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66张PPT )+教案+导学案+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66张PPT )+教案+导学案+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24 23:18:2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学案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认识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认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提高。
【过程与方法】
研读、分析相关资料,掌握分析资料的方法,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外交方面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这一现实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认识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外交的巨大成就,认识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作用,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
70
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
左边是周恩来,中间是蒋介石,右边是尼克松
)
2021
年,是中美建交
42
周年。四十二年前,在中国改革开放元年之时,中美两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忆往昔,曾经水火不容的两个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虎视眈眈二十余年,那么,又是怎样的国际风云改变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呢?
看图片,
这是一幅反映中美外交出现转圜的漫画,
历史上将其称作“乒乓外交”。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17
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知识点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史实:
1971
年10月,第
26届联合国
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2.影响:是
中国外交
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点二:中美、中日建交
3.中美建交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
封锁禁运、包围威胁
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
提高和国际形势
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中美关系
出现了转机。
(2)建交过程
①1971年7月,
基辛格
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②1972年,
尼克松
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
《联合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1979年,中美
正式建立
外交关系。美国承认
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4.中日建交:
1972
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影响: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
中国建交
的热潮。
知识点三:全方位外交
6.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后,继续奉行
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7.外交策略
(1)中国注重
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
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
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
欧盟
国家的关系。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

(3)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
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
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
禁毒、难民
、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8.外交成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的外交布局。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多次举办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国际事务
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合作探究】1
【问题】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为什么要用“恢复”一词。
【答案】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二战”后期,同盟国在克里米亚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战后成立联合国,美、苏、英、法、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以,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关国的蓄意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据。直到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终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合作探究】2
【问题】说出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阻力是什么?意义又是什么?
【答案】
原因:联合国是1945年二战后成立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在它创立之初,中国既是创始会员国之一。
阻力:败退台湾的蒋介石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的阻挠(在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一直采取孤立、封锁、包围政策,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企图扼杀新中国于摇篮中。)
意义: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重要作用。
【合作探究】3
【问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有何影响?
【答案】
【合作探究】4
【问题】中美关系为什么会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转机?
【答案】
从美国来讲,1.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2.増加对付苏联的资本,打中国牌牵制苏联:3希望进入中国市场,获取经济利益。
从中国来说,1.从整体上打破外交価局,改善国际地位:2.牵来自苏联的成胁,解国家安全压力:3.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合作探究】5
【问题】列举中美关系从敌对到正常化的进程。
【答案】
【合作探究】6
【问题】中国和日本应如何全面发展两国关系?
【答案】
对中国而言,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对日本而言,应正视历史,顺应历史潮流,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方针。
【合作探究】7
【问题】分组讨论: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外交成就。
【答案】
(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邻友好关系;
(2)中国积极发展全球关系、乗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3)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4)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5)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6)中国举办各种国际会议。
【合作探究】8
【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归纳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国家实力: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外交政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国际环境: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一、选择题:
1.(2019年广西贵港)图片无言,历史有声。下图人物开怀大笑的原因是(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政府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世界外交舞台上亮相
【答案】C
2.(2019年四川泸州)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下图反映的是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哪一届联合国大会上(

A.24届
B.25届
C.26届
D.27届
【答案】C
3.(2019年湖北孝感)美国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
B.苏联支持中美建交
C.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D.中美开始结束敌对状态
【答案】B
4.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积极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美国的这一举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
)
A.
为促进世界和平
B.
美、苏争霸的需求
C.
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D.
反恐斗争的需要
【答案】C
5.(2019年山东聊城)《时代》周刊把1972年尼克松的中国之行称为“漫长而刺激的旅行”,而不称之为“访问”。其主要原因是,尼克松来华前(

A.中美长期处于对立状态
B.中国尚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
D.中国第一颗爆炸成功
【答案】A
6.(2019年江苏淮安)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从敌对到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主要有(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②改善两国关系成为共同的要求③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④中日建交推动了中美关系改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7.(2019年广西梧州)截至2018年,中国已同17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重要国际组织,还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这说明中国(

A.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
B.提出“三个世界”理论
C.清除了国家间的矛盾
D.奉行了结盟的外交政策
【答案】A
8.(2019年贵州安顺)“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推动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体现了求同存异的精神
C.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D.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
【答案】A
9.(2019年云南昆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月底,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标志着(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答案】A
10.(2019年贵州毕节)2019年1月1日,习近平主席与某国总统互致贺信,热烈祝贺两国建交40周年。该国是(

