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唱:《西风的话》
二、教材分析
《西风的话》这首抒情歌曲是黄自先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创作而成,歌曲以儿歌形式出现,借“西风”之口,简练而形象地描绘了小朋友一年来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饶有生活情趣。歌曲为大调式,四四拍,一段体,由四个规整的乐句构成。虽然乐句节奏相同,但是旋律的变化表现了不同的情绪对比。第一乐句以属音为基础,经过主和弦的分解,旋律的先扬后抑奠定了全曲舒展、宽广的风格;第二乐句曲调的级进上行和渐强处理与第一乐句形成对比;第三乐句在高音区展开,完成了曲意的转折,是全曲力度最强的乐句;结束句以下行的旋律结束于主音,作渐强渐慢的处理,表现了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的意境。该曲歌词含蓄、隽永,情景交融,曲调婉转、流畅,抒情柔美,词曲结合浑然一体,富有诗意。
三、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领略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
(二)认识渐强、渐弱记号,体验歌曲的力度变化,感受它们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并能在演唱中较好地运用。
(三)感受合唱的表现力,并能尝试用合唱的形式表现音乐作品。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用圆润、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
难点:感受歌曲的力度变化,能在歌曲演唱中较好地运用;唱准一字多音;合唱声部做到和谐、均衡。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铝片琴、莲蓬、荷花、碰铃、三角铁、串铃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小眼睛都看着老师,腰坐直。请你猜一猜,西风是哪个季节的风?(秋天)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诗中这样写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确是秋天的风,作者是把什么比喻成“满地金”呢?(秋天的落叶)你对西风的感觉是怎样的?(凉快、金风送爽等)老师带来一段西风的旋律,请你听一听,在音乐中,西风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2、出示旋律,请同学们先跟着老师唱谱,再用“lu”哼唱歌曲旋律,说说“西风的旋律带给你什么感受?”(优雅、安静)
3、老师和同学共同合作,用音乐表现西风的优雅与安静。(教师用“lu”哼唱歌曲旋律,学生哼唱西风的旋律,教师用铝片琴弹奏每句第一个音)
【设计意图】学生先通过对“西风”音乐主题的哼唱,感受音乐的情绪,教师再加入歌曲主题哼鸣和学生合作变成二部合唱表现,既实现了学生对音乐美的体验与鉴赏,又对接下来进行的合唱教学起了很巧妙的铺垫作用。
(二)新授歌曲
1、同学们和老师配合得真是默契,老师想送给你们一首歌,这是西风姑娘送给小朋友的一封信,请你仔细听,西风姑娘对小朋友说了些什么?教师示范演唱歌曲,MTV伴奏,学生回答:
“花少不愁没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秋风起,天气凉,大雁南飞回故乡。葡萄紫,香蕉黄,谷穗弯弯闪金光。丰收景象到处是,农民伯伯收获忙……我喜欢这样的绚丽。你喜欢吗?”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在情景交融的画面中参与音乐体验与感受,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
2、同学们,你知道是谁把西风姑娘的信谱成了动听的旋律吗?请你看视频回答,曲作者的身份是什么?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欣赏视频《黄自介绍》。学生回答提问,教师点评:清唱剧《长恨歌》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部合唱作品。
【设计意图】黄自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学生通过欣赏教师制作的的视频介绍了解黄自一生的艺术成就,对音乐作品的格调、人文内涵有更深的感受和理解。
3、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倾听西风的心声,感受歌曲的情绪。请同学们拿出双手,和老师一起做出“兰花掌”的手型,跟着音乐动起来。回答: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我们再听音乐,请你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句,每句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呢?相同的节奏,却有不同的旋律,让我们的心情有了很大的变化,作曲家真了不起!
5、下面,请你拿出右手,跟老师划出旋律的高低起伏,并用“lu”哼唱旋律。想一想,几小节换气比较合适?你觉得旋律的线条像什么?像绵延的群山,像潺潺的流水,此起彼伏,你觉得应该用连贯的声音还是跳跃的声音演唱呢?歌曲里音符跳动最大的是哪一个乐句,跟着老师唱出最后一句曲谱,了解八度、七度大跳音程。
6、让我们拿出右手划旋律线,用连贯的声音唱歌谱吧。
7、现在我们加入歌词来演唱。(注意两小节换一次气)教师弹琴。
8、歌曲中出现了四次连线,请问:这是连音线还是圆滑线?加入歌词后就是一字多音,要唱得圆滑连贯,谁来唱第一句……请几位同学分别演唱乐句,其他同学跟唱。
9、教师唱出不同的速度,说说用什么速度演唱更合适?教材上给出了速度:行板。(读出定义)
10、除了速度的变化,力度我们需要怎样变化呢?同学们,还记得这三个力度记号吗?复习,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小结:当音越来越高,力度越强;当音越来越低,力度越弱。今天我们还要学习新的力度记号,看着视频来学习吧!当力度发生变化时时,情绪也更加激动,渐强记号音是由低到高,渐弱记号音是由高到低。
11、现在,让我们伴随着西风,一起唱出心中美好的秋天吧!
