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巩固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巩固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5-24 17:1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巩固练习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读智利地区略图,智利民用航空业相当发达,与此特点相关性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
A.国土轮廓 B.地形地貌
C.地质条件 D.气候类型
2019年12月30日,京张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起于北京北站,穿越北京市区后,经八达岭长城,抵达张家口。京张高铁在张家口境内设下花园、宣化、张家口南三个站点。沿线的八达岭长城站的站台设计在地下,地面只能看到一个类似长城垛口的站房入口,与山体融为一体。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京张高铁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 )
A.高原地形,自然生态环境脆弱 B.沿海地区,泥石流等灾害频发
C.河流众多,需要搭建众多桥梁 D.地质复杂,沿线地势起伏较大
3.下列京张高铁对沿线地区的影响,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崇礼人口流出现象将减弱 B.北京人口流入现象将增强
C.下花园区人口将有所增加 D.张家口滑雪产业快速发展
4.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的站台设计,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对长城景观的破坏 B.方便旅客进出站
C.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D.节约了耕地资源
可达性是指从某一位置通过特定的交通运输系统到达目的地的便利程度,下图为俄罗斯四大港口的某资源可达性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四大港口的该资源可达性由低到高为( )
A.丙丁乙甲 B.乙丙丁甲
C.甲丁丙乙 D.丁丙甲乙
6.影响该资源可达性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①资源分布②气候③地形④河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M岛位于马六甲海峡的西南部,该岛上港口很少。读图下面小题。
7.M岛北部沼泽广布的原因有( )
A.受沿岸海水的顶托作用强 B.地势低平且多冻土,排水不畅
C.气温低,蒸发量较小 D.森林覆盖率高,蒸发量大
8.M岛东侧缺乏天然良港,主要原因是( )
A.M岛冬季受“拍岸浪”影响大 B.M岛东北部受台风影响大,对航行影响大
C.M岛所临马六甲海峡航道狭窄,不利于港口建设 D.M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即将开工建设的西十高铁由西安东站至十堰东站,穿越秦巴山地,经过汉水谷地。建成后的西十高铁将与武十高铁连接,形成西安至武汉的又一快速铁路客运通道。西十高铁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建成后,襄阳到西安大约只需要一个半小时。下图示意西十高铁、武十高铁及主要站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西十高铁建成并与武十高铁相接,对沿线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
A.加快秦巴山区脱贫致富的进程 B.促进人才交流和产业优化升级
C.完善城市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D.利于形成中西部重要的城市带
10.西十高铁设计速度能够达到350千米/小时,说明( )
A.站点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B.沿线地质构造类型单一
C.我国高铁建设技术水平较高 D.大部分线路穿行于河谷地带
川藏铁路是连接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的快速铁路,呈东西走向,为中国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全长1838千米。2018年12月28日,川藏铁路成雅段开通运营。2020年4月7日,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全线47座隧道全部贯通。下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川藏铁路选线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地形地质因素 B.科学技术因素
C.社会经济因素 D.气候水文因素
12.下列关于川藏铁路建成通车后的战略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
A.完善进藏通道,加强东、西部联系
B.加快资源开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
C.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沿线工业走廊
D.促进对外开放,深化一带一路格局
湖南株洲是建国后首批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工业发展迅速,至今已诞生了中国工业史上的345项第一。2013年株洲开始淘汰、关闭水泥、冶炼等行业。与此同时,株洲着力打造“株洲·中国动力谷”,特色是动力产业,涉及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不同交通工具,成为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亮丽名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株洲打造“动力谷”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是( )
A.铁路交通发达 B.工业基础雄厚 C.靠近国际市场 D.资金雄厚
14.影响株洲“动力谷”未来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基础设施 C.生态环境 D.劳动力技能
江西省吴城镇是个1万多人的小镇,永吴公路是吴城镇通往外面的唯一公路,途经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大湖池段的公路每年有一段时间会被水淹没。下图为吴城镇及周边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永吴公路建设主要是为了( )
A.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B.缩短对外联系路线 C.方便吴城对外联系 D.维持地区繁荣稳定
16.永吴公路大湖池段没有选择“以桥代路”的主要原因是( )
A.桥对候鸟影响大 B.湖面的风浪较大 C.小镇运输需求低 D.建桥技术水平低
17.永吴公路大湖池段采用低路基的设计方案是为了( )