A.苏联
B.美国
C.日本
D.英国
【答案】B
11.中非友谊历史悠久,毛泽东当年曾深情地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这一历史事件是指(  )
A.
1945年,中、苏、美、英等50多个国家通过了《联合国宪章》
B.
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表达了亚非人民要求独立的共同愿望
C.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D.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C
12.(2019年云南)如图一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B.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C.共和国的外交成就
D.现代科技文化成就
【答案】C
13.据新华社北京2017年4月7日电:美国总统特朗普接受习近平邀请年内将访问中国。历史上美国总统第一次访华,中美双方所取得的外交成果是
(
)
A.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C.
签订了《中美同盟互助条约》
D.
毛泽东应邀访问美国
【答案】B
14.(2019河南南阳模拟)20世纪70年代某国领导人访华时致辞:“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中,□□关系有过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对此,我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关系停留在不正常和不自然的状态下,我们只能坦率地承认这个历史事实。”这一致辞(  )
A.加快了中国重返联合国进程
B.推动了美国对华由敌视到合作
C.促进了中日两国关系的改善
D.实现了中国外交关系重大突破
【答案】C 
15.(2019山东潍坊中考)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于2001年、2014年两次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反映出我国(  )
A.促进同亚非各国团结协作
B.宣传新型地区安全观念
C.谋求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参与地区性多边外交活动
【答案】D 
二、史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针对图2反映的史实,小华同学认为“中国是在1971年加入联合国的”;小刚同学认为“中国是在1971年重返联合国的”。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2)在谈到中美关系时,有同学认为美国常给中国制造麻烦,我们不应该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还有同学认为中美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斗争,但有更广泛的合作领域,应该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3)活动总结: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同学们认识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同意小刚的观点。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中美友好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多元导入
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
【多元导入】
【新知导学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交流点拨】
【课堂小结
回归目标】
【课堂达标
巩固反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教案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认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认识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认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提高。
【过程与方法】
研读、分析相关资料,掌握分析资料的方法,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外交方面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这一现实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认识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外交的巨大成就,认识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作用,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
70
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视频导入:播放视频素材——《大国外交》
1971年7月的一天,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系的问题交换意见。公告的发表,引起世界舆论的震动。正如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中美关系如何实现了正常化?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如何恢复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时间、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表现;
(2)中日建交时间;
(3)中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活动表现及外交成果。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教师提问:分别概括近、现代外交特点?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提示:
(1)近代:屈辱外交。
(2)现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认识: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
2.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概括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概况及历史意义是什么?
提示:
背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概况: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意义: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重要作用。
3.问题思考:说出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阻力是什么?
提示:
原因:联合国是1945年二战后成立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在它创立之初,中国既是创始会员国之一。
阻力:败退台湾的蒋介石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的阻挠(在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一直采取孤立、封锁、包围政策,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企图扼杀新中国于摇篮中。)
意义: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重要作用。
4..图片展示:
外交部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5.引导学生回答:它记录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精彩瞬间和辉煌成就!历史被定格在这张笑
脸上。你从乔冠华的开怀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
自信的笑、胜利的笑;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表明美国的孤立政策失败;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6.合作探究:结合教材相关史事及所学内容,回答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提示:
(1)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
(2)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赢得世界的尊重;
(3)亚非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支持。
7.小组合作探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是什么?
提示: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一)中美建交:
1.教师讲述中美建交的背景。
提示:
从中国来说:①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②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③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从美国来说:①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
2.结合相关史事,教师简要介绍:
中美“乒乓外交”的一些故事。
3.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建国初美国对华政策、中美关系出现转机概况。
提示:
建国初美国对华政策: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
中美关系出现转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小球转到了打球”,乒乓外交推动了世界形势发展。
4.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探究:中美建交的过程。
提示:
(1)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2)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会谈。
(3)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教师接着提问:说说:美国在对台湾问题上的态度。
提示: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日建交:
教师讲述:
中日建交的基本情况。
1972
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三、全方位外交:
1.读课本,说说: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
提示:
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图片展示:
3.根据材料和课本,分组总结: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外交成就。
提示:
(1)
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3)
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4)
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
秩序而努力。
(5)
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6)
中国举办各种国际会议。
4.教师接着提问: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及意义。
提示: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信峰会。
5.通过本课的学习,归纳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国家实力: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外交政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国际环境: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重大发展。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开始改变对中国的外交政策,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受美国影响,日本也在1972年与中国建交。这一时期、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议也得到了众多国家的支持,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进人新世纪以来,我国外交成就更是硕果累累:两次成功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所有这些外交事业辉煌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得益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在教学过程中,关于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教材中只是一语带过,需要教师补充材料,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世界局势,
从中美两国方面进行分析,
从而理解这种转机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
我国外交事业又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在对改革开放后外交事业的讲述上,限于时间和材料,需要加强对这一块的教学研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66张PPT)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部编版
八年级下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17课
部编版
播放视频素材——《大国外交》
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
1971年7月的一天,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系的问题交换意见。公告的发表,引起世界舆论的震动。正如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中美关系如何实现了正常化?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如何恢复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学习目标
1.识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时间、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表现、中日建交时间、中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活动表现及外交成果的基本史实;
2.说出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恢复”而不是“加入”的原因及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重点)
3.归纳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列举中美关系从敌对到正常化的进程;(重点、难点)
自主学习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时间、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表现;
(2)中日建交时间;
(3)中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活动表现及外交成果。
知识点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自主学习
1.背景:在
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
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2.概况:1971年10月,第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影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
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
蒋介石
26
恢复
常任理事国
自主学习
知识点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1)原因:随着中国
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过程:
①1971年7月,
秘密访问中国;
②1972年,
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
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国际地位
基辛格
尼克松
正常化
1979
田中角荣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三:全方位外交
1.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
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举措:
(1)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中国积极拓展
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多边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三:全方位外交
(3)中国广泛参与
、社会领域的活动。
(4)多次举办各种国际会议。
3.格局:形成全方位、
、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4.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
、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多边经济
多层次
和平
分别概括近、现代外交特点?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知识回顾
(1)近代:屈辱外交。
(2)现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认识:
1.弱国无外交;
2.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新知讲解
1.背景:
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
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2.概况: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识图学史
联合国国徽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1971年中国代表乔冠华、
黄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中国外交部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识图学史
联合国是1945年二战后成立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在它创立之初,中国既是创始会员国之一。
原因
败退台湾的蒋介石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美国的阻挠(在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一直采取孤立、封锁、包围政策,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企图扼杀新中国于摇篮中。)
阻力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重要作用。
意义
说出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阻力是什么?意义又是什么?
合作探究
相关史事
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赢得世界的尊重;
亚非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支持。
1
2
3
问题思考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
合作探究
②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
③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①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
从中国来说
从美国来说
①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承认孤立中国政策
的失败
②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
中美、中日建交
新知讲解
中美建交的背景:
中美、中日建交
新知讲解
建国初美国对华政策
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
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重要作用
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美苏争霸、美国不利
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
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新知讲解
相关史事
1971年4月,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这件事在国际上引起很大轰动,被称为“乒乓外交”。
阅读课本回答什么是“乒乓外交”

