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课件(37张)-2020-2021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课件(37张)-2020-2021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4 12:4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导语:
大河向东流哇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
该出手时就出手哇
风风火火闯九洲哇 ……
很多水浒英雄纵横江湖、快意恩仇,该出手时就出手,但林冲仿佛是个异类,他能忍常人所不能忍。那么,一个忍字当头的人为什么会奔向梁山?
教学目标
1.欣赏小说情节的巧妙
2.分析林冲性格及其典型社会意义
3.理解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约1296~约1370,江苏兴化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曾考中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乡,从事著述。
施耐庵
《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为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艺术地反映了北宋末年宋江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前情提要
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家庭美满。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几番调戏不成仍不死心。于是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迫于高太尉威势,判林冲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解差,要在野猪林害死林冲,但林冲被鲁智深救下。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拿出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
赍发( jī?)?投奔( bèn )玷辱( diàn )
模样(mú )酒馔( zhuàn )尴尬(gāngà)
呐出了(nè)虞候(hòu)连累(lěi)髭须(zī)
提防(dī)洗漱(shù) 消耗(hào)
盘缠( pánchán)彤云(tóng)仓廒(áo)
毡笠 (zhān) 拽(zhuài)庇(bì)祐(佑)
草帚儿(zhǒu)掇(duō)屋檐(yán)
央浼(měi)肐察(gē)搠倒 (Shuò)
剜(wān)
正音正字
复述课文 理清结构
复述要点:
林冲在沧州巧遇李小二,二人交往甚密。
陆谦等人酒店密谋害林冲,小二疑虑偷听告疑,林冲买刀寻敌,寻敌不得,心下慢了。
管营调林冲去守草料场,林冲生疑;林冲接管草料场,雪中沽酒;草厅被雪压倒,破庙借宿,得知真情,奋起杀敌
情节结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沧州遇旧知
2.酒店密谋
3.小二生疑
4.询问实情
5.买刀寻敌
接管草料场
7.草厅交割
9.身寒沽酒
密谋害林冲
山神庙杀敌
10.庙里借宿
11.偶听真相
12.奋起杀敌
8.用心照料
6.重拨差使
跌宕起伏 一波三折
情节之妙还在于有主线副线的安排,这两条线索是什么?运用双线结构有什么好处?
主线:主人公林冲由忍辱苟安到奋起反抗。
副线:以高太尉为代表的恶势力对林冲的谋害。
主线和副线互相穿插交织,一明一暗,深刻揭示了林冲和以高俅为代表的黑暗势力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展现了更加广阔的生活画面,完整地表现了“逼上梁山”的主题。
探讨:思考林冲的“不出手”与“出手”,从故事情节看人物性格变化
1.本文有无“该出手”的情况?“出手” 了没有?为什么?
2.联系《水浒传》中其他情节,想想林冲有无该出手时不出手的情形呢?
3.林冲为什么在山神庙出手了?
探讨:林冲的“不出手”与“出手”
1.本文有无“该出手”的情况?“出手” 了没有?为什么?
店小二通风报信,明白陆谦等人要害自己,想出手,没出成,后来也不想出手了。从中能够看出林冲有反抗之心,同时又有委屈求全之意,且后者更甚。
2.联系《水浒传》中其他情节,想想林冲有无该出手时不出手的情形呢?
相国寺里辱娇妻
野猪林中谋性命
3.林冲为什么在山神庙出手了?
退无可退,奋起反抗。
从情节看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




街头遇旧
软弱动摇
阴谋陷害
短暂反抗
到草料场
随遇而安
雪夜复仇
决绝反抗
从文中找出林冲的语言动作描写,进一步体会林冲的性格。
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性格特点:
忍辱求安、不思反抗
性格软弱、逆来顺受
1.林冲刺配沧州,邂逅李小二,从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
性格特点
刚烈,强烈的反抗意识
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教他骨肉为泥!”
……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2.听说陆虞侯又来害自己,林冲有哪些表现?这表明他有怎样的性格?
3.陆虞侯等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特点?
  “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
性格特点:
安分守己 随遇而安
“泼贼哪里去!”
“奸贼!你待哪里去!”
“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性格特点:
英勇果敢 愤而抗争
4.林冲听了庙外三人的对话后的反应表现了他什么性格?
安分善良 安于现状
逆来顺受 侠义刚烈
林冲
探讨:林冲走上反抗的道路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1.以高太尉为首的恶势力步步紧逼(直接原因)
一逼——相国寺里辱娇妻
二逼——白虎堂上设奸计
三逼——野猪林中谋性命
四逼——火烧草场断后路
2.社会的黑暗、腐败(根本原因)
贿赂公行 恶人当道
善恶颠倒 好人遭殃
草场颓败 恣意焚烧
3.林冲的个人因素(主观原因,联系前文)
侠义精神
不满现实
反抗意识
林冲的反抗,看似是偶然的——娇妻不幸遭遇了高衙内,却又是必然的——社会黑暗,遇不到高衙内,很可能遇到其他恶人迫害,而他的忍耐也不是毫无底线的。
作者塑造林冲这一典型形象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从他的遭遇中,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鄙、阴险。林冲虽安分守己、忍辱求全,最后也愤然而起。至于普通的人民群众,他们所遭受的迫害和痛苦就可想而知,因此,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出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体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欣赏环境描写
探讨:如何理解课文题目?
