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 -课件 (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 -课件 (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25 08:1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真险!黄岛小伙掉进污水井,失血过多两次休克!
8月27日,家住西海岸的王先生遭遇惊魂一刻,当天下午,他和朋友来到城阳区仙山西路办业务,在准备回车上离开时,王先生一个趔趄摔倒,他赶紧用手撑住身体,但右腿还是陷入污水井中,脚踝位置被玻璃扎入,血肉模糊。由于失血过多,王先生两度出现昏迷。蹊跷的是,目前事发污水井已经悄悄被封死,但责任单位成了谜。
来源:大众网 作者:2019-09-01 12:28:09
失血过多会使人休克,通过血常规能了解人的身体状,这和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有关。那么,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是怎样的呢?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1.知道血液的组成成分;
2.在显微镜下区分白细胞和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功能。
学习目标
主问题一:血液的组成是怎样的?
3分钟时间,自主阅读教材50~51页内容,阅读过程中用黑笔标出关键词,红笔标出疑问,并解决以下问题:
1、血液是人体的什么组织,它有什么功能?
3、血常规化验检查的项目主要有哪些?
2、血液是由什么组成的?
一、血液:
—— 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的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柠檬酸钠
(抗凝剂)
上层: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中层:白细胞和血小板
下层:红细胞
静置
血液
资料分析
血液分层实验
中层:很薄的白色物质
下层:红色,不透明
上层:血浆(55%)
血细胞(45%)
血液的组成
黄色半透明液体
白色
红色
血浆
血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
血细胞
血液
资料分析
项目
测定值
RBC
WBC
Hb
PLT
3.59×1012/L
4.8 ×109 /L
127g /L
140 ×109 /L
(红细胞)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小板)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一)№ 0031220
姓名
张XX
性别

年龄
41
档案号

病号
床号
临床诊断
送检物
检验目的
送检人



医师
化验费
收费章
13100
检查结果:

普通
检号
报告
日期 月 日 检验者 报告者
观察下面化验单,重点阅读“项目”和“测量值”。
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成了几层?
因为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物,它们的比重不一样,所以会分层,分成三层。
2.综合上面的资料,你认为血液可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
血液是由上层的淡黄色半透明液体,下层红色部分及中间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组成。上层的液体是血浆;红细胞和所含的血红蛋白在下层红色的物质里,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中间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中。
3.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所以,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又因为血液可以流动,所以叫做流动的组织。
主问题二: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功能
3分钟时间,自主阅读教材52~54页内容,阅读过程中用黑笔标出关键词,红笔标出疑问,并解决以下问题:
2.血细胞包括哪几种?各有哪些功能?
1.血浆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功能?
二、血浆
1.成分
水 约90%
葡萄糖、氨基酸、
无机盐等 约3%
血浆蛋白 约7%
2. 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人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来补充血液丢失的这些成分?
大量出汗时,血液主要丢失水分和无机盐。通常采用喝水和适量补充无机盐的方法,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
严重腹泻时,人体主要丢失水分、一部分无机盐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通常采用喝水、适量补充无机盐以及静脉滴注(或口服)葡萄糖溶液等方法来补充血液丢失的这些成分。
二、血细胞
1.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色,数量多,不用染色就能观察到;白细胞的个体红细胞大,数量少,需要经然色才能观察清楚。
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许多,且颜色很淡,需要进行特殊的染色才能观察到。
1.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2.你是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3.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1.红细胞
两面凹的圆饼状
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内含血红蛋白。寿命120天左右。
功能: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1)形状
(2)特点
(3)作用
图例
含氧量高的地方
含氧量低的地方
红细胞
氧分子
知识链
红细胞特性: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图例
含氧量高的地方
含氧量低的地方
红细胞
氧分子
图例
含氧量高的地方
含氧量低的地方
红细胞
氧分子
图例
含氧量高的地方
含氧量低的地方
红细胞
氧分子
图例
含氧量高的地方
含氧量低的地方
红细胞
氧分子
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引起贫血。你认为贫血患者会表现出哪些症状?根据血红蛋白的成分,在饮食中应注意什么?
贫血——与红细胞相关
贫血
原因:
症状:
饮食建议:
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
面色苍白、头晕、精神不振、身休消瘦、抗病能力差等
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菠菜、黑豆等
中国足球队在备战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时,在众多条件优越的地点中,最终选择昆明为集训地。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什么影响?
昆明属于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在这种环境中集训,可增加运动员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强足球运动员血液的供氧能力。
争当小教练
据《嘉兴日报》报道,前段时间我市有一批从西藏当兵退伍回家的军人出现了疲倦、无力、胸闷、头晕、腹泻等症状,就像喝醉了酒,医学上把这种症状称之为“醉氧”,你能解释吗?
原来大多数的人,从海拔较低的氧气充足的地方到了空气稀薄的高原,由于缺氧,身体会出现明显的不适。为了适应这种缺氧环境,肌体就要寻求自我平衡,即大量增生红细胞,把更多的氧输入肌体里,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一旦这样的人突然从高原回到低海拔地区,多余的红细胞不可能立即锐减,还要继续工作,造成肌体内氧气供过于求,产生了“醉氧”。
内科诊断室
你的血液中白细胞
多,可能有炎症
白细胞有细胞核
比红细胞大
数量少
具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功能
2.白细胞
多种多样的白细胞
1.白细胞接近细菌
2.白细胞开始吞噬细菌
3.白细胞已将细菌吞噬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
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通过自身的变形将病菌包围、吞噬。
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
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
白细胞
特点:
作用:
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
包围、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血小板真是太小了!
3.血小板
数量:(1~3)×1011 个/ L
形态结构特点:不规则,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无细胞核
功能:
止血:聚集在伤口处,堵住血管。
凝血: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堵塞伤口。
激活的
血小板
未激活的
血小板
伤口的愈合过程
血管受伤
凝块形成
组织的修复
血细胞
项目
名称
形态特点
有无细胞核
数量
功能
异常症
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
止血和加速凝血
较多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两面凹的圆盘状,富含血红蛋白(铁)
个体最大,可变形
成熟后无


最多
最少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保护和防御作用
血细胞的产生部位:
红骨髓
注意:
过少:贫血
过多:炎症
过多:血栓;过少:异常出血
课堂小结
成分:由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组成
作用: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 :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吞噬病菌,防御保护
血小板 :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血浆
血细胞
血液
随堂练习
1.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 )
A.红细胞和白细胞???????? B.血小板和白细胞???
C.血小板和红细胞???????? D.血细胞和红细胞
C
2.某同学手指受伤并少量出血,在伤口自动凝固止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红细胞 B.血红蛋白 C.白细胞 D.血小板
D
3.下列血细胞与其功能相对应中,正确的一组是( )
A.白细胞——止血和加速凝血
B.血小板——吞噬病菌
C.红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D.红细胞——吞噬病菌
C
4.血红蛋白和氧的结合与分离取决于血液中(  )
A.二氧化碳的多少 B.氧的多少
C.血红蛋白的多少 D.红细胞的多少
B
5.贫血是指(?? )
A.人体内的血量过少 B.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过少
C.血液中的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过少
D.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D
6.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B
Bye-bye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