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
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新知讲解
第五单元
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实现了两国1949年以来的第一次民间交往。
庄则栋(左)向科恩赠送绣有黄山风景的杭州织锦
周恩来总理亲自会见了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和随行记者
“小球转动了大球”,乒乓外交推动了世界形势发展
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周恩来
一颗小小的乒乓球,打开了封闭20多年的中美交往大门
知识拓展
新知讲解
中美建交过程
(1)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周恩来总理会见基辛格博士
周恩来总理与基辛格举行会谈
1971年7月9日—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和叶剑英等与他举行多次会谈,着重就台湾问题以及尼克松总统的访华安排等进行磋商。16日双方同时发布了会谈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将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候访问中国。
新知讲解
中美建交过程
(2)1972年,尼克松访华——破冰之旅。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欢迎。尼克松成为第一个踏上新中国土地的美国总统。
美国时代周刊1972年3月8日封面:尼克松的中国奥德赛。在美媒看来,尼克松中国之行,多少有点神奇和冒险。白宫发言人也称这次旅行为“登月之旅”。
尼克松访华成果:
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新知讲解
尼克松访华或发表《联合公报》意义: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新知讲解
中美建交过程
(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识图学史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1月28日-2月5日,邓小平访美时与美国总统卡特
1972年毛泽东和尼克松结束了中美关系史的一个时代,1979年邓小平和卡特却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敌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政府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
转机
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正常化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列举中美关系从敌对到正常化的进程。
阶段小结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原则,是改善中美关系的前提
中国方面
美国方面
原因
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
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都有重要作用。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改善的原因有哪些?
合作探究
中日建交
新知讲解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合作探究
中国和日本应如何全面发展两国关系?
对中国而言,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对日本而言,应正视历史,顺应历史潮流,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方针。
1.背景:
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新知讲解
全方位外交
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2.举措: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3)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新知讲解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知讲解
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新知讲解
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知讲解
3.成就: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新知讲解
全方位外交
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

