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中的数学
课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第二学段(4-6年级)中指出:在本学段中,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因此,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邮票等数学活动,建立“分段计费”的数学模型,综合应用乘法、除法等知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探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118-119页的内容。本节课属于综合应用教学,教材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寄信活动为素材,通过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等活动,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组合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建议分析:在“教学建议”第二学段(4-6年级)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因此,在本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自主建构“分段计费”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现实生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
1.了解邮票的作用,理解、掌握邮政资费的方法,知道确定邮资的两个因素。?
2.经历探究确定邮资、根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树立“分段”的思想并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确定信函邮资的方法,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教材课型:综合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主要学习方法及教学策略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在教学上,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熟悉的邮票引入,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邮票的作用,然后为学生呈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一种主动探究的环境,逐步建立数学模型。?
2.创建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先学后教,恰当选择教学起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生活中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课前探究:收集生活中的邮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了解邮票?
1、猜谜语: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谜底(邮票)
2、了解邮票?请大家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
课件出示:《美丽的邮票》?
边播放边解说:民居邮票、生肖邮票、人物邮票、大熊猫邮票、奥运邮票等。
3、提问:邮票有什么作用?(邮政业务、收藏)
(邮票的故事:黑便士、中国龙票)
二、探究确定邮资的方法
1、邮票是邮资的凭证,那么,该如何正确付邮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师:老师这里有两封信,你能观察出两个信封上的信息有什么不同吗?
师:真棒,你观察的真仔细,第一封信是荆门市寄往荆门市的。像这样寄往本地的信件称之为本埠信件。像这样寄往荆门市之外的信件称之为外埠信件。
师:现在两封信都写好了,能寄出去了吗?
师:为什么啊?(不能)
生:因为没有贴邮票。
师:是啊,谢谢你们的提醒,现在老师给这两封信都贴上80分的邮票。你们说能寄出去吗?(学生有回答能的有回答不能的。)?
师:我看大家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先寄寄看。?
师:过了一天,邮递员叔叔把一封信退还给我了?那你们知道是哪一封信退回来了吗?为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你说的真好。寄往外地的信应该比寄往本地的信要贵。那究竟应该需要多少
邮费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个资费表。
国家邮政局关于信函邮资的收取标准
业务 种类 计 费 单 位 资费标准/元
本埠资费 外埠资费
信函 首重100g内,每重20g
(不足20g按20g计算) 0.80 1.20
续重101~ 2000g每重100g
(不足100g按100g计算) 1.20 2.00
师:从这个表格中,同学们读懂了什么内容?
每重2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本埠每个计费单位为0.8元,外埠每个计费单位为1.2元。
师:好,下面老师就给它贴上1.2元的邮票。(投递过程),可是过了一天,邮递员叔叔又来了,他说,我的信件还是不能寄出去。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生:是不是邮编写错了?(老师摇摇头)?????????
生:是不是地址写错了?(老师仍摇摇头)????????(学生疑惑)?
课件出示:(这封信超重),(学生略有所悟)?
(课件出示)哦,原来邮费的多少不仅与信件寄往的地址有关,还与信件的质量有关。
这是一封寄往外地的信件,每个计费单位为1.2元,40克里面有两个计费单位,所以用1.2×2=2.4元邮费。
这两封信都不超过100克,我们想一想本埠资费和外埠资费,在首重100克内分别有那几种计费情况。
2、设计邮票?
活动一:如果邮寄不超过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如果不能,请你再设计一张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1.)小组合作探究,每个人必须发表自己的看法,统一意见后,由一人记录。
(?2.)汇报交流,说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
活动二:如果想最多只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过400g的信函的资费,除了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再加什么面值的邮票??
续重”指的是超出100克的部分,这部分本市每100克付1.2元,外地付2元。
超过100克不超过400克的信函,可以分成几种计费情况
101至200本埠是5.2元,外埠是8元。。。。。。
(1.)小组合作?
(2.)汇报交流?
师:支付邮资费,虽然满足的条件的邮票组合很多,但是国家邮政部门在发行邮票时,还要从经济、合理、方便、实用等角度考虑,我们在设计邮票时也是如此,从而确定合理的邮票面值组合。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了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同学们如何来确定邮资和合理的支付邮资,更重要的是要运用这种分段的计费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