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训练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训练方法多样,同时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学情分析
经过十几减9、8、7的教学,学生基本形成并掌握了自己喜欢的方法。退位减法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迅速地说出十几减继的差,只要算的对,算的快,使用哪种方法都可以。因此,教学十几减6、5、4、3、2时,教材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大的独立的计算空间。学生有前面的知识做基础,做起来难度应该不大,能较快解决,只是对识图解决问题,题意理解不够深刻。
教学目标
巩固十几减6、5、4、3、2的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进行十几减6、5、4、3、2的计算。
难点:能正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根据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集中注意时间短这一特征,本节练习课以参观“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在举行游艺会”为主线,把所要解决的问题以不同方式、分层次展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也有效避免了学习数学的枯燥感。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一年一度的采摘节又到了,你们想去看看吗?
那,我们出发吧!
果园的主人为了欢迎我们,特意请来了神秘嘉宾,准备了一个精彩的节目,你们想不想看?
可是需要拿到入场券才能观看?
怎样才能拿到入场券呢?(只要能够顺利地口算出下面的题目就可以拿到入场券)有信心吗?
1.练习三第1题。
5+6
=
4+9
=
3+8
=
11-5
=
13-4
=
11-3
=
11-6
=
13-9
=
11-8
=
师:比较每组题,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根据加法可以正确算出两道减法。
小结:加法计算比较熟练的同学可以直接想加法,就能算出减法,多好啊!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口算赢入场券”的情境,不仅能够唤起学生的知识记忆,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高涨的学习气氛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游戏练习,保持兴趣
1.练习三第2题
谈话:刚才大家顺利的拿到了入场券,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主人为我们准备的精彩节目——大象摘椰子(课件出示椰子树和大象)
提问:仔细观察,你看到了哪些信息?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这里有2只小象,每只身上都有一个数字和减号,每个椰子上都有一个数字……”。
谈话: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小象们说了,哪组能又快又对地算出他们身上的数字减去椰子上的数字,他们就把把椰子摘下来送给哪组?
学生按小组比赛,看哪组的速度最快。
分组汇报,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图中的信息,再组织比赛,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练习三第3题
刚才的节目精彩吗?大家想不想继续参观?只要完美闯过这一关就能继续参观了。(出示题目)
(1)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口算。
(2)集体订正。
(3)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三、解决问题,体验趣味
1.练习三第4题。
谈话:大家的表现真是太棒了。我们继续参观吧!
大家看,这是些什么果树呀?这里隐藏着一些数学题的哦。主人说了,只要能解决这些题目,就可以敞开肚皮吃了。你们想不想吃?有没有信心解决问题?
谈话:请仔细观察,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一起来看。
引导学生读题,问:第(1)题要求哪种树的棵树?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已知条件有哪些?你能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
按要求完成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自己的想法。
2.谈话:同学们真的很棒,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小鸟听说了,也想让我们帮他解决一道题呢。(出示练习三第6题)。
仔细观察表格。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要求什么问题?
要求学生自己说一说,列出算式再填写。
3.(大家继续往前走,咦,这儿有一棵好大的苹果树,上面还结满了苹果,想不想得到啊?想得到苹果可是有条件的哦)得数大于8的涂红色,小于8的涂绿色。
谈话:仔细看看每个苹果,想一想,算一算,它熟了吗?
要求:先算出结果再用彩色笔涂色。
4.谈话: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老师也想考考大家(出示12页思考题)
提问:解答这一题需要注意什么?
预设:每次要选3张卡片,组成的算式得数要是8.
追问:有几种填法?
思考后汇报答案,集体校对。
【设计意图: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不会产生厌倦感,也增强了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
四、全课小结,回忆趣味
今天一起游园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口算比赛,趣味延伸
谈话:逛了很久,大家都累了吧,那我们去休息一会吧,如果大家在3分钟之内正确完成这些计算题就可以坐顺风车回家了!你们愿意试试吗?()出示12页第5题)
完成后开火车比赛汇报。
【设计意图:对时间和准确率提出了要求和提示,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及准确率,及时针对性的采取对策。】
板书设计
练习三
13-5=8
15-7=8
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