A.降低公路的建设成本 B.减轻对生态环境干扰 C.方便公路的施工建设 D.减少道路的维护成本
兰州轨道交通地铁1号线是兰州第一条建成通车的轨道交通线,该线路于2019年6月23日开通运营。线路客流量虽大,站内却没有空调,地铁采用蒸发冷却式的通风降温体系,利用水的热量交换制冷,无需人工冷源,节能环保。下图为该线路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兰州轨道交通(地铁)1号线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是( )
A.技术水平低 B.干旱的气候 C.冻土环境 D.地下水渗漏
19.兰州地铁1号线采用蒸发冷却式通风降温体系的自然背景因素主要是( )
A.空气流速 B.光照 C.空气湿度 D.昼夜温差
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读我国某城市高铁站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
A.物流 B.园艺 C.轻工业 D.商务
21.高铁站对城市化产生的影响,最可能是促使( )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空心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直接从西南地区输送到中国。也是我国管道建设史上建设难度较大的工程之一。
材料二:目前我国进口原油的8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的敏感地带之一,该海域海盗活动比较猖獗。
材料三:下图为中缅油气管道线路示意图。
(1)材料一中国四大能源进口通道,三个选用管道运输,请围绕管道运输的优点阐述其合理性。
(2)简析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难度大的原因。
(3)从环境效益角度评价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对我国的积极意义。
23.巴西是世界主要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大豆喜暖(15℃—25℃最适宜生长),喜光、对土壤水分要求高,其生产需占用相对较多的土地,而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是大豆高产条件之一。巴西高原是巴西大豆的主要产区,大豆蛋白质含量较高。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对外依存度较高,近年来巴西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大豆进口国之一。
400
(1)简述巴西利亚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2)分析巴西大豆主产区集中分布在国土南部高原地区的原因。
(3)与美国相比,分析巴西大豆出口潜力较大的原因。
(4)说出巴西主产区大豆运至我国的运输方式及路线。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2月10日,随着被当地人民称为“梦想之桥”的帕德玛大桥成功合龙,在“一带一路”上树立起中国新里程碑。该大桥位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西南约40千米的恒河上,主桥长约6.15千米,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承接的最大单体桥梁工程。该大桥项目引进了我国先进的混凝土预制块生产工艺,即在多个工厂或工地预先加工制作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混凝土部件,然后运至现场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装配化施工。下图为帕德玛大桥地理位置示意图。
(1)从气候和地貌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难度大的原因。
(2)说明该项目预先加工制作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混凝土部件,然后运至现场进行装配化施工的益处。
(3)简述修建帕德玛大桥对当地社会经济的意义。
参考答案
1.A2.D3.B4.A5.C6.B7.A8.A9.B10.C11.C12.C13.B14.A15.C16.C17.B
18.D19.C20.D21.A
22.(1)优点:运量大;不受气候影响,连续性强(可长期稳定的运行);环境效益高,能耗小,污染小;(以上3点任答2点)可以实现封闭运输,损耗小,安全可靠;工程量小(或建设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占地少;管理方便,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以上3点任答1点)
(2)地形复杂,多高山峡谷(或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需翻山越河);处在地质活动带上,地质灾害多发;降水丰富且集中,洪涝灾害频发。
(3)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缓解环境污染(或?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度,降低因使用生物能源对植被的破坏,改善环境质量);实现油气进口渠道多元化,最大限度地保障中国能源进口的稳定和安全。
23.(1)特点: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成因:纬度低,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2)纬度较高,气候温和,大豆生长期长,品质好;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国内市场广阔;南部高原比北部平原降水少,光照充足;临近海港运输便利。
(3)地广人稀,后备耕地资源较多;劳动力工资低;地价低;开发较晚,种植历史短,土壤肥沃;人口少,国内消费数量少,商品率高。
(4)铁路或公路运输(或陆路运输)和海运。
路线一:运输至东部海港后再向北至巴拿马运河,再向西穿越太平洋至我国东部沿海。
路线二:运输至东部海港后向东过大西洋,再过好望角,印度洋,最后过马六甲海峡至我国东部沿海。
路线三:运输至东部海港后向东过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最后过马六甲海峡至我国东部沿海。
路线四:运输至东部海港后向南至麦哲伦海峡再向西过太平洋至我国东部沿海。
24.(1)气候湿热,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雨季降水多,多热带气旋活动,难以施工,影响施工进度;位于恒河三角洲,淤泥沉积层厚,土质松软,易沉降;地势低洼,易受洪涝威胁。
(2)(该项目)工程量巨大,由多个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部件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
(3)该桥梁有利于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完善地区交通运输网络,提高运输效率;带动与桥梁建设相关产业(钢铁、水泥)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和文化交流与融合;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