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11课 歌曲《木瓜恰恰恰》|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11课 歌曲《木瓜恰恰恰》|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25 21:5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木瓜恰恰恰》 课型或模块 歌唱综合课
学 校 执教人
年 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了解印尼相关文化以及“叫卖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聆听、对比、模唱、学唱的过程中简单分析歌曲的结构特点。
3、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在聆听音乐中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X X?X节奏,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体验印度尼西亚民歌风格。
教学难点 用乐器、律动与歌唱相结合的形式来表现歌曲。
教学内容分析 《木瓜恰恰恰》是走进音乐世界花城版三年级第六册第十一课环球音乐探宝(一)——漫游亚洲。《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充满印尼风情的叫卖题材民歌。歌曲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表现了印尼水果商贩叫卖的情景。特别是运用了“恰恰恰”的声势衬词,既增添了欢乐活泼情绪,又显露开朗豪放的性格特点。还有生活化的歌词演唱,使歌曲显得富有生活情趣,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卖瓜人的喜悦心情,更描绘出“印尼果农带着新鲜美味的热带水果到集市上叫卖销售、城里人都争着前来品尝购买(木瓜等)”的热闹景象。
歌曲为4/4拍,大调式,三段体。
第一乐段:以弱起小节贯穿始终,四个乐句的节奏形态相同,多以同音进行与模进为主,节奏规整、明快。在每个乐句结束时都加进了“恰恰恰”的衬词,更显得活泼潇洒,富有异国情调。
第二乐段:旋律运用了连续的切分节奏,突出了叫卖的独特风采,把欢快的情绪推向高潮。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重复再现。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经过以往音乐课的学习,已经具备和掌握了一些音乐的基本常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想象力丰富,大部分同学喜欢音乐,喜欢唱歌,其中,部分同学爱好表现,能大胆表现自我。学生对知识的迁移有过体会和感受,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本课目标的达成。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优点,调动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是本课的关键所在。
教学策略 一、自主探究,体验学习。
在设计本课前,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按照主动、探究、合作的教学思想,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充当一名卖水果的商贩,尝试着去进行介绍和推销水果,吆喝招揽生意的表演,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环境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以获取情感体验,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
二、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示范法、合作探究法,快乐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目的。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黑板 卡片 打击乐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段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激趣音阶练习。
1、一问一答游戏;
i 7 6 5 4 3 2 1

2、加节奏,挑战学习:
1 64 45
67 76 ……
1 6 4 5
6 7 6……
三、律动入境。
回顾上星期的义卖活动,师提问相关问题并引出“叫卖歌”。(课件出示“叫卖歌”的含义及特点。)
过渡语: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国外的一首叫卖歌曲。请同学们仔细听,看这首歌曲是卖什么的?

学生回答
学生聆听
共同了解叫卖歌曲其含义。
黑 板
卡 片
钢 琴
多媒体课件
生成性评价
挖掘学生已有经验,增加课堂信息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背景音乐为歌曲《木瓜恰恰恰》的伴奏音乐,通过伴奏音乐给学生以暗示,也使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二、体验模仿,学唱歌曲。
(一)听一听
1、(播放《木瓜恰恰恰》的歌曲)。
师:歌曲卖的是什么?味道怎么样?它的主打产品又是什么水果?价格呢?请大家在歌声中寻找答案。
(二)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1、这首歌的名字就叫《木瓜恰恰恰》(课件出示歌名、黑板展示课题)。
师:请大家一起来读一下:木瓜恰恰恰
师:卖水果时什么样的心情呢?
2、感受“恰恰恰”韵律。
师:同学们听出来了吗?这首歌哪儿最有特点?
师:这个“恰恰恰”是轻快的还是笨重的?
3、 给“恰恰恰”加上乐器伴奏,以及创动作
4、生随音乐只唱“恰恰恰”,加深印象。
(要求用轻巧的声音演唱)
5、简介印度尼西亚。
(三)读一读,唱一唱
1、分段,有节奏地读 歌词再唱词。
2、师按切分节奏示范的读歌词,学生跟读两次(结合导入的音阶视唱)
3、学生随钢琴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歌曲的处理
5、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现与创造
1、合作探究,创造实践
乐器组,演唱组,律动组,念白组
2、表演展示,交流评议。

学生回答
生:木瓜恰恰恰
生:高兴的心情
?
生为这句衬词创编乐器伴奏和动作,并展示。
生跟着音乐轻唱“恰恰恰”
生聆听并分析歌曲结构:A+B+A
通过分析大切分节奏,使学生更能体会水果商人急切的心情,更好的表现歌曲第二乐段的情绪。
引导学生体验劳动后的快乐
引导学生用热情、欢快的声音和情绪学唱歌词。
生情景表演

多媒体课件
打击乐器
钢 琴 发展性评价
在视听之前先设计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全身心的去听,引导学生了解歌词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去听。
通过创编即兴伴奏以及简单有趣的动作,把学生带入浓浓的音乐气氛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热烈欢快的情绪律动丰富课堂、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为后面歌曲学习与重难点做好铺垫。
通过趣味化的活动交替安排,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体现了双基教学的原则。
采用对比聆听的方法来感悟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从而更能深刻的理解和表现歌曲及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通过分工合作表演,激发着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师及时的评价和指导,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拓展阶段 拓展升华
聆听《卖报歌》
《新货郎》
学生聆听
对比分析
多媒体课件 形成性评价
通过对比归纳,巩固“叫卖歌”这一歌曲的新体裁,这样学生更能了解歌曲的特性,同时,让学生明白,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结束阶段
五、小结
了解“叫卖歌”的特点;
音乐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只要你多做有心人,你也一定可以创作出动听有趣的音乐。
问答互动
学生聆听
多媒体课件
总结性评价
课后反思
设计时间:2017年6月3日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