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 第6课
巧用对称形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用剪刀剪出对称的图案来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要应用这种技巧服务于生活就需要更高的美术修养。如何巧用对称形服务于生活、美化生活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观察感悟对称,探究对称特点;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成就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实现自主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称形的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巧用对称形在生活中的运用。
学习材料:
图片、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看到有许多的对称形装饰美化着我们的生活,现在来看大屏幕:
1、让学生欣赏大自然中的对称形,然后说说自己知道的自然界中的对称形?(学生自由回答)
教学意图:大自然就是一个能工巧匠,为我们雕琢出无数美仑美奂的作品。热爱自然,培养学生感受自然美。
2、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形,然后说说自己见到的生活中的对称形?(学生自由回答)
教学意图:了解生活中的对称形,通过欣赏相关的图片,感受传统文化,了解相关的知识。
帮助学生回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同时通过欣赏,了解对称形在生活中的装饰作用和广泛作用。
引出课题:(板书)6、巧用对称形
二、观察发现,感受对称
师:同学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中为什么大量的使用了对称?你们欣赏完这些漂亮的对称形,现在就来说说对称形能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吧?(学生自由回答)
然后老师总结:对称形具有均衡、稳固、宁静、和谐的美感特点。
教学意图:让学生在一个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了解对称形,感受对称形的美感。通过回忆引发感受,为后面的艺术实践活动挖掘创作素材。
三、巩固学习,制作对称形
师:同学们,你们记得怎样剪对称形吗?
生:(记得)
师:如何剪出许多形状、大小都一样的花瓣?请同学们示范一下。
学生示范剪法:将纸对折后剪(保护好对折线)。
多对折几次就能剪出多个相同的花瓣。
教学意图:通过学生示范、师生合作示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学习对称形的各种剪法。
老师出示连续对称形剪纸作品提问:这样的对称形是怎样剪的呢?
请同学们分组探究一下(每组提供一件连续对称形剪纸作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合作交流并汇报:剪纸连续正反折几次,剪出图案,但左右两边不能完全剪开。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作示范,并将断开的图案和连续的图案作对比。
学生观察制作方法,了解制作时需要避免的问题。
教师小结:
巧妙之一——剪法之巧。根据折剪方法的不同,对称图案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享智慧的学习意识。
四、深入探究,运用对称形
1、欣赏教材中的作品。
师: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可以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出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对称形图案)
生:边欣赏边回忆生活中的对称形。
师:这些图案好看吗?你喜欢哪个图案?为什么呢?
生:我喜欢蝴蝶的对称形图案,大对称形里面有许多小对称形,显得蝴蝶很生动。
2、欣赏书中作品,分析如何巧用对朝鲜。
师:对称形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怎样巧妙运用对称形呢?让我们一起从书中找到答案。
(1)、用对称形装饰设计了哪些生活小物品?
生:根据问题看书找答案:笔筒、花瓶、台灯罩、挂历等。
(2)、对称形装饰在生活用品的什么位置?是如何巧妙运用的?
生:有全部都用对称形装饰的,如台灯罩、笔筒;有只装饰在局部的,如花瓶的底部、信插口袋上。
教学意图:通过观察分析书中的优秀作品,帮助学生发现巧妙运用对称形的方法,并以欣赏的方式,启发学生用对称形装饰美化生活。
3、装饰方法和装饰色彩有什么巧妙之处吗?
师:以前咱们学习过的剪纸作品知识还记得吗?
生:有的剪纸图案运用了阴刻,有的运用了阳刻。
生:在色彩上,注意用于装饰的剪纸图案与底色的对比,书上的很多作品都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对比,如冷藏对比、明度对比等。
师:你们回答的很好。老师小结一下:巧妙之二——装饰位置之巧。巧妙之三——装饰方法之巧。巧妙之四——装饰色彩之巧。
4、启发巧妙创意。
(1)、师出示连续对称图案
师:用这种方法剪出的对称形能做什么?
生:连续对称图案可以剪成一长串,做成漂亮的灯罩,也可以用作板报上的花边装饰。
教学意图:让学生感受连续对称图案的巧妙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师将连续对称图案对折粘贴,还可以设计出更加新颖的立体造型。每组的资料袋里都放了一个完成品会和一个半成品。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做这样的立体造型需要将纸折几次?
粘贴什么地方能制作出这样的立体造型?请小组代表说一说。
生:(小组同学根据实物及问题自主探究):折三次,把4个对称轴都向中心折并粘在一起,就变成了立体造型。
教学意图: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有效避免学生对教师的单纯模仿。
(3)、师:为了方便记忆,老师总结了制作小口诀:对折对折再对折,左边右边都留边,装饰花纹要美观,四根轴儿紧紧粘。
教师展示利用这种方法做出的盆花、汉字灯笼、大树。
学生欣赏、观察制作方法。
教学意图:以欣赏拓宽学生思路,学习用对称形组合立体造型、设计汉字造型。
五、艺术实践,大胆创新
教师演示剪对称形,并板书:
对边折
画
剪
剪完
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提示学生剪刀法交叉延长,注意剪刀安全和爱护环境,然后把剪下来的作品粘贴在塑料桶上,并展示给学生看。
师:咱们学会了剪对称形,现在就开始运用对称形的特点来制作一件美观的作品装饰美化生活,要求构图美观,颜色搭配要醒目。看看那位同学做的快做的好,然后咱们投票选出10幅优秀作品,奖励老师亲手制作的书签,同学们,想不想得到老师亲手制作的书签?
生:想
师:好,那就开始吧!
学生开始实践。
教师辅导要点:关注学生制作的对称形是否美观,应用示范有创意。
学生把完成的作品放到讲桌前,开始依次投票选出10幅优秀的作品,教师进行奖励。
老师讲评:把学生好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对称形在生活中的美。通过评价活动,获得设计实践活动的成就感,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教学意图:通过学生的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动脑和动手的创造能力。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现在用掌声来祝贺一下获奖的10名同学把!老师希望你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巧用对称形来装点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教学意图:学以致用,这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初衷,以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才智。
六、拓展延伸
师:现在咱们来欣赏一些作品。请看大屏幕。
(出示幻灯片)
教学意图:欣赏更多复杂的对称形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既可以美化装饰生活,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升华本课的教学意图,让学生理解“巧”是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是打破固有的惯性思维。
师: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欣赏法国罗丹大师的一句名言,请跟老师一起读: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师:老师希望你们能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美。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好,老师期待着和你们的作品早日问世。
师: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七、总结;
本课通过设计制作对称形的作品,巧妙的应用对称形进行装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巧用对称形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进一步理解、体验对称形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设计理念。
八、教学反思:
再多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是本节课的主角,让学生多谈谈在生活中发现的对称建筑的美。在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教者指出学生制作过程中的不足,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幅完整的作品展示出来。充分激发学生爱上美术课爱上这节课的目标。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创编校口诀,化繁为简,帮助学生记忆创作方法,解决教学难点。还可以通过“变魔术”的形式,用一种对称形变出多种不同造型,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好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解决了立体对称形结构组合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附:板书
6、巧用对称形
对边折
画
剪
剪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