2017年6月中国与巴拿马建交
2018年5月中国建交的多米尼加
第五单元
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
亚洲开发银行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国际原子能机构
上海合作组织
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新知讲解
第五单元
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新知讲解
第五单元
2001中国上海APEC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4中国北京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新知讲解
知识拓展
第五单元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11次峰会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12次峰会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新知讲解
第五单元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在福建厦门举行,主题是:“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同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主旨演讲,强调让合作成果惠及五国人民,让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福祉惠及各国民众。
新知讲解
亚信峰会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会议。是一个有关安全问题的多边论坛,其宗旨是在亚洲国家之间讨论加强合作、增加信任的措施。
亚信会议现有成员国26个、观察员国和组织11个,横跨亚洲各区域,涵盖不同制度、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发展阶段,具有广泛代表性。亚信的宗旨是通过制定多边信任措施,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现已制定军事政治、新威胁新挑战、经济、生态、人文等五大领域信任措施。
新知讲解
3.意义: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新知讲解
全方位外交
习近平用自信、诚实、务实的外交风范,用合作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进一步扩大中国“朋友圈”。未来,他将带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国家实力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1
外交政策
2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国际环境
3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合作探究
通过本课的学习,归纳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一步一个脚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大国外交》
知识拓展
1.答: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课后活动
2.答:21个成员。中国参加了西雅图峰会、茂物峰会、大阪峰会等多次峰会。同时,中国还分别在上海、北京成功举办了两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重大发展。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开始改变对中国的外交政策,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受美国影响,日本也在1972年与中国建交。这一时期、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议也得到了众多国家的支持,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进人新世纪以来,我国外交成就更是硕果累累:两次成功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所有这些外交事业辉煌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得益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B
课堂练习
D
课堂练习
B
课堂练习
C
课堂练习
C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谢谢观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同步训练
(解析版)
选择题:
1.(2020
年山东滨州)
1971

11
月,
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
将五星红旗高高升起,
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
这一幕的发生是因为(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A
【解析】考点:
中国重返联合国。
解题思路:
根据关键词“1971
年”、
“联合国”、
“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等判断可知,
该事件是中国重返联合国。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71
年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
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
正确;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
1972
年,
B
错误;
中日正式建交是在
1972年,
C
错误;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
2001
年,
D
错误。
综上故选
A。
2.(2020
年山东聊城)
1972
年尼克松访华,
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下列对“开始走向正常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中美两国(

A.分歧消除
B.结为同盟
C.结束敌对
D.正式建交
【答案】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72
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双方结束了敌对,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正确;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
中美两国之间有合作也有竞争,
分歧无法消除。
A
错误;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与美国没结盟。
B
错误;
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
D
错误。
综上故选
C。
3.(2020
年浙江宁波)
中美两国关系曲折发展。
下列反映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史实是(

A.清政府派詹天佑等人赴美国留学
B.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
B
【解析】
1972
年尼克松访华,
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打破
20
多年的对峙局面,
关系走向缓和。
故选
B
项。
中美与
1979
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的进一步发展。
4.(2020
年辽宁丹东)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美建交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③《南京条约》
的签订
④九一八事变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②①
D.①③②④
【答案】
C
【解析】考查点:
《南京条约》、
九一八事变、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
解题思路:
根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可知本题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时间排序。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
中美建交是
1979,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
1971
年,
《南京条约》
的签订是
1842
年,
九一八事变是
1931
年,
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③④②①,
故选
C;
ABD
项顺序排列错误,
排除。
故选
C。
5.(2020
年四川泸州)
1972

