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举例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能改善生态环境,哪些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收集有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关注生物信息的兴趣;通过对信息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判断是非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并且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生物圈的责任。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实例。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一、导入新课
地球上生活着很多的生物,但是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生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生物圈,而现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早期的人类,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引入主题,欣赏一段习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宣传片。
二、新课学习
探究一:看课本表格并分析讨论以下问题(课件展示)
1、什么时侯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中期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什么时侯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为什么?
3、分析人口 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探究二: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实例
问题1、森林遭到严重的滥伐后对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地球之肺”,森林遭到严重破坏,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学生讨论后纷纷给出答案:
绿洲沦为荒漠
水土大量流失
干旱缺水严重
洪涝灾害频发
物种纷纷灭绝
温室效应加剧
人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植树造林;建造人工林,三北防护林等
问题2、工厂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形成雾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对植物的危害;
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下酸雨;
温室效应增强 ;
臭氧层破坏等
问题3、近些年来,我国不少湖泊发生严重污染现象,导致蓝藻大量滋生,形成水华,湖水变臭鱼虾难于生存。请你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假如你是当地的一名负责人你将采取哪些措施还湖泊以清澈秀美的貌?
教师补充:淡水的污染形成水华,湖区里滋生了大量的蓝藻,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我们应该保护水资源,污水处理后再排放;海水污染形成赤潮,赤潮也叫红潮,是因为海水的富营养化,导致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突然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而使海水变色的现象。
问题4:不法分子还用哪些手段捕杀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问题5:有人认为,植树造林就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你赞同这种看法吗?
学生畅所欲言
问题6、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学生探讨问题同时形成环境保护意识。(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
问题7、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呢?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同学们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小组讨论
教师加以补充:目前,我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349个 ,例如:东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旅游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课堂小结:
目前环境问题主要有:森林锐减;空气污染;水污染;臭氧层破洞;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教学反思
本节课完全建立在学生自己的收集、讨论、交流上。 听学生汇报和答辩的时候,总觉得学生讲的不清楚,总想替他们补充;在讲到温室效应、臭氧层破洞时,我在学生发表完观点之后加以补充,毕竟初一的学生知识积累不够。学生在面临困难的时候也总是想向我求助。
学生和教师的思维惯性可以理解,但我觉得从“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的理念出发,这种能力的锻炼比知识的获得更可贵。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而不是迷信权威、依赖他人的行为。所以,在教学中,除了严重的科学性错误我会在课堂上纠正以外,都是尽量让学生自主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