12、除了演唱可以表现歌曲的情绪,我们还可以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有没有喜欢安静的同学,请你扮演池塘的景物,在前奏和间奏的地方轻轻地摆动。听音乐律动。
【设计意图】强调以“音乐为主线”,让学生善于从音乐文本中理解、表现歌曲,教师适时运用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情景法等教学法,学生通过随音乐律动的方式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和节奏节拍的基本韵律、用手势追踪音乐线条的起伏、用模唱的方式感受音乐音色的丰富变化、用声情并茂的演唱去领会音乐的情感等,关注速度、力度变化带来的对比的美。
三、拓展与延伸:
1、老师这里还有一首《西风的话》,仔细听,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我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
2、合唱是多声部音乐,表现力强,色彩也更加丰富,最能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合唱队员的“乐器”就是自己的嗓子,我们也来尝试一下。将学生分成二声部,用柯尔文手势辅助练习最后一个乐句的合唱。
3、请三位同学分别演奏碰铃、三角铁、串铃,在老师指挥下听伴奏音乐合唱歌曲。
4、小结:西风姑娘就要和我们说再见了,她希望我们小朋友珍惜时间、不负光阴,好好把握属于我们的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设计意图】学生聆听合唱曲《西风的话》,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合唱教学策略,化繁为简,突破难点,学生明确自己声部所处的地位,有角色感,能用“好的声音”、“多种演唱形式”将演唱表现引向深入。
七、教学反思
《西风的话》是一首我国早期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的作品,歌曲表现了作者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珍惜时光、热爱生活、憧憬光明。歌曲节奏平稳对称,旋律流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同学们都非常喜欢。
音乐课堂是美的课堂,是具备哲学的、理性的诗意的课堂,我的音乐课堂力求创设具有美感的音乐体验,让学生在自然、美好的状态下点燃对音乐的激情。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如下的思考:
(一)情境导入美
在教学伊始,用诗歌的韵律营造秋天的氛围,通过哼唱秋天的旋律,并采用二声部的哼鸣合唱,让美妙的和声浸润人心,感受秋天的安静与美好,为整节课舒展、优雅的风格奠定了基础。
(二)语言表达美
歌曲的歌词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诗歌,特别是“花少不愁没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让学生反复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
;“秋风起,天气凉,大雁南飞回故乡。葡萄紫,香蕉黄,谷穗弯弯闪金光。丰收景象到处是,农民伯伯收获忙。”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声音的节奏之美;在视频《黄自简介》中,我根据网上的资料图片,精心撰写并朗读了黄自生平介绍,在视频《认识渐强、渐弱记号》中,我设计的语言规范准确、讲解生动形象,力求让文字与声音的结合具有审美价值。
(三)表现形式美
在这节课中,孩子们多次聆听、表现歌曲,每次都有不一样的美感体验:导入时,学生哼唱西风的旋律,教师加入歌曲旋律与学生合作二部合唱,声音的效果是丰富多彩的美;其次是通过肢体语言解读音乐、体验美感,这是流动的线条的美;然后是边哼唱边划出旋律的高低,通过想象和联想激发美感;最后是完整聆听二声部合唱《西风的话》,用合唱的形式再加入打击乐器表现歌曲的和谐、融合美。
(四)课件画面美
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过程是审美的过程,课件自然也必须是精美的。我挑选了符合秋天意境的PPT模板,在各个网站搜集了大量的图片文件,并修改裁剪,精心制作了三个视频文件:《西风的话》MTV,《黄自生平简介》,《认识渐强、渐弱记号》,每个视频文件的制作方法都各有不同,都为了能更好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另外,我用打谱软件工整地打出谱例,并且制作了动画效果的旋律走向,让整个画面灵动、活泼,音乐的剪裁也恰到好处,这些都需要在磨课的过程中一步步完善、美化。
这堂课出现的不足之处有:
(一)语速控制还需加强训练
通过回放录像文件,我发现自己的语速还需要进行控制,主要问题是在和学生交流时,学生说完后我就立刻接上,当时可能考虑过多的是一节课的时间把握,所以不仅给人一种不够从容的感觉,剪辑时也比较麻烦。
(二)合唱的训练还可以多一些形式
每个班级的合唱能力不尽相同,对于基础比较扎实的班级,除了采用柯尔文手势辅助唱谱,进行二声部合唱训练,还可以用导入时哼唱的西风旋律为歌曲进行伴唱,这样也起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