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科技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泉州市科技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5-25 08:1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泉州科技中学2020-2021学年(下)期中考试卷
高一年 化学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u 64 Zn 65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反应物的量、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B.化学反应速率为0.8false是指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false
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2.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容器中兖入a mol H2和a mol I2蒸气,发生反应H2(g) + I2(g)?2HI(g)。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不再发生改变
B.每断裂1 mol H -H键的同时就生成2 mol H-I键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3.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
A.1molS完全燃烧放热297.3kJ,其热化学方程式:S+O2=SO2,ΔH=-297.3kJ/mol
B.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热量多
C.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
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4.有一种被称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其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中Zn作正极
B.该电池工作时电流由Zn经导线流向MnO2
C.正极电极反应为:MnO2+2e-+H2O=MnOOH+OH-
D.当6.5g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路的电子个数约为1.204×1023
5.有关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I碱性锌锰电池
II铅蓄电池
Ⅲ电解精炼铜
IV银锌纽扣电池
A.图Ⅰ所示电池中,MnO2是催化剂
B.图Ⅱ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
C.图Ⅲ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负极方程式:CH4+2H20 - 8e- === CO2 + 8H+
D.图Ⅳ所示电池工作过程中,电子由Zn极流向Ag2O极
6.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有3种固氮途径 B.固氮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氮元素不以有机物形式参与循环 D.人类活动会影响氮循环
7.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8NH3=N2+6NH4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中Cl2体现了失电子能力
C.NH4Cl固体可成聚集性白色,如果氯气漏气,则会看到产生白烟
D.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
8.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9.绿水青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构建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false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图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CO3、CaSO3、Ca(OH)2
B.X可以是空气,但不能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N2
D.处理含false废水时,发生的反应为:false+false=N2↑+2H2O
10.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分子中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
B.乙烷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是物理变化
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
11.false多巴是一种有机物,可用于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false多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分子含有三种官能团
B.既显酸性,又显碱性
C.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聚合反应
D.分子中只有6个碳原子共平面
12.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方案
目的
收集乙烯并验证它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分离苯和CCl4
在强光照条件下制取纯净的一氯甲烷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A.A B.B C.C D.D
13.关于生活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皮肤接触浓硝酸变黄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互为同分异构体
C.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越大越好,最好使用无水乙醇
D.纤维素、油脂、蛋白质均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14.利用false分子筛催化剂,false可脱除燃煤烟气中的false和false,生成两种无毒物质,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和Y均是false
B.上述历程的总反应为:false
C.阶段④中氮元素只被还原
D.false、false、false中的质子数、电子数均相同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3个小题,共32分)
15.(6分)从A.甲烷 B.乙烯 C.乙酸 D.油脂 E.葡萄糖 F.蛋白质等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标号填在横线上。
(1)可用于制造肥皂的是_______;
(2)属于高分子的是_______;
(3)人体血液里的血糖含有_______;
(4)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是_______;
(5)我国“西气东输”的气体主要成分是_______;
(6)世界上将_______的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16.(12分)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M、N 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的时间是_______min,该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_________。
(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放中6QkJ的热量,当容器中充入lmolN,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等于QkJ ②小于QkJ ③大于QkJ ④等于2QkJ
(4)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该条件下,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②该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该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该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2molN的同时,生成1molM