3

6
日,
美国《时代》
周刊选取了尼克松访华的四张照片作为封面。
这一历史事件传递的信息是(

A.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C.开启中美友好关系
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答案】
C
【解析】1972
年,
尼克松访华,
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
符合题意;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A
排除;
中日建立外交关系与尼克松无关,
B
排除;
1979
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
排除。
故选择
C。
6.(2020
年四川遂宁)
时空观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②百万雄狮过大江
③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⑤北伐战争
A.③⑤②①④
B.②③①④⑤
C.③②①⑤④
D.⑤③②①④
【答案】
D
【解析】考查点:
三大改造、
渡江战役、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北伐战争。
解题思路: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百万雄狮过大江”指的是
1949

4

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
解放了南京;
1927

10

毛泽东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71
年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26-1927
年之间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北伐战争。
因此下列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是⑤③②①④,
D
正确;
ABC
错误。
综上故选
D。
7.(2020
年江苏苏州)
近年来,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下列邮票反映出我国的外交(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出现了与各国建交的热潮
C.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答案】
D
【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
近年来,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形成全方位、
多层次、
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设立丝路基金,
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亚信峰会等。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所以
D
项符合题意;
A
项发生在
1955
年的万隆会议上,
排除;
B
项发生在
20
世纪
70
年代,
排除;C
项是
1979
年中美建交,
排除。
故选
D。
8.(2020
年湖南长沙)
下面《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表》
反映出(

A.“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B.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
C.“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答案】
D
【解析】考查点: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解题思路:
《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表》

1949
年——1969
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缓慢增长,
而到
1979
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则快速增长。
反映外交是综合国力的体现。
结合所学知识,
20
世纪
70
年代,
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因此到
1979
年,
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快速增长。
D
符合题意;
港澳回归,
“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无关。
A
不符合题意;
20
世纪
90
年代,
我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B
不符合题意;
一带一路提出时间是
2013
年。
C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9.(2020
年四川内江)
如图是
1972
年中美领导人会见时的情景,
两国领导人的神情形象的透露出了当时中美关系的变化,
此后(

A.美国完全结束了敌视中国政策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联合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
C
【解析】考查点:
中美关系正常化。解题思路:
根据图片中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面可知这次会面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
1972
年毛泽东和尼克松的会面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故选
C;
“完全结束敌视中国政策”的说法过于绝对,
不符合史实,
排除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
1971
年,
排除
B;
图片反映的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并非是中美联合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时尚未出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排除
D。故选
C。
10.(2020
年宁夏)

1950
年起,
美国阻止联合国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

1960
年,
美国拒绝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提案在表决时仅获得微弱多数。

1970
年,
支持驱逐台湾国民党“代表”的已有
51
票,
反对的仅有
47
票。
这表明(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条件日益成熟
B.联合国的作用发生根本性变化
C.美国和苏联控制联合国的局面开始发生转变
D.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答案】
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
由支持中国票的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
新中国成立到
70
年代初,
中国在联合国获得的支持率呈现上升趋势,
表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条件日益成熟,
1971
年,
在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
符合题意;
联合国的作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

B
不符合题意;美国和苏联控制联合国的局面开始发生转变,
这反映了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倾向,

C
不符合题意;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是在
1991
年以后,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1.(2020
年内蒙古赤峰)
下图是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总结的史实摘要,
你认为图中内容的共同影响应该是(

A.加强了中国对外交往
B.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
C.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
D.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答案】
D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
抗美援朝的胜利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也有利于国际地位的提升;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都是国际地位提升的表现,
所以共同的影响应该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故选
D;
抗美援朝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不属于对外交往,
排除
A;
材料内容和祖国统一大业无关,
排除
B;
中国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与增强国防实力无关,
排除
C。
故选
D。
12.(2020
年湖北宜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
即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此公报宣布了(

A.基辛格访华
B.1949
年中苏建交
C.尼克松访华
D.1979
年中美建交
【答案】
D
【解析】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
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
即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D
项正确;
1971
年基辛格访华,
同周恩来举行会谈,是破冰之旅,
排除
A
项;
中苏建交与公报内容无关,
排除
B
项;
1972
年尼克松访华发表《联合公报》,
中美只是开始走向正常化,
排除
C
项。
故选择
D
项。
13.(2020
年辽宁辽阳)
1971

