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案5 —— 画垂线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案5 —— 画垂线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25 10:2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画垂线
教学目标:
1.
学会用三角板准确地画垂线,掌握垂线的重要性质,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
2.
会利用所学的知识画出长方形,使学生经历画垂线平行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了解垂线的性质,并能运用垂线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用三角板准确地画垂线,掌握垂线的重要性质,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
教学难点:
准确画出垂线,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能运用垂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提出问题:什么是平行?
预设: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提出问题:什么是垂直?
预设: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一方面帮助学生回忆平行与垂直,另一方面通过垂直引出画垂线。
探究新知
提出问题:你能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吗?请在你的纸上画一画。
预设1:我用量角器画90°角。
预设2:用一个三角板画。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先画一条直线,接着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顶点是垂足)。
预设3:用一副三角板画。先用一个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再用另一个三角板的任意一边紧靠第一个三角板的另一个直角边,画出紧靠第一个三角板的另一个直角边所在的线。
预设4:可以用一个直尺和三角尺画。用左手固定直尺,用右手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着直尺,沿三角尺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在直尺紧贴着三角尺的那条直角边上,画出一条直线。
提出问题:怎么判断你画的是垂线呢?
预设:可以用量角器量一量是不是90°。
提出问题:你能用三角板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吗?请你在纸上画一画。
提出问题: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吗?
预设: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然后沿着直线移动,让三角板的顶点与直线上的点重合,最后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然后画上直角符号。
提出问题: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该怎么画呢?
提出问题: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吗?
预设:先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然后把三角板沿着直线平行移动,让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经过直线外的点,最后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就是这条直线的垂线。画时,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当要求直线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画的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图,掌握画垂线的方法,学会在直线上一点画垂线以及直线外一点画垂线。。
巩固练习
1.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2)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
2.
按要求作图。
(1)过点B画AC的垂线。
(2)过点B画AD的垂线。
3.
填一填。
(1)两条直线相交成(  )时,我们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桌子、门、窗它们相邻的两条线是互相(  )的。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画垂线的方法的掌握,帮助学生理解垂线最短。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三角板画垂线,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然后沿着直线移动,让三角板的顶点与直线上的点重合,最后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然后画上直角符号。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先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然后把三角板沿着直线平行移动,让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经过直线外的点,最后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就是这条直线的垂线。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自主地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通过归纳与提炼,让学生理解垂线段的性质。这样的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