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十几减8、7的练习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十几减8、7的练习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24 15:2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十几减8、7的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题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想加法算减法在计算十几减8、7时的快捷。
通过题组练习,感悟减法计算的规律,并用规律进行快速的口算。
学生能读懂题目中的信息,主动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4.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思维的发散性和结合实际情况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主动使用“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减法”等计算方法。
学生能根据相邻算式推出相应减法的结果。
发现减法的规律,并主动使用规律。
教学准备:作业纸、课件、希沃白板5的软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积累。
1.口算。
8+3=
8+9=
8+4=
7+5=
7+8=
11-8=
13-9=
12-8=
17-9=
15-8=
15-8,这道题你是怎样计算的?谁能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
学生1:可以将15分成10和5,先算10-8=2,再算2+8=7,这是破十法;
学生2:不仅可以将15进行拆分,也可以将8进行拆分,将8拆成5和3,先算15-5=10,,再算10-3=7,15-8=7,这是平十法。
学生3:我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因为8+(
7
)=15,所以15-8=7。
师:除了这三种方法,老师这儿还有一种方法,你能看明白吗?
15-10+2=7。
【设计意图:简单的口算题唤起学生的知识记忆,同时还要让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呈现算法的多样化,引领学生对算法进行适当的梳理和选择。】
2.揭示课题。
谈话:说得真棒!我们学习十几减8、7时,可以有这么多种方法,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我们今天继续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十几减8、7的练习。
3.过渡。
六一儿童节马上到了,小朋友们都会参加一些游艺活动,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提前了解与数学有关的游艺题目,如果大家今天闯关成功,就会获得一张参加六一儿童节的游艺券,你们想挑战吗?
【设计意图: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从孩子们喜欢的闯关活动引入,很好地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致和热情。】
二、探索十几减8、7的计算规律。
(一)下面我们进入第一关:趣味接龙。
1.先来看这组算式,每组前后两道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先算一算,再和同桌说说。
7+7

)-8

)+2

)+4

)-7
10-2

)+3

)-7

)+10

)-8
生汇报:(1)前一题的结果是下一题算式中的数字(2)上一题错了,下面就前功尽弃。
师:你能说说你算得这么快,用的是我们刚才复习的哪一种方法?
生:想加算减。
师:是的,在计算14-8时,可以先想8加几等于14。大家算得真快,我们再来一组。
(二)第二关,奇思妙想。
出示题目: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奇思妙想。
给你7、8、14、15这样4个数,请你从中先选出个数,再用这三个数写出两道减法算式。你准备选三个数?
请小朋友们先自己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谁先来说一说,你选的是哪三个数?
生:7、8、15.
生:14是干扰信息。和其他数字组不成算式。
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吗?同意。好,请你动手在作业纸上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学生自主写算式,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2)学生根据写出的算式,编应用题。
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自主编题,给足时间,集体汇报。
预设:
生1:小文有15元钱,买文具用去7元还剩多少元?
小文有15元钱用去,一些后还剩8元,用去多少元?
生2:明明有15张卡片,文文有8张卡片,明明比文文多几张卡片?
明明有15张卡片,比文文多7张,文文有几张卡片?
生3:学校体育室原有15个足球,借走8个还剩多少个?
学校体育室原有15个足球借走一些后还剩7个,借着多少个?
学校体育室原有一些足球,一(1)班借走8个,一(2)班借走7个,一共借走多少个?
师:你们不仅计算能力很强,想象能力也很丰富。
【设计意图:在计算教学中不忘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因为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在低年级阶段是想象力发展的飞速期。在这里增加奇思妙想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
(三)下面进入第三关:智慧探秘。
11
-9
=
11
-8
=
11
-7
=
12
-9
=
12
-8
=
12
-7
=
13
-9
=
13
-8
=
13
-7
=
14
-9
=
14
-8
=
14
-7
=
15
-9
=
15
-8
=
15
-7
=
16
-9
=
16
-8
=
16
-7
=
17
-9
=
17
-8
=
18
-9=
你的发现:
观察规律
这题在计算时有规律吗?观察每组里被减数是怎样变化的,差是怎样变化的?有没有不变的部分。先给你的同桌听。
(2)探究规律
汇报:先请你横着看,有什么发现?
生:被减数都一样,减数大的,差反而小。
师:大家观察真全面,把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变化情况都看到了。
如果请你竖着观察呢,你又有什么发现?
师:带先看左边一题
被变大,差变大减不变;被减小,差减小,减数不变。
当减数不变都是9时,被在变大,差也在变大。当减数不变都是8时,被在减少,差也在减少。减数都为7呢?一起看,被减数每次加1,差呢?(也是加1),被每次减1,差呢?(减1)被加1,差怎样,(加1),被减1,差也减1。
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减6、减5、4、3、2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课后去探究探究。
小结:大家真是善于观察,找到算式间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进行口算。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大家顺利闯过第三关。
【设计意图:现有的教材内容非常关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每一单元都会安排一些。本题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思维的发散性和结合实际情况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奇幻森林。
下面我们进入第四关,来到小朋友们平时最喜欢玩的奇幻森林。
在学习游戏中,游戏中PK。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第一组
32秒
第二组
26秒
每次2名学生上台竞赛,其余学生在下面做小老师,很好地调动所有孩子学习积极性。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希沃软件白板软件中趣味性的奇幻森林作用,寓教于乐。每一次练习都对时间和准确率提出要求和提示,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及准确率,及时针对性的采取对策,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很好地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五)第五关:猜猜我是谁。

)-
8
=
7
7
+
8
=(
)+
2
11
-(
)=
4

)-
7
=
3
+(

谁能知道每一个水果娃娃分别代表数字几,指名回答。
你们会计算吗,试一试,校对,解决问题。
小结:我们在解题时,分析清楚算式间的关系,就能准确解决实际问题啦。
【设计意图:猜猜我谁是,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将枯燥乏味的算式,换成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水果娃娃呈现,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增加了趣味,形式丰富,一举多得。】
三、全课总结。
到现在我们的闯关游戏结束了。大家齐心协力下顺利闯过五关,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学到什么新的本领呢?生充分说。
今天来闯关的小朋友每人会得到一张游艺券,预祝你们在六一儿童节玩的愉快。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延伸学习,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