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基础过关卷—2020-2021学年【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单元综合复习(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基础过关卷—2020-2021学年【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单元综合复习(Word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5-24 14:4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基础过关卷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3页,第Ⅱ卷为第4页至第6页。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共50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开普勒通过研究第谷的行星观察记录,最终提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
B.海王星的发现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显示了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C.绝对时空观认为空间和时间是独立于物体及其运动而存在的
D.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时,相对论和牛顿力学的结论仍有很大的区别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B.美国物理学家密里根通过油滴实验最先测定了元电荷e的电荷量
C.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阐述了天体运动的原因,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测出了地球的质量
D.麦克斯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使用了“月—地检验”
B.牛顿利用扭秤测定引力常量时用到了微小形变放大法
C.开普勒研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总结出行星运动规律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相对论时空观和量子力学否定了牛顿力学
4.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开普勒通过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
C.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只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
D.牛顿进行了“月一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
5.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是(  )
A.宏观世界,低速运动 B.微观世界,低速运动
C.宏观世界,高速运动 D.微观世界,高速运动
6.在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理论,此理论建立的前提有两个假设条件以及在相对论理论下观察到的不同现象,如果有接近光速运动下的物体时间和空间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体的规律是不同的
B.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大小都是相同的
C.物体在接近光速运动时,它沿运动方向上的长度会变大
D.狭义相对论只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
7.关于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在实验室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并说该实验是“称量地球的重量”
B.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远大于卫星对地球的万有引力
C.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大环绕速度
D.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牛顿力学,包括万有引力定律,既适用于低速运动也适用于高速运动;既适用于宏观世界,也适用于微观世界
8.在狭义相对论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运动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都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B.狭义相对性原理指出,力学规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C.在一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在其他一切惯性系中也是同时发生
D.在地面附近有一高速飞过的火箭,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火箭变长了
9.美国科学家于2016年2月11日宣布,他们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是实验验证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相对论在一定范围内弥补了牛顿力学的局限性。关于牛顿力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牛顿力学完全适用于物体的运动
B.牛顿力学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宏观物体低速运动中是普遍适用的
C.随着物理学的发展,牛顿力学将逐渐成为过时的理论
D.由于相对论的提出,牛顿力学已经失去了它的应用价值
10.下列运动中,牛顿力学规律适用的是(  )
A.研究原子中电子的运动
B.高能粒子(速度较大)进一步加速
C.粒子接近光速的运动
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运动
二、多选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肥皂泡呈现的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露珠呈现的彩色是光的色散现象,通过狭缝看太阳光呈现的彩色是光的衍射现象
B.光纤通信、全息照相及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C.做双缝干涉实验时,用绿光照射单缝,在光屏P上观察到干涉条纹,用红光替换绿光照射单缝将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
D.相对论认为:竖直向上高速运动的球在水平方向上变扁了
12.下列关于经典力学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实验、假说、验证等是物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
B.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是物理学科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C.近代自然科学建立起实证科学的方法论传统,其主要特点是实验与数学结合:从实验事实出发,通过数学推演建立理论体系,然后,再用实验或观测去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D.实证科学方法的建立,使人们判别真理的标准从盲目的信仰转向理性与实践,使科学在整个文化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典力学理论普遍适用,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
B.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否定了经典力学理论
C.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不随运动状态而改变
D.经典力学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4.关于光的波动性、电磁波及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传播时,波长变短
B.宇宙飞船的运动速度很大,应该用相对论力学计算它的运动轨道
C.当光的波长明显比圆孔的直径小时,就不能产生衍射现象
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相邻亮条纹间距变窄
E.照相机镜头的增透膜最小厚度应为入射光在增透膜中波长的false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滤光片,可以使景像更清晰,这是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
B.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增大双缝间的距离,干涉条纹间距也增大
C.用紫外线照射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这是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D..以接近光速在竖直方向上做高速运动的球体,在水平方向上长度变短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16.(10分)如图所示,在吹一个表面画有许多斑点的气球时会发现,随着气球的鼓起,斑点间的距离在不断变化。从任何一点出发,其他的点都可以以它为中心向四周散开,并且距离越远散开的速度越快。如果我们把这个气球比作宇宙,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多谱勒效应,当星系靠近观察者时,见到的星光光谱线向频率高的蓝光方向移动,反之则向红光方向移动。把气球上的斑点看作一个个星系,并选定一个作为太阳系。当我们把气球逐渐吹起时,以太阳系为观测中心,我们观测到的星系大多在向___________光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它们都在_____________(靠近/远离)太阳系,并且距离太阳系越远的星系移动的速度越_______________(快/慢)。
(2)实验说明大多数星系之间的距离都在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宇宙正处于____________之中。
17.(4分)如图所示,甲乘坐速度为0.9c(c为光速)的宇宙飞船追赶正前方的乙,乙的飞行速度为0.5c,乙向甲发出一束光进行联络,则甲观测到该光束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选填“c”“1.4c”或“0.4c”);若地面上的观察者和甲、乙均戴着相同的手表,且在甲、乙登上飞船前已调整一致,则三人的手表相比___________(选填“甲最慢”“乙最慢”或“示数相同”)
四、解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要求书写规范,步骤完整)
18.如果真空中的光速为c=3.0×108m/s,当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为v1=2.4×108m/s时,质量为3 kg.当它的速度为1.8×108m/s时,质量为多少?
19.假设某太空飞船的长度为false,一站在地面上的观察者观察到该太空飞船相对自己沿太空飞船长度方向以速度false从正上方飞过。则:
(1)地面上的观察者测量的太空飞船飞过该观察者的时间为多少?
(2)太空飞船上的人测量的太空飞船飞过观察者的时间为多少?
20.如果某恒星的周年视差为0.11秒角,地球和太阳间的平均距离为false。试估算该恒星离我们的距离。
21.太阳是个极其巨大、炽热的气体球,太阳中心处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不断向宇宙空间辐射。
(1)太阳的光和热以每秒false米的速度(即光速c)向外辐射,约经8分20秒到达地球。试估算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
(2)用E表示太阳的辐射能,估算地球获得的辐射能为太阳总辐射能E的几分之一。(已知球表面公式为false,r为球半径,地球半径R为6400千米)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A 6.B 7.A 8.A 9.B 10.D
11.AC 12.ABCD 13.CD 14.ADE 15.AC
16.红 远离 快 变大 膨胀
17.c 甲最慢
18.2.25 kg
19.(1)false;(2)false
20.29.6ly
21.(1)false米;(2)22亿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