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巩固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巩固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5-24 17:1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巩固练习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下图为安徽省某种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例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种粮食作物为( )
A.水稻 B.玉米 C.春小麦 D.冬小麦
2.该作物种植而积比例出现南北分布差异的原因是( )
A.北部水热充足 B.南部旱灾多发 C.北部光照较好 D.南部频发冻害
象草原产于非洲热带区域,为多年生丛生大型草本植物(如下图),是非常优质的牧草,常具地下茎,秆直立,生态适应性很强,已引种栽培至印度、缅甸、大洋洲及美洲,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最适宜象草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
A.温暖湿润 B.凉爽干燥
C.炎热少雨 D.低温多雨
4.推测象草具有的生态特征是( )
A.叶片细短 B.植株矮小
C.产草量低 D.根系发达
5.我国江西、四川等地引种非洲象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灌溉水源 B.土壤肥料
C.冬季低温 D.平坦土地
位于重庆东北部的城口县熏制老腊肉始于明朝,现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地居民选用本地土猪肉撒盐后晾干,用青冈木、柏树枝及中药材熏制、烘烤。下图为城口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古代城口居民热衷于熏制“老腊肉”,主要原因是当地( )
A.阳光充足 B.地形崎岖 C.森林丰富 D.腊肉销量大
7.古代城口居民熏制老腊肉的季节主要选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城口老腊肉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生产历史悠久②生产工艺独特③产品畅销全国④自然环境优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中阴影地带是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交错的一个地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图中阴影可能是我国的( )
A.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 B.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
C.半湿润、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D.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
10.图中甲地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沙漠化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石漠化严重 D.红漠化严重
11.图中乙处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洪涝灾害严重 B.光热条件差
C.地形坡度大 D.水资源缺乏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甲地在农业生产方面需要( )
A.治理土地荒漠化 B.防止土壤的酸化
C.防治旱涝灾害 D.加快荒山荒坡开发
13.与甲地相比,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劳动力 D.水热条件
14.近年来甲、乙两地进行经济合作的意义是( )
A.迁移人口,推进城市化发展 B.实现优势互补,促使经济协调发展
C.改善交通,充分利用水运条件 D.北粮南运,促进粮食供需平衡
2012年11月7日,国际竹藤组织通过的《北京宣言》强调“竹和藤作为两种极为重要的可再生非木质林产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我国主要竹林分布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关于我国各大竹林分布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呈现出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B.主要呈现出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
C.江淮散生竹区黑土肥沃,竹林生长快 D.琼滇攀竹区气候干旱,竹林生长缓慢
16.大力发展竹藤和竹藤产业,可产生的主要有利影响主要是( )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②保持水土③减轻水污染④减轻温室效应⑤减轻贫困⑥减轻土壤盐碱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番茄具有较高的色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某地开始大规模种植、加工番茄,生产能力占到全国近90%,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7.该地最可能为我国的( )
A.西藏 B.新疆 C.黑龙江 D.浙江
18.番茄加工产业已成为该地重要的外向型产业,为进一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①抓好对外宣传,以拓展市场②大力开垦荒地,增加种植面积③抓好龙头企业建设,以带动品牌
④抓好科技投入,不断提高质量⑤加大原料出口能力,增加收益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认养农业是订单农业的一种,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认养人)之间达成的一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生产方式。消费者预付生产费用,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有机食品。实现农村对城市、土地对餐桌的直接对接。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9.有关认养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减少流通环节,提升农业利润
②配套减少,节约成本
③倒逼农业,加强生态保护
④管理方便,便于实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影响认养农业生产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B.农场经营多样化
C.交通条件改善 D.政府正确引导
