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25 08:3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课堂
欢迎你
七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哪些单元的内容?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
健康地生活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和细胞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生物圈中的人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生殖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大家回忆一下,人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呢?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我从哪里来?
人类从哪里来?
关于人类起源的观点和假说
女娲造人;上帝造人;古埃及相信第一个人是大神哈奴姆在陶器作坊里用泥塑成的;新西兰的毛利人说人是神用红土和血造成的;我国云南纳西族传说人是从天和地孵抱的蛋里生出来的……
优势观点——进化论观点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P2-5页,找到下列问题答案:
1、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什么?提出这一观点的科学家是谁?
2、现代类人猿有哪四种?类人猿与人类在形态结构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根本区别?
3、通过资料分析,说出“露西”少女的运动方式是什么?“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4.观察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说出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发生了哪些变化(运动方式、使用工具、着衣)?
1、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什么?提出这一观点的科学家是谁?
森林古猿
达尔文
达尔文为“上帝造人”的终结者,他在十九世纪就曾提出: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2、现代类人猿有哪四种?类人猿与人类在形态结构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根本区别?
①运动方式不同;
②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③脑的发育程度不同。
长臂猿 猩猩 黑猩猩 大猩猩
对比观察
人与类人猿的比较
类人猿

运动方式
制造工具的能力
脑的发育
程度
臂行
直立行走
可以使用工具
但不能制造
能制造和使用简单或复杂的工具
脑容量小(400mL)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
脑容量大(1200mL)
有很强的思维能力、
语言文字能力
3、通过资料分析,说出“露西”少女的运动方式是什么?“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②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①上肢较细、下肢粗壮,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腿短其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露西”少女
人类骨骼
4. 观察人类起源于发展的示意图,说出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发生了哪些变化(运动方式、使用工具、着衣)?
运动方式: 半直立→直立
着衣:裸体→御寒、遮羞
使用工具:不会→会、简单→会、复杂
阅读课本P4,想一想,1千万至2千万年前,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对当时的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
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热带丛林
稀树草原
自学指导:
环境变化
森林减少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类人猿

6.科学家以什么为证据去研究从森林古猿到人的进化?
化石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复原图
能人头盖骨化石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北京猿人生活想像图
尼安德特人生活想像图
能人生活想像图
现代人生活想像图




使



















越来越强大
人类进化的过程示意图:
讨论1: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类吗?
不能,因为环境的变化和选择等不能重演。
1.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2.保护动物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讨论2:让类人猿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人类应该怎么做?
思考与讨论
(1)直立行走
(2)使用工具、制造工具
(3)能够产生火
(4)语言的产生
(5)脑的发达
课堂小结
1.人类进化的标志:
2.人类的起源: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
(2)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3)人类进化的原因为环境变化。
(4)人类进化的证据为化石。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类人猿和人的相似与不同——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森林
古猿
地球环境
发生变化
生活在森林
进化
现代类人猿
生活在稀树草原
进化
人类
1.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主要原因( )
A.其他动物入侵 B 身体结构发生变化
C.为了扩大领地 D.环境变化
2.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最重要的标准( )
A.下肢增长 B.直立行走
C.骨盆变短增宽 D.脊柱由弓形变为“S”形
D
B
3.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 )
A.从树上摘取果实 B.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C.扩大行动范围 D.保护环境
B
随堂反馈
经过漫长的岁月,人类现在已经强大到能够改变生物圈的面貌,但我们应当更加理智地发展和运用改造自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