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6-10的认识(二)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6-10的认识(二)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25 08:5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 6-10的认识(二)
教学内容:教材P28例5、例6和相应课堂活动
课时目标:
1.通过实例知道数除了可用来计数外,还可以表示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通过练习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基数序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基数与序数的区别
教学准备:视频展示台、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提问: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呢?(6、7、8、9、10)
比一比:
(1)“写写看”老师说数,学生写数。看谁写得又对又好!在本子上写数。
(2)说数的组成和分解完成29页的4题
二、探究新课
(一)教学例5,认识序数和基数
1.看图数数填空
1485900000228600000★★ ◎◎◎◎
★★★ ◎◎◎◎
( ) ( )
2.小结质疑:用我们学过的数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那么用数还可以表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下面的内容。
3.出示例5图,小动物运动会。
(1)认识第几
提问:你们参加过赛跑吗?这条白线表示什么?(理解题意)
提问:仔细观察图中各小动物所在的位置,发现了什么?(抽答)
提问:同学们在回答中,不仅用到了数学,而且还在数字前加上了 “第”。说的是第1等 。为什么要在1、2、3、4、5的前面加上“第”呢?(这样就把这个小动物的位置描述清楚了)
小结:看来在数的前面加上“第”字能描述出物体的位置。有时候还需要加上“左、右”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区分几和第几
独立回答书上的第2组问题,抽生回答。
提问:松鼠的前面有3个运动员,后面有2个运动员,松鼠自己排第4,这几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第几表示了位置或顺序,而不加“第”字这个数就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了解了数既可以表示物体的具体个数,还可以表示顺序,也就是第几。
(3)课堂活动1题。
按书上的要求涂一涂,全班展示。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涂,并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展台展示。
提问:左边起第2朵和右边起第2朵是指的同一朵小花吗?
(二)教学例6,强化0-10的顺序,大小。
1.观察直尺,完成填空,全班交流,齐读直尺上的数。
2.观察从直尺图上发现了什么,抽生汇报。(从左往右数,一个比一个多1个,从右往左数,一个比一个少1个,直尺上一共有11个数字,最大的是10,最小的是0。)
3.回答问题:
(1)这块直尺上一共有( )个数,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2)从左边数第3个数是( );第6个数是( );从右数第4个数是( ),6是从右数的第( )个数,6也是从左数的第( )个数。
(3)任意选一个数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的位置吗?
4.课堂活动2题。
(1)独立尝试排一排。
(2)抽生展示学生的不同排法,并说一说这样排的理由。
(3)齐读学生的不同排法。
(三)拓展提高:
抽8个学生上台排成一排,下面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台上孩子的位置。(小东排的位置可以怎样来描述?强调:以观测者的左右来描述。)
小结:用数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加上左右和“第”字还可以表示出物体的位置和顺序。
三、小结课堂: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6——10的认识
1、2、3、4、5、6、7、8、9、10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
加上“左、右”,“第”还可以表示顺序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