10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一项关于中国的决议,
体现了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这项决议是(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参加海外维和行动
C.建立国际联盟
D.成立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
A
【解析】考查点:
中国重返联合国。
解题思路:
紧扣“1971

10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一项关于中国的决议”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相关知识回答。
1971

10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发挥了重要作用。

A
符合题意;
中国参加海外维和行动与题干信息不符,
排除
B;
1920
年建立国际联盟,
排除
C;
1989
年,
成立亚太经合组织,
排除
D。
故选
A。
14.(2020
年福建)
自尼克松访华到
1972
年底,
我国与英国等
8
个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取得这一成就的关键因素是(

A.万隆会议召开
B.中美关系改善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答案】
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自尼克松访华到
1972
年底,
我国与英国等
8
个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结合所学可知,取得这一成就的关键因素是中美关系改善。
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有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
许多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
中国迎来了与西方国家建交的热潮,
因此
B
项符合题意;
A
项万隆会议召开在
1954
年,
与题干“1972
年底”不符,
排除;
C
项中日邦交正常化也是中美关系改善的结果,
排除;
D
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
2001
年,
与题干时间“1972
年底”不符,
排除。
故选
B。
15.(2020
年广东深圳)“大国是关键,
周边是首要,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多边是重要舞台。”这反映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布局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和平共处
C.求同存异
D.全方位、
多层次、
立体化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材料体现了改革开放后,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局面,
形成全方位、
多层次、
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D
正确;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的外交政策,
故排除
A
项;
和平共处五原则是我国外交原则,
故排除
B
项;
求同存异是我国的外交方针,
故排除
C
项。
故选
D。
16.(2019年江苏镇江)1971年11月,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将匆忙制作的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这一幕的发生是源于(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1971年11月,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故C符合题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是2001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是1972年,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1972年。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7.(2019年江苏连云港)下图片反映的事件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这一事件(

A.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B.标志着中日正式建交
C.体现“一边倒”外交方针
D.实践“一国两制”构想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体育;故选A。
18.2019年湖南株洲)下图所示的纪念币是为了纪念(

A.尼克松访华
B.“乒乓外交”C.《中美联合公报》发表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纪念币中出现了1979年。所以该纪念币是纪念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周恩来举行会谈,并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乒乓外交”是指1971年中美乒乓球对互访的一系列事件。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易错项是C项,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
19.(2019年河南)1978年12月,美国总统卡特发表谈话:中国人民是有才能的人民,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未来的岁月中只会越来越重要。下面印证了卡特预见的是(

A.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C.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中国多次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此分析选项可知,ABC选项属于我国取得的成就,D选项属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贡献,符合题意。故选D。
20.(2019年湖北咸宁)1979年1月28日,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下列各项不属于公报中美国对中国承诺的是(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C.“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政府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不属于公报中美国对中国的承诺。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9年《中关建交公报》
材料三
在当选美国总统的三个月之后,唐纳德·特朗普明智地决定美国政府坚持长期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并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通话中予以确认。
——2017年2月15日《中国日报》
材料四
新中国30年来的对外关系是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新型外交的历史,是不断向上发展且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是一部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是一部反对霸权主义,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30年的外交增进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1949﹣1979)》
(1)材料一中的《中美联合公报》是在哪个城市签署的?签署这一公报时我国的最高领导人是准?该公报的签署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2)最早和当前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美国总统分别是谁?依据材料二,简要说明这一政策的基本内容。
(3)据材料四,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前提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贡献是什么?
【答案】
(1)城市:上海。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意义:中美两国二十对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最早:尼克松。当前:特郎普。内容: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4)独立自主;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实验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因此,材料一中的《中美联合公报》签署的城市是上海;签署这一公报时我国的最高领导人是毛泽东;该公报的签署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中美两国二十对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双方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因此最早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美国总统是尼克松。当前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美国总统是特郎普。第二问根据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可知,“一个中国”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4)第一问根据材料四“新中国30年来的对外关系是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新型外交的历史,……”可知,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前提是独立自主;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贡献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实验等。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取得的成就。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是美国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这一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如,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实验等。
22.(2020
年湖南张家界)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近代以来既有激烈的冲突,
又有成功的合作。
2012
年以来,
中美两国正寻求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关系的走向己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2
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定了一个公约,
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
材料一中的“一个公约”指什么?
它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什么侵略目的?
二战中,
中美成功合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请举两例加以说明。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美两国关系经历如下历程:
1954
年没握成手→1972
年跨越太平洋的握手→2012
年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握手
(2)
根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1954
年没握成手”的主要原因。“1972
年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具体指哪一重大外交事件?
中美正式建交于哪一年?
材料三
2018