(5)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升高温度 ②容器体积不变,充入隋性气体Ar
③容器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Ar ④使用催化剂
17.(14分)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铅蓄电池在放电时发生的电池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Cl3溶液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所用的电极材料为__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为_____________,当电路中转移0.2 mol 电子时,被腐蚀的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烧碱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在这两个原电池中,负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铝片.铜片   B.铜片.铝片   C.铝片.铝片
(4)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供电装置,如图是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的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
18.(14分)氨气和氨水在工农业生产中均有重要应用。
(1)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加热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H)2]和氯化铵混合固体制取氨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下图所示,向表面皿中的NaOH固体滴几滴浓氨水,迅速盖上盖,观察现象。
①___________液滴上方会出现白烟(填序号)
A.浓盐酸 B.浓硫酸 C.FeCl3溶液
②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液滴中有白色固体,生成该白色固体的化学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eCl3液滴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浓氨水可以用来检验有毒气体(如:氯气)的泄漏,反应式为3Cl2+8NH3=N2+6NH4Cl,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检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有1mol氮气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_____mol。
四、有机推断题
19.(12分)A、B、C、D、E均为有机物,其中A是化学实验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B的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①所示:
(1)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
(2)反应②和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利用反应③制取C,常用上图②装置:
①a试管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管b中液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若反应物为固体和纯液体,增加量并不可以增大浓度,速率基本不变,A错误;
B.化学反应速率为0.8false是指1s内浓度的变化量为0.8false,B错误;
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C正确;
D.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自身的性质,D错误;
故选C。
2.C
【详解】
A.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气体总质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为定值,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A错误;
B.每断裂1molH-H键的同时就生成2molI-H键,表示的都是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只有碘蒸气为有色气体,容器中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时,表明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该反应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为恒容,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不变,则无法判断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
A. 1molS完全燃烧放热297.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g)ΔH=-297.3 kJ/mol,故A错误;
B. 因为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是吸热的,所以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后者放出热量多,故B错误;
C. 铝热反应需要高温下才能发生,但是它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
D. 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所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4.D
【详解】
A.该电池中锌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所以Zn作负极,故A错误;
B.锌发生氧化反应,锌是负极,Mn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MnO2是正极,该电池工作时电流由MnO2经导线流向Zn,故B错误;
C.根据总反应式,正极Mn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电极反应为:MnO2+e-+H2O=MnOOH+OH-,故C错误;
D.当6.5g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路的电子个数约为false 1.204×1023,故D正确;
选D。
5.D
【详解】
A.碱性锌锰电池的正极反应为2MnO2+2e-+H2O=Mn2O3+2OH-,MnO2表现出氧化性,选项A错误;
B.铅?硫酸蓄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逐渐减小,选项B错误;
C.电解精炼铜时阳极反应包含:Cu-2e-=Cu2+、Zn-2e-=Zn2+等,阴极反应是Cu2++2e-=Cu,Cu2+浓度减小,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需要补充Cu2+,选项C错误;
D.银锌纽扣电池工作时Zn极为负极,Ag2O极为正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确,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6.C
【详解】
A.固氮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即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因此图中有3种固氮途径,分别为雷电作用、合成氨工业和固氮生物作用,故A不选;
B.固氮过程N元素化合价在变,固氮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图中植物可以吸收硝酸盐制造蛋白质,因此氮元素也以有机物形式参与循环,故C选;
D.人类活动如合成氨工业会影响氮循环,故D不选;
故选:C。
7.B
【详解】
A.该反应Cl、N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说法正确;
B.该反应中Cl2中的Cl原子化合价降低,体现了得电子能力,B说法错误;
