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
刘义庆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神童故事二则
自读自学—初步感知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各塑造了一个神童,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聪慧善思、机敏应对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世说新语》—
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诗论文,
寒冷的雪天
家庭聚会
不久,一会儿
急
高兴的样子
古今异义:子侄辈
什么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兄子 胡儿曰:“撒盐空中 差 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做)柳絮乘风满天飞舞。”
谢安哥哥的长子,
即谢朗
大致,差不多
相比
如
飘起
凭借,趁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 无奕 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安高兴地笑了起来。(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
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高兴
谢道韫,东晋有名的
才女,聪明有才
字叔平,大书法家
王羲之是第二个儿子
表判断
就是
你认为“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个好?
柳絮因风起
形
神
文化内蕴
飞扬之态
轻盈之雅
韵
1.作者更倾向于谁的比喻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文章结尾特意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2.从课文中你感受到古人怎样的家庭生活情趣?请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看出谢安一家家庭和睦、其乐融融。
◎“公欣然”和“大笑乐”,可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
(陈太丘)走后(那人)才到达。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
相约而行。期,约定
到达
才
嬉戏
舍弃
离开
“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经离开了。”
那人便生气的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通“否”
等待
不是
丢下,舍弃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说:“你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你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用。”
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就是没有礼貌。”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的大门。
回头看
信用
就
我父亲
惭愧
拉
通假字:尊君在不?
2、古今异义:
陈太丘与友期
太丘舍去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古:约定
今:日期
古:离开
今:前去,前往
古:拉
今:引用
古:回头看
今:照顾或顾客
文言知识积累
(通“否”)
3、一词多义:
俄而雪骤 ( 不久 )
相委而去 (就,然后)
4、称谓大全:
君:对别人的敬称,相当于“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知识拓展:
其他敬称和谦称
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③④⑥⑦⑨ 谦词有①②⑤⑧
5、特殊句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去后(友人)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
家君
1.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无信——
暴躁易怒——
粗鲁——
无礼——
知错能改——
“期日中,过中不至”
“友人便怒”
“非人哉!”
“对子骂父”
“友人惭,下车引之”
2.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白事理(懂礼识仪),性格直率,聪敏,正直不阿。
从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
1.借元方责客之语,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2.赞扬元方的聪敏。
再读思考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各塑造了一个神童,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点?
谢道韫的文学才华令人赞叹。她把大雪纷飞比作 “柳絮因风起”,想象奇特,比喻传神,纷飞的白雪和因风起的柳絮,都给人以轻盈、飘逸、优雅的感受,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意蕴深刻。
陈元方知书达理、善于应对。面对友人的“怒”和“非人哉”的出言不逊,不惊不惧,据理批驳,指出友人既无信又无礼,让友人无言以对。
不看书,填一填。
(一)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____柳絮因风起。”
解析:谢朗用“差可拟”,语气不确定,有随意、不自信之感。谢道韫用“未若”,语气肯定,充满自信。两人语言语气形成对比,突出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二)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按正常思维,陈元方应该回答“不在”或者“走了”。元方没有正面回答友人的问题,而是先说“待君久”“不至”,再说“已去”,把父亲的 “去”与“待君久”和友人的“不至”联系起来。这样的回答,不仅把父亲为什么走说清楚了,也为后面批驳友人的怒斥作了准备,而且话中有话,流露出对友人失约的反感。
根据句中标点符号,发挥想象,在横线处填上神态或语气。
(一)兄女_____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二)友人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_____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一)微微一笑;浅笑……
(二)平静地、沉稳地、一字一句地、神态从容地……
如果没有这些句子会怎样?
(一)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友人惭,下车引之。
解析:(一)句写“公”之神色和补叙,是暗示,也是侧面描写,表明对谢道韫才气的欣赏及赞扬。
(二)句以友人的“惭”“下车”“引”,侧面表现陈元方的应对能力之强。结论:适当运用侧面描写能让人物形象更丰满。
写人之法
写言写行抓特征
加上神情更生动
对比描写能突显
侧面衬托添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