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中华
案例名称 我爱中华
一、教材内容分析
歌曲《我爱中华》是一首主、副歌结构的歌曲。 主歌部分四四拍,深情豪迈,副歌部分是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四二拍,积极向上,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标依据: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总目标指出: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第二学段目标为: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①保持对音乐的兴趣;②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③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④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⑤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
1.学唱《我爱中华》,激发学生热爱中华的感情,能用歌声表达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情;
2.学生通过演唱歌曲、课堂乐器等活动,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
3.能用热情饱满的歌声演唱歌曲《我爱中华》并能借助口风琴尝试二声部合唱。
教学重点:能用热情饱满的歌声演唱歌曲《我爱中华》。
教学难点:能借助口风琴尝试二声部合唱。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声音的感知意识很强,模仿能力也很强,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能够通过听一听、唱一唱、动一动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表现音乐带给他们的不同感受。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1版课标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通过聆听感受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以启发、点拨、引导为主,辅以示范和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录播教室。 2.资源准备:教学所用的PPT课件,课本,电子琴,口风琴。
六、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节奏型
巩固
文字
节奏
A
F
附点节奏的正确演唱
2分钟
自制
歌曲结构
巩固
文字
主副歌结构
A
A
辨别歌曲结构
3分钟
教材
截图
学唱二声部
了解
图片文字
二声部节奏及识读乐谱
D
G
学唱二声部
10
教材
截图
借助口风琴尝试二声部合唱
尝试
图片文字
借助口风琴尝试二声部合唱
D
G
尝试口风琴
20
教材
截图
小结
总结归纳
图片
课堂小结
J
I
课堂小结
5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
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
七、教学过程
谈话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爱中华》这首歌曲,老师出示一个节奏型,你能在歌曲中找到一共出现了几次吗?
师:谁还记得这首歌曲的结构了?什么是主歌?什么是副歌了?引出演唱歌曲时,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演唱了?
师:上节课的知识点,我们都复习了一遍,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豪的心情,唱一唱吧!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歌曲的节奏、结构,以及看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热爱中华的感情)
学唱二声部
1.教师用口风琴演奏,提问学生老师演奏的哪一部分与我们刚刚演唱的不一样?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所以在此主要让学生听辨出,副歌部分有两个声部)
2.采用声势律动游戏拍打副歌二声部的节奏
(设计意图:第一步让学生听辨出二声部,第二步让学生用身体去感受二声部)
3.打节拍,读节奏
(设计意图:打节拍读节奏,是训练学生拍子稳定的必要方法)
4.打节拍,识读乐谱
(设计意图:在视唱中,要不断提醒学生的音准和节奏,只有音准节奏准确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后续的合唱教学)
5.打节拍,唱歌词
6.放音频二声部学生唱二声部
借助口风琴尝试二声部合唱
1.教师指导学生试弹第二声部并进行演唱(①教师示范一遍,规范演奏方法和指法,②加入师生接龙演奏,提高学生兴趣。)
2.复习弹奏第一声部并进行演唱(①教师示范一遍,②学生实践)
3.分组分声部用口风琴演奏并演唱副歌部分
(设计意图:在二声部学唱过程中运用口风琴辅助学生,降低了和声的难度,又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形式)
4.合作表演 (①分组师生合作:老师弹一,学生弹二,其余学生跟着各自声部唱,换声部,要让每位学生都体验到合唱;②生生合作;③小组展示;④完整展示)
(设计意图: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用歌声、口风琴等形式表现歌曲,体会合唱的魅力,增加对合唱的感受)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明白音乐、舞蹈、器乐这些艺术都是表达情感的,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尝试着这样做)
八、课堂流程图
九、板书设计
我爱中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