3

9
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关税法令,
对钢铁和铝分别征收
25%和
10%的关税。
3
月23
日,
特朗普根据“301
调查报告”签署备忘录,
拟对价值
600
亿美元的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
3

23
日,
中国政府宣布拟对价值
30
亿美元的来自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作为美国对中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的回应。
——摘自新华网
(3)
根据材料三,
分析特朗普根据美国“301
调查报告”拟对中国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趋势,
为捍卫国家的利益,
中国应如何应对?
(4)
综上所述,
你认为当今中美两国应构建怎样的“新型大国关系”?
【答案】
(1)《九国公约》。
门户开放,
机会均等,
利益均沾。
中美等
26
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美国为中国抗战直接提供了军事、
物资援助: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东方主战场,中美密切合作,
共同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等。(任答对两点,
得满分。
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
新中国成立初期,
美国对华采取敌对政策:
抗美援朝美国失败。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979
年。
(3)
贸易保护。
坚持“多边主义”;
维护“世贸组织”权威:
遵守“世贸组织”规则:
同美国进行合理合法的斗争;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科教兴国”,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坚决维护世界经济全球化等。(任答对两点,
得满分。
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4)
两国构建平等,
互信,
合作,
共赢的双边关系: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等。
【解析】
(1)
依据材料一“1922
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定了一个公约,
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可知反映的是华盛顿会议,
结合课本所学,
1922
年华盛顿会议上,
美、
英、
法、
日等九国签署了《九国公约》
等条约。《九国公约》
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
机会均等,
利益均沾”的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
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
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
1942

1

中美等
26
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二战中,美国为中国抗战直接提供了军事、
物资援助,
对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东方主战场,
中美密切合作,
共同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等。
(2)
依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美两国关系经历如下历程:
1954
年没握成手→1972
年跨越太平洋的握手→2012
年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握手”,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
新中国成立初期,
由于战略的需要,
美国敌对新中国,
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
包围威胁的政策:
抗美援朝美国失败。

1954
年,
中美两国处于敌对状态;
1972
年,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
中美双方正式签署《联合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
依据材料三“3

23
日,
特朗普根据‘301
调查报告’签署备忘录,
拟对价值
600
亿美元的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
3

23
日,
中国政府宣布拟对价值
30
亿美元的来自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作为美国对中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的回应”可知,
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
是为了贸易保护;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
中国继续坚持“多边主义”;
维护“世贸组织”权威:
遵守“世贸组织”规则:
同美国进行合理合法的斗争;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科教兴国”,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坚决维护世界经济全球化等。
(4)
依据前面的材料中美两国的关系,
一战美国敌对中国,
二战后为了对应共同法西斯国家,
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取得了最终胜利;
20
世纪
70
年代,
中美两国建交,
合作共赢。
由此得出:
两国构建平等,互信,
合作,
共赢的双边关系: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同步训练
(原卷版)
选择题:
1.(2020
年山东滨州)
1971

11
月,
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
将五星红旗高高升起,
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
这一幕的发生是因为(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2.(2020
年山东聊城)
1972
年尼克松访华,
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下列对“开始走向正常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中美两国(

A.分歧消除
B.结为同盟
C.结束敌对
D.正式建交
3.(2020
年浙江宁波)
中美两国关系曲折发展。
下列反映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史实是(

A.清政府派詹天佑等人赴美国留学
B.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2020
年辽宁丹东)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美建交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③《南京条约》
的签订
④九一八事变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②①
D.①③②④
5.(2020
年四川泸州)
1972

3

6
日,
美国《时代》
周刊选取了尼克松访华的四张照片作为封面。
这一历史事件传递的信息是(

A.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C.开启中美友好关系
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6.(2020
年四川遂宁)
时空观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②百万雄狮过大江
③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⑤北伐战争
A.③⑤②①④
B.②③①④⑤
C.③②①⑤④
D.⑤③②①④
7.(2020
年江苏苏州)
近年来,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下列邮票反映出我国的外交(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出现了与各国建交的热潮
C.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8.(2020
年湖南长沙)
下面《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表》
反映出(

