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核舟记课件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27 21:0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核 舟 记

听课文朗读:
朗读
要求:
一、借助注释、字典,弄懂文句。二、想一想每段主要是写什么。三、阅读中有不懂之处听完后举手发问。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1:为宫室、器皿、 ( )
2:罔不因势象形 ( )
3:尝贻余核舟一 ( )
4:箬蓬覆之 ( )
5:中峨冠而多髯者 ( )
6:石青糁之 ( )
7:其两膝相比者 ( )
8:右手攀右指 ( )

W éi
wǎng
yí
ruò
rán
sǎn
xī
bān








1.解释下列字.
罔不因势象形( ) 盖大苏泛赤壁云(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高可二黍许( )
其两膝相比者( ) 神情与苏黄不属( )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
无不
漂浮游览
余数
左右
类似
清清楚楚
靠近
2.写出句中的通假字.
八分有奇 _________ 诎右臂支船_______
左手倚一衡木 _________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_________
右手攀右趾:
“有”通“又”
“诎”通“屈”
“衡”通“横”
“简”通“拣”
“攀”通“扳”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中间高而宽的地方是船舱,船舱上用箬篾制成的船蓬盖着。
打开窗子一看,只见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无不是就着原来的样子,雕刻出各种东西的情态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第一部分作者是怎样称赞王叔远的雕刻技艺的
2.王叔远雕刻的特点是什么
3.核舟的主题是什么
奇巧
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大苏泛赤壁
1。作者是采用什么顺序来说明核舟的内容的?
2。第几段是总写?都写了哪些内容?
3 。第三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三个人物的?
4。第四段中的两个舟子的神态怎样?
学习第二部分
空间顺序。
第一段和第六段,第一段总写王叔远的技艺的高超,并点明了核舟的主题;第二段分类总结通舟所刻,再次显示王叔远雕刻技艺的精湛。
衣着、姿态、神情。
居右者:若啸呼状。 居左者:若听茶声然。
作者是采用什么结构形式来说明核舟的内容的?
▲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总体介绍核舟的概貌——分别介绍船舱、船头、船尾、船背——总的统计核舟上的雕刻内容。
总说
分说
总结
突出“奇巧”,点明主题
正面
背面
船舱
船头
船尾

三人
两个舟子

通计人物字的数目,照应开头
1。解释下列字
其船背稍夷   其色丹 舟尾横卧一楫   曾不盈寸
2.“若啸呼状”中的“状”意为 文段中另有一字也表示此意,这个字是__
3.第二段中的第一句运用了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突出_________,介绍船舱的格局时,依次介绍了__________,突出核舟景物之多,其目的是________
4.找出作者感叹的一句话是________这句话表现出作者对__的赞叹?
A.精美的核舟  B.平凡细小的雕刻原料(桃核)
C.王叔远不同响的雕刻技艺  
D.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器皿等

列数字
核舟体积之小
篷、窗、雕栏、刻字
突出王叔远绝妙的雕刻技艺
嘻,技亦灵怪矣哉!

……的样子
巩固练习:读课文2、4、5、6段回答
两渡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