山东省沾化县是全国闻名的“冬枣之乡”,仅枣树一项就使农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沾冬二号”冬枣含糖量高达38%(普通冬枣25%,甘蔗12%),市场供不应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1.沾化冬枣能远销全国各地,主要原因是( )
A.媒体推介 B.政府支持 C.栽培技术先进 D.运输条件改善
22.从气候角度看,有利于冬枣含糖量提高的因素是( )
A.气温高 B.降水季节变化大 C.昼夜温差大 D.年降水量多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魔芋是一种薯芋类作物,喜温暖、湿润、弱光和有机质丰富的环境,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和食用价值。魔芋主要栽种于森林覆盖率高的林下、林缘或溪谷两旁的湿润坡地,我国主要以海拔500~1500米的北坡种植为最好。
岚皋县地处陕西省南部,秦岭以南、大巴山北麓,总人口1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2万人,现有耕地23万亩、荒山79万亩、森林226万亩,森林覆盖率76.4%.全县23万亩耕地中有17万亩适宜魔芋生长,28万亩退耕还林地中80%可林下种植魔芋,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林下魔芋最佳适生区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岚皋县政府就将魔芋种植作为农村首选产业进行规划,并与省市高校联合建起了数十家加工企业,现在已被评为“全国魔芋加工重点县”“优质种源基地县”和“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下图为岚皋县位置及等高线地形图。
(1)指出岚皋县种植魔芋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岚皋县在林下种植魔芋的好处。
(3)分析岚皋县将魔芋种植作为农村首选产业的原因。
(4)简述岚皋县成为全国魔芋加工重点县的优势。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省寿光市刘旺庄村海拔多在1~3米间,地下富含高盐度卤水(下图左).该地村民喜食以海盐、蜢子虾和蔬菜为原料腌制的酱菜。当地将渤海春季盛产的蜢子虾加盐密封,经过半年晾晒发酵形成虾酱。2020年3月,菜商来到A处温室大棚装运蔬菜时,发现B处旱地表面有诸多白色物质析出。下图右示意A处温室剖面图。
(1)分析当地形成传统酱菜文化的优势自然条件。
(2)说明温室各部件在蔬菜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3)指出B地旱地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治理措施。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一个伟大奇迹。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对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皇甫川流域重点扶贫项目——沙棘种植做了一次调查。皇甫川地处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交接地带,年均降水量350-450mm,且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是鄂尔多斯高原暴雨中心区。在该地同学们看到沟深梁大,地形起伏较缓,坡面上是大片的沙棘林。在研学过程中同学们绘制了皇甫川流域位置示意图,(如下左图所示)并拍摄了很多照片(如下右图所示)。
(1)同学们观察到坡面是层层梯田,梯田上是成片的沙棘林。试分析沙棘林通常沿等高线延伸方向种植的原因。
(2)同学们在走访农户时了解到,沙棘属多年生耐旱落叶灌木。春、秋季新植幼株,3-4年后挂果,9-10月采摘,且秋季新植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从自然原因方面分析秋季新植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的原因。
(3)20世纪90年代,该地沙棘种植规模快速扩张,但经济效益不高,推测其原因。
(4)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该地近年引进了品质优、产量大的俄罗斯大果沙棘替换本地品种,并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你是否赞同该地引种俄罗斯大果沙棘,扩大产业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D2.C3.A4.D5.C6.B7.D8.A9.C10.B11.D12.C13.D14.B15.A16.D
17.B18.D19.C20.A21.D22.C
23.(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或水热条件好);位于大巴山北麓,海拔多在1500米以下,坡地面积大,适宜种植区面积较广;森林覆盖率高,林下遮阴性好;林下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高。
(2)可以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提高土地和林荫资源利用率;可以抑制杂草生长,解决退耕还林的管护问题;可以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
(3)岚皋县自然条件好,适合魔芋生长,魔芋品质高;为贫困山区,资源匮乏,其他产业比较落后,种植魔芋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发展魔芋种植投资少,成本低。
(4)政府大力扶持,享有政策优惠;岚皋县魔芋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好,原料充足;岚皋县加工企业与高校合作,加工技术有保障;农业人口多,劳动力廉价;魔芋加工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等。
24.(1)地形平坦,地下高盐度卤水资源丰富,盛产海盐;河流携带营养物质注入渤海,蜢子虾产量较高;春秋两季晴朗多风、夏季高温利于晾晒发酵;
(2)砖墙向北而立能够抵挡冬季冷空气;透明薄膜减少地面辐射散失,提高温室内部气温;喷灌装置能够提高冬季土壤湿度,节约灌溉用水;
(3)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土地盐碱化;
治理措施:进行截流,控制海水倒灌;平整土地,深耕深翻;强化用水管理,发展节水农业;
25.(1)沟壑地形,地势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沙棘林带与坡面径流方向垂直(或沿等高线延伸方向),能有效拦水拦沙,利于水土保持。
(2)该地区春季降水少,蒸发强,干旱严重,幼株不易成活;夏季多雨,秋季土壤墒情好(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幼株易成活。
(3)保鲜技术差,储运成本高;加工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高;市场开发不足,销售渠道不畅。
(4)赞同:质优高产,经济效益高;提升产业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等。不赞同:可能破坏本地生物链的稳定,影响生物多样性;引进品种可能不适应本地环境,不宜盲目扩种;规模扩张过快,可能导致产品滞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