A.“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B.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
C.“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9.(2020
年四川内江)
如图是
1972
年中美领导人会见时的情景,
两国领导人的神情形象的透露出了当时中美关系的变化,
此后(

A.美国完全结束了敌视中国政策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联合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2020
年宁夏)

1950
年起,
美国阻止联合国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

1960
年,
美国拒绝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提案在表决时仅获得微弱多数。

1970
年,
支持驱逐台湾国民党“代表”的已有
51
票,
反对的仅有
47
票。
这表明(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条件日益成熟
B.联合国的作用发生根本性变化
C.美国和苏联控制联合国的局面开始发生转变
D.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11.(2020
年内蒙古赤峰)
下图是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总结的史实摘要,
你认为图中内容的共同影响应该是(

A.加强了中国对外交往
B.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
C.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
D.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12.(2020
年湖北宜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
即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此公报宣布了(

A.基辛格访华
B.1949
年中苏建交
C.尼克松访华
D.1979
年中美建交
13.(2020
年辽宁辽阳)
1971

10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一项关于中国的决议,
体现了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这项决议是(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参加海外维和行动
C.建立国际联盟
D.成立亚太经合组织
14.(2020
年福建)
自尼克松访华到
1972
年底,
我国与英国等
8
个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取得这一成就的关键因素是(

A.万隆会议召开
B.中美关系改善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5.(2020
年广东深圳)“大国是关键,
周边是首要,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多边是重要舞台。”这反映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布局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和平共处
C.求同存异
D.全方位、
多层次、
立体化
16.(2019年江苏镇江)1971年11月,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将匆忙制作的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这一幕的发生是源于(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7.(2019年江苏连云港)下图片反映的事件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这一事件(

A.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B.标志着中日正式建交
C.体现“一边倒”外交方针
D.实践“一国两制”构想
18.2019年湖南株洲)下图所示的纪念币是为了纪念(

A.尼克松访华
B.“乒乓外交”C.《中美联合公报》发表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2019年河南)1978年12月,美国总统卡特发表谈话:中国人民是有才能的人民,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未来的岁月中只会越来越重要。下面印证了卡特预见的是(

A.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C.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中国多次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20.(2019年湖北咸宁)1979年1月28日,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下列各项不属于公报中美国对中国承诺的是(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C.“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9年《中关建交公报》
材料三
在当选美国总统的三个月之后,唐纳德·特朗普明智地决定美国政府坚持长期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并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通话中予以确认。
——2017年2月15日《中国日报》
材料四
新中国30年来的对外关系是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新型外交的历史,是不断向上发展且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是一部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是一部反对霸权主义,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30年的外交增进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1949﹣1979)》
(1)材料一中的《中美联合公报》是在哪个城市签署的?签署这一公报时我国的最高领导人是准?该公报的签署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2)最早和当前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美国总统分别是谁?依据材料二,简要说明这一政策的基本内容。
(3)据材料四,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前提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贡献是什么?
22.(2020
年湖南张家界)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近代以来既有激烈的冲突,
又有成功的合作。
2012
年以来,
中美两国正寻求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关系的走向己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2
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定了一个公约,
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
材料一中的“一个公约”指什么?
它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什么侵略目的?
二战中,
中美成功合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请举两例加以说明。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美两国关系经历如下历程:
1954
年没握成手→1972
年跨越太平洋的握手→2012
年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握手
(2)
根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1954
年没握成手”的主要原因。“1972
年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具体指哪一重大外交事件?
中美正式建交于哪一年?
材料三
2018

3

9
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关税法令,
对钢铁和铝分别征收
25%和
10%的关税。
3
月23
日,
特朗普根据“301
调查报告”签署备忘录,
拟对价值
600
亿美元的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
3

23
日,
中国政府宣布拟对价值
30
亿美元的来自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作为美国对中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的回应。
——摘自新华网
(3)
根据材料三,
分析特朗普根据美国“301
调查报告”拟对中国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趋势,
为捍卫国家的利益,
中国应如何应对?
(4)
综上所述,
你认为当今中美两国应构建怎样的“新型大国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