理解文题的关键是“风雪”。元朝杂剧中多有“风雪”入题者,如王实甫《吕蒙正风雪破窑记》、杨显之《郑孔目风雪酷寒亭》、无名氏《朱太守风雪渔樵记》等。这些杂剧都表现了主人公由面临逆境、险境、乃至绝境的坎坷经历。他们经受了一场空前的劫难,而劫难成了他们一生道路的转折点。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其遭遇从表面上看,与自然界中的“风雪”紧密相关,而其恶运实质上是社会“风雪”造成的。具体地说,是人物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决定的,是人物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境遇造成的。
探讨:文中描写风雪有何作用?
语句:
1.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2.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3.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4.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5.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6.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写法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1.风雪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风 雪
隔门 偷听
途 中 见 庙
压 倒 草厅
投 宿 庙中
大 石 倚门
身 寒 沽 酒
因为风雪大,草场又特别简陋,林冲才出去买酒取暖,没有被屋子压死。草厅坏了林冲才到山神庙投宿,而没有被火烧死,才有机会听到陆虞侯的谈话,最终奋起反抗。
2.渲染气氛
渲染气氛:朔风卷着鹅毛般的大雪,低垂的浓云
压在头顶,天地茫茫一片,雪越下越大,雪借风
势,风助雪威,天昏地暗,在如此的气氛下,林冲
走向了反抗的道路,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同时也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气氛。
3.烘托人物
风猛雪烈,林冲面对如此的风雪能够忍受,暗
示了他的随遇而安,后来风雪达到了高潮则烘
托了林冲报仇雪恨,与过去一刀两断的悲壮和
决绝。
名人对本文“风雪”描写的评价
写雪妙绝。 ——清金圣叹批注
《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确实是接近现代的公共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
——鲁迅《花边文学·“大雪纷飞”》
小结:本文的“风雪”表现了我国古代小说景物描写的艺术特色,如我国传统的写意画,寥寥数笔,信手点染,却意境深远,景中有情,而且留下大片天地让读者依照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联想,去想象,去补充。
探讨:作者多次写“火”,有什么作用?
内容:
1.林冲初进草料场,看见一个老军在“向火”。这个老军向林冲进行交割时,特地将“火盆”借给林冲。林冲放下包裹被卧,就坐下生起“焰火”来。
2.林冲因御寒要去沽酒,就随手“将火炭盖了”。
3.林冲沽酒回来,见草厅被大雪压倒时,林冲首先担心“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4.草料场里大火“刮刮杂杂地烧着”。陆谦等看火谈火。
写火的作用
1.衬托风雪之大。“火”越是不断地出现,越能衬托风的狂暴,雪的猛烈。
2.推动情节的发展。通过火,作者不断地设疑解疑,使情节不断向高潮发展,冲天的大火燃烧之时,也正是故事情节的高潮到来之时。
3.与林冲复仇的怒火表里映衬。
4.暗示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火”和“雪”这两种互不相容的事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暗示着林冲和高俅、陆谦等人是水火不相容的。
赏析细节描写
细节欣赏一:“掇”之妙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一细节有何妙处?
促使林冲活命的是一场大雪,而促使林冲识破仇人阴谋的关键是“掇”大石的细节。一场风雪,把仇人赶到眼前;一块大石,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又把林冲与仇敌隔开,致使门外讲真相肆无忌惮,门内听真相一清二楚,门外放火嫁祸,门内忍无可忍,此“掇”完成林冲性格上的转变。
细节欣赏二 :“闪”之妙
小说开篇是怎样通过李小二的眼睛描写陆谦、富安的情态的?有什么作用?
小说开篇写李小二看见两个来店里的人“不尴尬”:一人“闪将进来”,“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离开时,又“低着头”。两个“闪”字,一个“低”字,把人物鬼鬼祟祟的举动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这些情态细节描写为情节的发展布下疑阵,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让人为林教头的命运担心。
细节欣赏三:林冲离开草场的系列动作
这些动作细节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
这一系列动作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翻转身来……林冲喝声道:“……”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
作者用洗练的文字生动地再现了林冲杀敌时的干脆利落,表现了林冲怒火喷发大仇得报的畅快淋漓,与“官逼民反”的主题相应和。
细节欣赏四:“剜”字之妙
细节描写体现了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总结细节描写的作用
人们常说“少不看《水浒》”,因为年轻人心思单纯,往往只看到“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爽快,却很难看到英雄仗义出手的背后逻辑。“为兄弟两肋插刀”的少年情怀与现代社会的法治精神是严重背离的。我们阅读《水浒》,在为英雄击节赞叹之余,更应思考的是怎样通过合法途径促进社会公正。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