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写简单的议论文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写简单的议论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27 13:2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写简单的议论文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观点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
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
作者所持的观点和看法
2、论据
3、论证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解决“需要证明什么”。我们初写议论文的人可以从一事一议开始,即对生活中的某件事、某种现象或学习中读到的某项材料,表示自己的看法。
论点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社会现象做出的判断。用文字来表达,就必定是一个判断句。
总结: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中的某些人或事,找准一个切入点确定一个议论中心,再展开论述。当然除了以上的观点还有很多,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
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
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
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引论
(是什么)
解决问题
结论
本论
(怎么办)
(为什么)
学写简单的议论文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孩子到果园去,看见爷爷正在梯子上咔嚓咔嚓地把果树上的一些枝条剪下来,小孩拿起一根枝条,说:“爷爷,它们长得好好的,你把它们剪掉多可惜!”爷爷说:“傻孩子,剪掉它们,果树才能长得更好呢!”
  爷爷剪枝条的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确定一个议论中心,联系生活中的某些人或事,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一、观察思考,采集思维之点:
  对象有三:1.爷爷 2.小孩 3.果树
二、思考分析对象的目前与今后的状况,提取论点(关键)。
(一)爷爷:
1.目前行为:剪一些枝条——舍,咔嚓咔嚓——果断
说:“……,才能长得更好”——远见
  (病枝——影响、危害整个果树生长,弱枝——发展前途不大,收获微小,影响整个果树生长。)
2.目的与今后:收获硕果(大)——取(得)
3.可提取出的论点:
   (1)舍与得  (2)短视与远见
(二)果树:
1.目前状况:(1)存在病枝,存在弱枝。
      (2)依目前发展,前途不大。
2.愿望美好(成长目标明确):
 (1)强壮——素质高  (2)结硕果——贡献大
3.目前应有的行为:
 (1)不怕痛苦,勇敢接受修剪 (2)感谢修剪的人
4.可提取出的论点:
(1)懦弱与勇敢 (2)正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三)孩子:
1.目前言行(傻):“……剪掉多可惜” ——(1)分不清主要的和次要的 (2)只看到眼前的,没看到长远的
2.可提取出的论点:
(1)短视与远见  (2)一枝一叶总“关”情
(3)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或“不可管中窥豹“)
三、归纳总结提取的论点:
(1)舍与得  (2)短视与远见 (3)懦弱与勇敢 (4)正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5)一枝一叶总“关”情
(6)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或“不可管中窥豹“)
四、构思起草:
1.文章基本思路: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用范文《削枝为了强干》引路。提醒学生注意:不能一下子提出中心论点,这样会显得突兀。可根据材料内容,适当引用,自然而然引出中心论点。)
2.文章基本结构:
     总——分——总 
削枝为了强干
剪掉长得好好的枝条,孩子认为可惜,爷爷认为果树会长得更好,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呢?
在小孩看来,树枝越多越好,只有树枝多,果实才会增多;但爷爷却说,削枝为了强干,因为枝条多了,会分散果树的营养,从而使果子结少结小,剪去了一些繁枝冗叶,主干的营养才能得到保证,果实当然也是又大又甜。
对于这一道理,人们也许并不陌生,但却很少有人做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同学们认为越少越好,可有时候老师却不这么想,认为越多越好,这导致学生们来不及仔细思考,总是应付了事。同学们作业不好好完成,老师当然要批评。可在
批评的同时,老师怎就没想到减轻同学们的作业负担呢,让同学们既不用为了繁重作业而烦恼,又能高效率完成作业。要强干必须削枝,我们必须学会放弃一些东西,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完美。
有一首著名的古诗写道:“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龚自珍当时由于仕途不如意,便离开朝廷远走天涯。他放弃了重入仕途的机会,毅然离开这个勾心斗角的政治舞台,从此隐居故里。这种放弃,表面上看上去好像很愚蠢,但正是龚自珍放弃了,他才得到自由和安宁。
我们的祖先可能早就学会了放弃,因而,才留下了许多闪耀着智慧光芒的论述,诸如“将欲
取之,必先予之”,“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重温这些论述倍感亲切。削去繁枝冗叶,以确保果实的健壮,才是最佳方法。
由此也可以联想到我们的为人处世,在面临艰难的抉择时,要学会放弃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保证最重要的东西能够不被扼杀才是最恰当的。
简评:文章阐述部分引经据典,举例论述和道理论述相结合,结构较严密,文章语言较老道,小作者能够有自己一定的见解和坚持的理论,文人的态度和智慧可见一斑。
思考
你准备对生活中的哪件事、哪种现象或学习中读到的哪项材料,发表自己什么看法?
如:学校食堂粮食浪费:学生穿着打扮追求名牌:有关诚信:面对学习上挫折:媒体热炒明星,忽视对科学家、发明家的报导;追星之我见等。
让浪费成为过去
有这样一则新闻:走进某学校的食堂,俨然一座粮食山出现在记者的的眼前,麻雀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学生们剩下食物。
多么令人惊叹的景象啊!若是每个学校的食堂都出现这样的一幕,那全中国一年要浪费掉多少粮食,国家财产将受到多大的损失。
铺张、浪费现已成为一项极其严重的话题,这一危害人类未来的定时炸弹——清除迫在眉睫,倘若在人们解决它之前,一次小小的爆发都将使人类遭受极大的灾难。
现今社会的浪费已趋向多元化,粮食的浪费,资源的浪费,人才的浪费无不给人类的发展敲响了警钟,这一为世人所公厌的家族正逐渐壮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全都是因为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人类肆无忌惮的浪,毫无保留的费,我们的所作所为无不滋长了浪费这一可怕家族的势力。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多达400多亿元。
多么可怕的数字啊!这还仅仅是中国,世界如此之广大,浪费资源造成的损失何只这些。
而更可怕的是,现在的人们浪费的不仅仅是资源,时间成了一部分人的浪费对象。众所周知,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个人除去睡觉、吃饭,还能剩下多少时间,而总有一些人依旧浪费着它,难道他们不知道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自己的生命吗?
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人类在地球上还会生存得了多久呢?假使有一天,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继续待下去了,人类面临灭绝的灾难的时候,人们会回过头来想一想那是为什么吗?当我们意识到是我们自己对资源的浪费,我们自己对资源的“大度”,使这个地球毁灭,使人类灭亡,我们会后悔吗?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让我们从小养成节俭的习惯,抵制浪费,消灭浪费。总有一天,我们的将使“浪费”两字在记忆中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