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插秧歌》为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另一篇课文为《芣苢》。本单元学习主题为劳动的价值,《插秧歌》为南宋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歌,本诗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学习本诗时,应和《苤莒》对照教学,加强朗读,加强学生对劳动的理解,体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本质。
二、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诵读默读,有感情朗读等方式,读准字词,把握诗歌形式上的特点,体会诗中重点词语的内涵以及特殊修辞的表达方式。
[思维发展与提升]
分析诗歌中描绘农民插秧劳作的情景,体会作者思想情感。领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感受劳动精神的内涵。
[审美鉴赏与创造]
分析文中白描、比喻、衬托等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杨万里及”诚斋体”相关知识,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劳动之美。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让学生回顾《芣苢》作为导入。
《诗经》中的《苯莒》一诗通过重章叠唱,回环往复的方式,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同样是描绘劳动的场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万里的《插秧歌》,看看在杨万里的笔下劳动的情况。
2、作者介绍
杨万里我们并不陌生,在小学和初中都学过他的诗歌,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明确: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是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
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于常州任满,西归故乡;途径衢州,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做该诗。
3.正音朗读
笠(lì)兜鍪(móu)蓑(suō)胛(jiā)
半霎(shà)莳(shì)未匝(zā)
4.诗歌内容分析
诗歌向我们展现了这些画面:抛秧接秧图、拔秧插秧图、雨中插秧图、呼唤早餐图、农夫应答图。
全诗通过对农民插秧情景的细节捕捉和细致描摹,生动表现了农民艰辛的劳动生活和苦涩的生存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心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6.诗人在诗歌中描绘了这些场景,首先第一句“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抛”“接”“拔”“插”,作者为什么要连用这四个动词,请尝试赏析。
明确: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用了四个动词“抛”、“接”、“拔”、“插”使热火朝天的场面跃然纸上。
7.诗歌的首联、颔联描举了一幅怎样的“雨中插秧图”?插秧时节农家的繁忙在诗中有哪些具体体现?
第一问:清晨初起,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全家冒雨来到田头,一个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犹如戴盔挂甲、全副武装的士兵投入紧张的战斗,在白茫茫的水田里摆开了阵势,拔秧、抛秧、接秧、插秧,各有所司。不知不觉间,雨势渐猛,淋得浑身湿透了。
第二问:全家参与,冒雨抢插秧苗,顾不上吃早饭和休息。
8.尾联是田夫回答送饭人召唤的话,但颈联中又写田夫“只不答”,这该怎么理解?
颈联中的“低头折腰只不答”是农夫的反应:他依然低头弯腰忙活着,连抬头说句话的时间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非一声不吭,而是没有直接回答送饭人“歇”或者“不歇”。事实上,他一边干活,一边回答了他不能“歇半霎”的原因:“秧根未牢莳来匝”。诗歌不如此写,便写不出抢插秧苗的紧张程度。尾联“秧根未稳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是田夫对送饭人的回答,提醒送饭人看管好家里的鹅鸭,提防它们到田里践蹋秧苗。这两句极富生活气息,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暗示了农民所要面对的种种难以预料的灾害和忧患。
9.文本的写作特色:
白描勾勒新鲜风趣
这首《插秧歌》似率口而出,却又不失耐人寻味的新鲜之意和活泼之趣。
(1)用白描的勾勒图景。
诗的首联,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农家插秧图。“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直自却极为传神,描绘出全家老少齐上阵,为抢农时而忙碌不停的场景。
(2)以修辞传达精神。
诗的颔联,诗人别出心裁地将“笠”比作头盔“蓑”比作铠甲,用语新鲜活泼,暗示了冒雨插秧恰如一场紧张的战斗;而“雨从头上湿到胛”明白如话,写出了雨势之猛,以此村托出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3)借对话展现情态。
诗的颈联,“唤”与“不答”新鲜、生动、活泼,给紧张的插秧场景以灵动的点染,极富生活情趣。诗的尾联似乎是农夫对送饭人的答话,极富生活气息,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
四、拓展提升
①本诗鲜明的反映了“诚斋体”的特点,再读本诗,尝试归纳“诚斋体”的主要特点。可以从诗的内容、形式、语言特点等角度入手。从诗的内容、形式、语言特点等角度入手。
明确:从内容上来看,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撷取生活场景,因而既形象自然,又新鲜风趣,富有生活趣味。从语言形式来说,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生动活泼。从感情来看,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
②思考:同样是描写劳动的场景,《苯莒》和《插秧歌》有什么不同?
明确:《苯莒》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这首诗读来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两首诗各具不同的艺术魅力。《芣苢》重章叠唱,回环往复,令人神往;《插秧歌》善用口语,浅白流畅。富有自然、新鲜的意趣。
五.素材补充
生命的悲歌
杨万里的《插秧歌》生动的表现了农民艰辛劳动生活和苦涩的生存状况。农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时刻生活在种种优患当中,然而,他们的劳动成果怎样呢?杨万里的《悯农》诗,告诉了我们结果,使我们悲悯的情感上又增添了一层悲凉:
稻云不雨不多黄,
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
更堪岁里闰添长!
农民辛勤地劳动一年,以为会有个好收成,可是偏偏遇上了旱灾,稻子结穗太少;荞麦又过早地遇上了霜降,空结花而不长粒。一年的希望全部化为泡影。灾年啊真是难过,偏偏又碰到是个闰年,日子怎么会有这么长!全诗朴素如话,通过揣度农民的细微心理,非常传神地表现了农民在经历了灾害之后,忍饥挨饿度日如年的生活状况。不知是否是诗人的有意安排,《插秧歌》和《悯农》就像是姊妹篇样,共同展现了农民令人悲叹的生存状态。读了《悯农》,再回过头来读《插秧歌》就不难明白,农民长年累月的辛旁,结果往是无所获。这就使我们在读《插秧歌)时,感到更加心酸。而读了《插秧歌》再读《悯农》,才能真正体会短短四句诗里包含的浓浓苦涩。杨万里的这两首诗,诉现着一种生命的悲情,面对农民一无所获的悲惨结局,再回想他们劳作时的忘我和眼辛。我们无法不为之感到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