规则图形。创作的形式有平面、立体。小动物的形象既有只画头部的,也有整体描绘的,创作的素材从弱小的蜗牛到威猛的雄狮,从黑白颜色的大熊猫到极富有装饰色彩的老虎,大量的作品给与学生足够的参考和视觉的拓展。“思考与讨论”栏目强调了随形设计和色彩搭配两大重点。第35页中间图片,是卵石动物造型的画法与步骤,让学生在设计时有所参考。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本阶段“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为学生开始尝试从形状和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与造型,他们不仅需要了解设计作品的“形“与“用”,还需要形成自身的创意与构想,并进行有目的的制作和表达。该阶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对这种创意性课程有很浓厚的兴趣。学生在使用水粉颜料的时候,经常会习惯性的在颜料里面加入过多的水,这样会造成卵石画脱色、变花。同时,老师进行必要的示范、演示,使学生明确创作要点,激发创作欲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卵石动物造型的设计方法,巧妙运用卵石进行随形联想,设计制作美观可爱的卵石动物造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联想,探究等方法,学习卵石动物造型的设计制作。用随形设计,色彩装饰进行艺术实践。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丰富学生的绘画经验,体验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随形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卵石动物造型的随形设计与色彩装饰。
难点:卵石造型的色彩装饰技巧。
六、教学方法与学法
教法: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天真浪漫、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以欣赏为主、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所以我主要采用下面的教法进行教学:讲授法、谈话法、示范教学法。
对动物的形态和特征的表现和在卵石上画出适合卵石外形的动物形象,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我采用分类欣赏的方法,使学生轻松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把握教学内容和课堂结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探究式学习。紧紧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把疑问、难解答的问题放入教学过程部分,有针对性的和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把疑问、疑难解答的问题放入教学过程部分,通过课件展示各种卵石造型,增加视觉直观性,鼓励学生大胆随形联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相互交流、讨论探究,再结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主创新的意识。
七、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欣赏中国名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感受课堂内容。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学校的校训是什么吗?非常好,做一颗有梦想的石头。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卵石朋友,它们要举行化妆舞会,特意装扮成了动物的造型,同学们欢迎吗?
2.看,羞嗒嗒的出来了(课件展示卵石动物造型),同学们想知道它们是怎样从一颗普通的卵石变成如此精美的模样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五课《卵石动物造型》。
设计意图:以校训、卵石动物造型图片引入课题,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新授
1.师生共同探究卵石画随形设计特点。
(1)课件展示图片,请同学们思考:卵石绘画与在纸上绘画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纸上绘画具有任意性,而卵石绘画有局限性,根据卵石的外形联想绘画。
板书:随形设计。
(2)每一位同学桌子上都有一颗卵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它们都有哪些形状?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有圆形的和不规则的卵石。
(3)我们先来看圆形卵石,他的外形使你联想到了什么有趣的动物形象?我们将怎样将它表现在这颗卵石上?
教师小结:可直接画圆形的小动物,可画动物圆形的局部,可调整动物身体的动态适应圆形,可根据石头的形状画平面或者立体的小动物。
设计意图:突破重点一,根据卵石外形进行随形联想设计。
(4)不规则的卵石怎样进行随形设计?
教师小结:我们语文学过《画杨桃》一课,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当我们遇到不规则的卵石的时候,变换角度观察卵石的外形,进行随形设计,会有更多的惊喜。
设计意图:将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结合,学生能准确理解变换角度观察卵石,进行动物造型设计,是解决教学重难点的关键。
2.师生共同探究卵石画色彩装饰特点。
(1)课件展示卵石动物图片,请同学们思考:这些卵石艺术中的动物与生活中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板书:色彩装饰
教师小结:卵石画中的动物运用夸张,简化,变形等表现手法,合理的搭配色彩的深浅,冷暖;还可以用艳丽的色彩和添加花纹,使单色的动物变得更具美感;还有的卵石可直接借用石头的纹理色彩进行简单创作,用勾线笔勾勒动物的剪影,色彩点缀。
设计意图:运用分类归纳图片展示的方法解决教学重难点二——色彩装饰。
(2)教师示范步骤要点。
a.根据卵石的形状进行合理的联想。
b.用勾线笔勾勒细节,画出动物的剪影。
c.选用鲜艳的色彩,用干笔蘸颜料涂色,不用水或者少加水。(重点)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演示使学生学会随形设计和色彩装饰的方法,明确创作要点,进而激发创作欲望。
(三)学生创作实践,明确步骤。
音乐响起:
音乐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雨花石》
1.创作要点(与步骤相同)。
2.教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用与石头相关的歌曲创设氛围,强调要点。
(四)展示评价,作品欣赏。
1.请同学谈谈自己的创作感受。
2.互评同学的作品,谁的设计最新颖美观。
3.说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的语言进行自评、互评,总结本课的收获。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身边有许多非常普通的卵石,它们既没有靓丽的外形,也没有美丽的色彩,但它们独特的形态,却为我们打开了艺术创作的想象空间(出示欣赏图片)。我们东河里有许多的卵石,我们一定要珍惜这笔财富,练就一双发现美的慧眼,让生活更美丽。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将卵石运用到生活中,美化生活、美化环境。
(六)板书设计
卵石动物造型
随形设计
色彩装饰
八、创新环节阐述
根据我校校训(做一颗有梦想的石头)引入教材中第15课《卵石动物造型》,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卵石是自然形成的颗粒,在东河里随处可见,形态、纹理、色彩各异。收集大量的图片供学生赏析,学生在欣赏、质疑、探究、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归纳小结,使学生学习多种卵石的制作方法。整个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牢记了我校校训,让学生整堂课都能集中精力学习。在课堂延伸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不同的媒材物品,大胆进行头脑风暴,从而进行别类的美术创作。
九、预计教学效果
学生在课当中精力集中、思维活跃,把一块块普通、平凡的卵石变成了可爱的卵石动物造型。整堂课教学重难点学生掌握较好,取得了预期的、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