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 第7课 歌曲《 噢!苏珊娜》|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 第7课 歌曲《 噢!苏珊娜》|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25 21:3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噢!
苏珊娜》教学设计
【教材】:花城版小学第八册
【教学时间】:一课时(40分钟)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音乐形象有直观的感受。学生的基本音高、节奏、识谱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但歌唱时对自己的音量和音色的控制上,在感受和体验音乐能力上都还略显不足。对于本课中反复出现附点节奏、音符我采用模仿、练习的学习方法。另外,在强调音准的同时,还要强调的歌唱状态,要求他们按照“坐直、微笑、轻声”的要求歌唱,避免喊唱。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热情,使他们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创作表演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听的基础上,融入唱一唱、敲一敲(双响筒、铃鼓)的方式得到情感体验,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知识与技能
1.能用断、轻的演唱技巧唱歌,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
2.准确唱好附点节奏。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并唱好歌曲《噢!苏珊娜》,能够充分地表现歌曲的欢快情绪。
2.
学习并唱好弱拍的附点节奏及附点音符对应的歌词,把握歌曲速度、音准,咬字清楚。
【教学内容分析】
歌曲《噢!
苏珊娜》是美国作曲家斯蒂芬
福斯特深受大众喜爱并流传最广的一首歌曲,它表现了对朋友真诚的情意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全曲结构简洁,音乐素材精炼而又朗朗上口。歌曲由6个乐句组成,其中5个乐句采用完全重复或变化重复的手法表达主题,对比乐句的旋律采用和声色彩的变化,让歌曲情绪更上一层楼。整首歌曲主题在弱起节奏、附点和切分节奏的共同带动下,流露出轻快、诙谐、风趣的音乐风格。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电脑、双响筒、铃鼓
【教学活动】
上课、师生问候。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一)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杰克,他为我们带来一首十分好听的歌曲。(板书课题)
(二)初听、体验
师:跟老师一起做四拍子的声势律动(拍手、捻指、拍腿、捻指)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曲子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呢?
二、寓教于乐,解决难点
(一)第一关:骑马(设计意图:小附点节奏练习)
师:首先,同学们请用灵敏的小耳朵帮杰克选一匹活泼可爱的快马。
(要求:老师用双响筒敲节奏时一定要认真听,并在心里默念)
生答:第二匹
因为第2条节奏有附点八分节奏,有跳跃感,有马儿奔跑的感觉。
1、手指划拍,口读节奏。
2、边读边用手拍出节奏。
(二)第二关:寻宝
师:接下来我们的挑战升级了,看看谁能听出老师弹的最后一个音?
(三)第三关:回家
师:同学们能跟着马蹄的脚印,同时手握缰绳,唱着歌谱,帮杰克找到苏珊娜的家吗?
三、层层深入、演绎歌曲
(一)划拍聆听
歌曲创作背景介绍
师:《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民谣,是美国作曲家福斯特1847年写的一首歌,一夜之间,这首歌就风靡全国。这首歌几乎只是一个乐句在重复,但却营造出诙谐、乐观的情趣,同时又歌颂了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
(二)跟琴视唱歌谱。
(三)学唱歌词
1、师引导学生按节奏读地名。
2、播放范唱,对口型。
3、学生慢速轻唱,唱准音准、节奏。
4、难点乐句(附点音符下的歌词)学唱,反馈。
5、原速完整演唱。
6、处理歌曲:应该怎样演唱这首歌呢?(活泼欢快的情绪、歌词点到为止)
7、跟伴奏正式演唱一次,提示演唱要求。
四、编创拓展、升华主题
师:想让这首歌曲更欢快,让我们用双响筒、铃鼓为歌曲加入伴奏。请你们认真看、仔细听,老师从那个字开始伴奏的?
五、综合表演、结束课程。
分组:1组
舞蹈
2组小乐器
3组小小歌唱家
板书设计:
噢!苏珊娜
稍快
欢快
诙谐地
曲式结构为a
a’a
a’b
a’
坐直、微笑、轻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