C.NH4Cl固体可成聚集性白色,如果氯气漏气,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则会看到产生白烟,C说法正确;
D.生成1molN2,N原子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则有6mol电子转移,D说法正确;
答案为B。
8.【解析】选D。加热条件下,浓硝酸分解生成NO2和O2,则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A正确;在加热条件下,浓硝酸可分解生成NO2,不一定是浓硝酸与木炭反应生成,B正确;硝酸中N元素化合价为+5价,生成的二氧化氮中N元素化合价为+4价,化合价降低,则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C正确;木炭加热至红热,可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一定是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D错误。
9.C
【分析】
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通过过量的石灰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被吸收,生成碳酸钙和亚硫酸钙,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亚硝酸钠和铵根离子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的气体,应为氮气,气体2有氮气和一氧化碳,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据此解答。
【详解】
A.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CaCO3、CaSO3,因氢氧化钙过量,则固体1为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得到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故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气体2含有CO、N2,经捕获剂得到氮气和CO,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防止污染空气,故C错误;
D.根据图示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与含有false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alse+false=N2↑+2H2O,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0.D
【详解】
A.苯不含碳碳双键,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故A错误;
B.乙烷中碳碳单键比较稳定,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则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
C.煤的干馏生成煤焦油等,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故C错误;
D.“可燃冰”是一种新能源,一般指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故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
A.由结构简式可知,L—多巴分子中含有羟基、氨基,羧基三种官能团,故A正确;
B.由结构简式可知,false多巴分子中含有羧基和氨基,既显酸性又显碱性,故B正确;
C.由结构简式可知,L—多巴分子中含有羟基、氨基,羧基三种官能团,一定条件下羧基能与羟基或氨基能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
D.由结构简式可知,L—多巴分子中含有苯环,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与苯环共平面,则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故D错误;
故选D。
12.D
【详解】
A.乙烯的密度和空气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A错误;
B.苯和四氯化碳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B错误;
C.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的混合物,不能制取纯净的一氯甲烷,C错误;
D.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为防止倒吸右端导管口应位于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方,D正确;
故选D。
13.A
【详解】
A.皮肤中的胶原蛋白中含有苯环,接触浓硝酸颜色会变黄,这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A正确;
B.淀粉和纤维素尽管都用(C6H10O5)n表示,但二者的n不同,因此二者分子式不同,故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
C.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是75%,该浓度的乙醇渗透性好,消毒能力最强,因此不是浓度越大越好,C错误;
D.油脂有确定的分子式,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4.B
【详解】
A.图示反应可以生成X的反应false,原子守恒判断X为N2和H2O,故A错误;
B.由反应历程图可知,氨气、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是反应物,氮气与水是生成物,所以总反应为:false,故B正确;
C.阶段④中氮元素由false变成氮气,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升高有降低,氮元素既被氧化也被还原,故C错误;
D.NH3、NH4+、H2O中的质子数分别为10、11、10;NH3、NH4+、H2O中的电子数为:10、10、10,所以质子数不同,故D错误;
答案选B。
15.D F E C A B
【详解】
(1)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称为皂化反应,可用于制造肥皂,故选D;
(2)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选F;
(3)人体血液里的血糖含有葡萄糖,故选E;
(4)有机酸或无机含氧酸和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酯和水的反应为酯化反应,故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是乙酸,选C;
(5)我国“西气东输”输送的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选A;
(6)世界上将乙烯的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故选B。
16.2NM 6 0.5 mol/(L·min) 或0.5 mol·L-1·min-1 ② ③ ①④
【详解】
(1)反应进行到4min时N减少8mol-4mol=4mol,M增加4mol-2mol=2mol,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M。(2)根据图像可知反应进行到6min时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因此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的时间是6min,该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false=0.5mol/(L·min)。(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6QkJ的热量,即消耗6molN放出6QkJ的热量,由于是可逆反应,则1molN不能完全消耗,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小于QkJ,答案选②;(4)①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能为零,错误;②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因此该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③正反应体积减小,则该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④该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2molN的同时,生成1molM均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答案选③;(5)①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②容器体积不变,充入隋性气体Ar,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③容器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Ar,容器容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④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答案选①④。
