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角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角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25 06:1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程名称 认识角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并且掌握圆柱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例4安排第一步教学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认识等底等高的含义,便于判断圆柱可以转化成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体。二是从长方体与正方体等底等高,体积也相等的事实,引发等底等高的圆柱与长方体的体积也相等的猜想,形成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的活动心向。三是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最终也要这样计算。
学情分析 学习是现实的,具有挑战性的,而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应用广泛的学科,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完成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作出角,使学生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2)能力方面: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思想情感方面: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难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学时目标   (1)知识方面: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作出角,使学生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2)能力方面: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思想情感方面: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时重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学时难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教学准备 投影、课件
教学方法 让学引思,自读质疑合作探究,熟读深思积累迁移。
设计意图 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一组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让学生认一认,再分成两类。
2、点名分一分,并说出分类依据。
3、由圆形与其他三个图形的区别,引出本节课题:认识角。
二、小组合作,自学新知。 1、出示自学要求:
⑴组内同学互相指一指直尺、三角板上的角。
⑵勤动手:①摸一摸,说说角有什么特点;②用圆形纸片折出一个角;③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角,并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⑶说一说你是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的。 ⑷标出你画的角,说一说如何标记。
2、学生四人一组按要求自学课本62页内容。 三、系统学习,提炼重点。
学生自学完成后,结合学生的回答和课件对知识进行整理。
1、指角。
让学生在直尺、三角板上指一指有哪些角,建立角的初步形象。 2、感知角。
角是什么样子的?让每位学生亲自摸一摸,感受角是如何的,(顶点是尖尖的,两条边是直直的,面是平平滑滑的),这样经历可以让学生的脑海中对角的认识会有更加深刻。 3、折角。
折一折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圆纸片)做出一个角,有的学生会不止做出一个角,教师及时表扬鼓励,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层次的展示天地,也看到了孩子们多向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 4、角各部分名称及表示方法。
学生指导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再点名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并给角起名字,学习如何标记角。 5、找生活中的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角。今天我们身边的许多
物体上就有“角”,你能找出它吗?并请你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四、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课件出示 “判断”练习和“找角”练习。 五、全课小结,归纳新知。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完成课本相应练习。
板书设计 十﹑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
?

????
1个顶点
?????????????????????

???????????????????
顶点
??
2
条边
????????????????????????

?
教学反思 1.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听过了,便忘记了;看过了,便记住了;做过了,便真正掌握
了。”基于此,为了使学生对于角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我设计了动手摸圆片,试着折角,
比较角大小,用不同的材料小组合作创造角。在这里,学生的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得到了很
大的发展,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后取得成功时是开心快乐的。
2.认识角是低年级学生对几何平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飞跃。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触摸,动手动口动脑,设计了用生活中的角唤起学生对角的初步认知,然后汲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找生活和身边中的角,最后将实物中的角抽象出来,变成我们数学中要研究的角,可以说是露出了角的本来面目?
3、生多去探究感知的。又如在学生创作角后应该有及时评价,肯定学生创设的成果,对学生的鼓励性的语言有些吝啬。。。细致的反思起来还有很多不足。因为我知道对于认识角这部分知识在座的各位老师在设计和处理的过程中一定有各自独到之处,同课异构的模式异彩分层,但我会把更多的感悟和经验积累起来,内化为自己今后教学工作的有效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