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课件-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课件-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24 17:5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复习回顾
1、昆虫的生殖方式是什么?
有性生殖
2、什么是完全变态?
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3、什么是不完全变态?
昆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4、什么是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一个中间类群。
青蛙
蟾蜍
大鲵
蝾螈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描述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
3.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习目标
主问题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利用5分钟时间,自主阅读教材P14~P15内容,阅读过程中用黑笔标出关键词,红笔标出疑问,并思考以下问题:
1.所有青蛙都会鸣叫吗?青蛙的鸣叫有什么意义?
2.雌雄蛙抱对的意义是什么?
3.雌雄蛙是如何完成受精作用的?
4.青蛙的生殖特点是什么?
5.青蛙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6.其他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怎样的?
1、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
2、雌蛙和雄蛙都能鸣叫吗?
3、蛙的鸣叫有什么意义呢?
春末夏初
雄蛙
吸引雌蛙,是一种求偶行为
鸣囊
4、这是什么现象?这对青蛙的生殖有何意义?
雌雄蛙抱对
意义:有利于精子直接排在卵细胞上,提高卵细胞的受精率
5、青蛙的生殖方式是什么?
体外受精,雌蛙产卵,雄蛙排出精子,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
青蛙的生殖过程
小结
1、雄蛙鸣叫
2、雌雄蛙抱对
3、体外受精
4、受精卵的形成
青蛙的生殖特点
1、有性生殖,雌雄异体
2、水中产卵,体外受精
6.青蛙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受精卵
长有外鳃的蝌蚪
长出后肢的蝌蚪
长出前肢的蝌蚪
尾、鳃消失,肺形成的幼蛙
成蛙
青蛙的发育特点
青蛙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
蛙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注意:青蛙的发育起点是“受精卵”,不能只写“卵”。
早期蝌蚪与成蛙的比较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比较项目
早期蝌蚪
成蛙
身体分部
呼吸器官
生活环境
运动方式
头、躯干、尾部,没有四肢
头、躯干、四肢,没有尾

肺,皮肤辅助呼吸
水中
水中或陆地上
游泳
游泳、跳跃
发育方式
变态发育
7.其他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
蟾蜍、大鲵和蝾螈也属于两栖动物,它们和青蛙一样,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幼体的发育也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
主问题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和环境的关系
利用5分钟时间,自主阅读教材P15~P17内容,阅读过程中用黑笔标出关键词,红笔标出疑问,并思考以下问题:
1.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2.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环境因素中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之间有什么关系?
1.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使两栖动物不能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同时环境变迁还影响了两栖动物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
根据资料分析和科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而成体则需在陆地上生活。这样就使大多数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湿地区。
环境变迁也是影响两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随着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的缩小,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也愈来愈小。
2、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
3.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资料3可以说明这两种因素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生活污水(非生物因素)如重金属会直接影响青蛙的生殖发育,也会影响污水中寄生虫(生物因素)的数量,寄生虫又会影响青蛙的生殖发育。
作为中学生我们不但要从自己做起去保护环境,也要教育我们身边的人一起来爱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答: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是有限的,为了保护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我们必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受到污染。
(1)禁止捕杀青蛙,保护蛙卵
(2)禁止滥用农药、化肥
4.从上述事实,你会受到哪些启示?
两栖动物的
生殖和发育
生殖季节
生殖过程
生殖特点
春末夏初
求偶
抱对
排精排卵
体外受精
(水中)
有性生殖
卵生
青蛙发育
过程
发育特点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变态发育
课堂小结
反馈练习
1.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活动
B.青蛙的发育方式是变态发育
C.雄蛙鸣叫招引雌蛙前来抱对,促进同时排卵排精
D.青蛙是体内受精
D
2.家蚕和青蛙的个体发育方式都属于变态发育,下列属于它们变态发育共同点的是( )
A.发育都在水中进行
B.发育过程都为完全变态
C.发育过程都有蛹期
D.幼体和成体都有很大差异
D
3.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四个时期,在幼虫期吐丝结茧
B.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C.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雌蛙体内成熟的卵细胞
D.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C
4. 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 )
A. 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B. 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C.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D.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C
5.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是在( )
A. 水中和陆地进行 B. 水中进行
C. 陆地进行 D.母体中进行
B
6.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如表所示),其主要的自身原因是( )
A.两栖动物的繁殖能力差
B.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C.两栖动物的生活影响了环境
D.两栖动物的神经系统不发达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环境条件
3.45亿~2.25亿年
种类繁多,两栖动物繁盛时期
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食物丰富
2.25亿年至今
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小,两栖动物走向衰退
气候干燥,水域减少
B
7.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Ⅱ可表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B.图甲中Ⅳ可表示体内受精、卵生
C.图乙如果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B是蛹
D.图乙如果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A是蝌蚪
B
家蚕
蝗虫
青蛙




A
C
D
B
图甲
图乙
保护环境!
关爱生命!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