17.PbO2+4H++false+2e-=PbSO4+2H2O Cu FeCl3 6.4 B 2H2+O2=2H2O 减小
【分析】
原电池中,还原剂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负极流出,电子沿着导线流向正极,正极上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内电路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电化学反应时,电极上电子数守恒,据此分析回答;
【详解】
(1)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故正极的反应式为PbO2+4H++false+2e-=PbSO4+2H2O;
(2)从化学方程式可知,铜的化合价升高,Cu做负极,电解质选氯化铁溶液,铁离子到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通过化学方程式知,每转移2mol电子,消耗1mol铜,故当线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被腐蚀的铜的物质的量为0.1mol,质量为0.1mol×64g/mol=6.4g;
(3)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铜能够与和浓硝酸反应,此时,铜做负极;铜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此时铝做负极;答案选B;
(4)①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②反应过程中有水生成,硫酸被稀释,故硫酸的浓度减小。
18.N2+3H2false2NH3 2NH4Cl+Ca(OH)2falseCaCl2+2NH3↑+2H2O A H2SO4+2NH3=(NH4)2SO4 黄色液滴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Fe3++3NH3·H2O=Fe(OH)3↓+3false Cl2 大量白烟 6
【分析】
(1)工业合成氨,是在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作用的条件下,N2与H2反应生成NH3。
(2)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H)2]和氯化铵混合加热,可生成CaCl2和氨气。
(3)氨气与浓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反应,生成NH4Cl,产生白烟;氨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但看不到明显的现象;氨气与NaOH固体不反应;氨气溶于FeCl3溶液中,生成Fe(OH)3沉淀和NH4Cl。
①由以上分析,可确定哪种液滴上方会出现白烟。
②由以上分析,可确定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液滴中白色固体的成分。
③FeCl3液滴中生成Fe(OH)3沉淀。
(4) 反应3Cl2+8NH3=N2+6NH4Cl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N元素化合价升高,氯气为氧化剂,生成氯化铵。
【详解】
(1) 工业合成氨,是在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作用的条件下,N2与H2反应生成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false2NH3。答案为:N2+3H2false2NH3;
(2) 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H)2]和氯化铵混合加热,可生成CaCl2和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H4Cl+Ca(OH)2falseCaCl2+2NH3↑+2H2O。答案为:2NH4Cl+Ca(OH)2falseCaCl2+2NH3↑+2H2O;
(3)①A.浓盐酸为挥发性酸,挥发出的HCl气体与氨气结合成NH4Cl,产生白烟,A符合题意;
B.浓硫酸为不挥发性酸,与NH3反应生成硫酸铵,但不产生现象,B不合题意;
C.FeCl3溶液与溶解在其中的氨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和NH4Cl,C不合题意;
故选A;
②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液滴中有白色固体(NH4)2SO4,生成(NH4)2SO4的化学方程式是H2SO4+2NH3=(NH4)2SO4。答案为:H2SO4+2NH3=(NH4)2SO4;
③FeCl3液滴中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和NH4Cl,出现的现象是黄色液滴中产生红褐色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3NH3·H2O=Fe(OH)3↓+3false。答案为:黄色液滴中产生红褐色沉淀;Fe3++3NH3·H2O=Fe(OH)3↓+3false;
(4)反应3Cl2+8NH3=N2+6NH4Cl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N元素化合价升高,氯气为氧化剂,生成氯化铵,可观察到有白烟生成,当有1mol氮气生成时,转移电子数为6×(1-0)mol=6mol,故答案为:Cl2;大量白烟;6。
19.CH2=CH2 羟基 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2Na+CH3CH2OH→CH3CH2ONa+H2↑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防止倒吸 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
【分析】
B的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B是乙烯,A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根据框图中信息,A能与Na、乙酸反应,在红热铜丝发生催化氧化,可推知A是乙醇,根据框图中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反应试剂可推得,C是乙酸乙酯,D是乙醛,E是乙醇钠。
【详解】
(1) B的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B是乙烯,所以B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根据上述分析知A是乙醇,其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为羟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H2=CH2 ; 羟基 。
(2)反应(2)是由BfalseA,经分析知B为CH2=CH2,A为CH3CH2OH,所以由BfalseA,的反应为CH2=CH2+H2OCH3CH2OH,属于加成反应;反应(4)是乙醇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属于氧化反应;答案: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3) 反应(1)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与氢气,反应方程式为: 2CH3CH2OH+2NafalseCH3CH2ONa + H2false;反应(4)是乙醇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2CH3CH2OH+2NafalseCH3CH2ONa + H2false;2CH3CH2OH+O2 2CH3CHO+2H2O。
(4)①a试管中的主要化学反应是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化学方程式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
②试管b中液体是碳酸钠溶液,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本题正确答案是: 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