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评必刷卷
第7章《折线统计图》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3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B卷
总分
得分
A
卷
基础训练(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18分)
1.(2020·江西五年级期末)为了清楚地反映南康和南昌两地2020年每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更合适。
A.单式折线
B.复式折线
C.单式条形
2.(2021·曹县第二初级中学五年级期中)下面的信息资料中,最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五年级各班做好事的件数。
B.滨海县2019年每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
C.服装店各种服装的销售情况。
D.五年级各班级的学生人数。
3.(2020·贵州五年级期末)医生需要了解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选择(
)统计比较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统计表
4.(2020·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下面一组折线统计图中,哪个折线统计图更合理?(
)
A.
B.
5.(2021·安徽六年级期末)学校教学楼有四层,六(1)班同学第一节在三楼上数学课,第二节在操场上体育课,第三节在二楼上电脑课,中午在一楼食堂吃饭,下面(
)图能大致描述这一情况。
A.
B.
C.
6.(2021·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如图,是一辆工程车从工地到停车场行驶路程情况,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工地到停车场的路程是6km
B.在第7分钟到第9分钟之间,车子停下来了
C.全程共用了13分钟
D.在第4分钟到第7分钟之间,车子的速度越来越快
7.(2021·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3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8.(2020·全国六年级单元测试)下图为某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通过观察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天15时温度最高。
B.这天3时温度最低。
C.这天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是13度。??
D.这天21时温度是30度。
9.(2020·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下图是甲、乙两人本学期五次数学测验成绩统计图,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
A.乙的成绩提高得比甲快
B.甲的平均成绩低于乙的平均成绩
C.乙的平均成绩低于甲的平均成绩
D.甲、乙两人的成绩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10.(2020·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龟兔赛跑”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兔子跑得快,但太骄傲,在途中睡了一觉。
乌龟跑得慢,但一直不停地跑。结果乌龟先抵达终点,赢得胜利。下图中,(
)基本反映了该比赛的过程。
A.
B.
C.
D.
11.(2021·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甲、乙两名同学从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外的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和行驶时间(时)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1)他们都行驶了;(2)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3)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4)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5)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其中,符合图象的说法有(
)个。
A.2
B.3
C.4
D.5
12.(2020·浙江五年级期末)如图是蓄水池横截面图,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图能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和注水时间t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2021·河南六年级期末)为直观地表示出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每天的变化情况,用(________)统计图比较合适。
2.(2020·云南五年级期末)老师要尽快通知班里的12名学生参加文艺汇演,如果打电话每分钟通知一人,那么老师最快要(________)分钟通知到每一个学生。
3.(2021·全国五年级课时练习)观察下面两组数据,你认为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还是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更合适?填一填。
(1)五年级学生喜欢看的课外书统计表。
科幻类
童话类
科普类
文学类
其他
男生
17
8
18
10
3
女生
3
18
9
16
13
(________)
(2)张叔叔2014-2018年收到的信件数量统计表。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普通信件
180
150
140
130
125
电子信件
100
140
210
240
285
(________)
4.(2021·河南六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明明去上学途中发现忘记带了作业本,于是他快走回家,拿到作业本后,由于担心上学迟到,他加快速度向学校跑去,刚好在学校门口追上妹妹,那么明明跑的速度是(________)。
5.(2021·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下面是某粮店2019年月平均收入情况统计图。
(1)(______)月的收入最少,是(_____)万元;(_____)月的收入最多,是(____)万元。
(2)(________)的收入多。(填“上半年”或“下半年”)
6.(2020?萧山区模拟)如图是打国际长途电话所需付的电话费与通话时间之间的关系图.
(1)打2分钟需要
元电话费,3分钟以上每分钟 元.
(2)打6分钟需要 元,10.4元打了 分钟.
7.(2020·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学校舞蹈队共有47人,如果采用“一传一”的方法,打电话通知每位队员进行紧急训练,至少需要(______)分钟。(打一个电话用1分钟)
8.(2020·福建六年级期末)看图回答问题,下面是小红和小丽两个人1600米赛跑的行程图:
(1)小红跑完全程后小丽再用(______)分钟才能到达终点。
(2)小红跑800米用了(______)分钟。
(3)小丽的平均速度是(______)米/分。
(4)出发3分钟时两人相距(______)米。
9.(2020·甘肃五年级期末)下面是甲、乙两市2018年上半年降水量统计图。
(1)两市(________)月的降水量最接近,(________)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2)4月到6月,两市降水量都呈(________)的变化趋势。
(3)3月,甲市的降水量是乙市的(_____)倍,乙市的降水量是甲市的(_____)(填最简分数)。
(4)2018年上半年甲市的月平均降水量是(________)mm。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2018·河南六年级期末)要反映一天气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________)
2.(2021·滁州市南谯区中心小学五年级期中)复式折线统计图是用两条折线表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更便于将两种数量进行比较。(________)
3.(2021·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五年级月考)画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以用实线和虚线表示不同的数据。(________)
4.(2021·江苏五年级单元测试)下面是小林同学放学骑车回家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林前3分钟与后3分钟骑车的平均速度和所走的距离都相同。(________)
5.(2020?成武县期末)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
)
四.图形计算题(17分)
1.(2020?未央区期末)如图是某便利店两种品牌的纯牛奶月销售情况统计表.(5分)
月份
1
2
3
4
5
6
销量
甲
20
25
35
40
50
55
乙
15
18
20
16
12
10
请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如果你是便利店经理,下月你准备怎样进货?为什么?
2.(2020·全国五年级课时练习)某家电商场A、B两种品牌冰箱(价格相同)今年上半年销售量统计如下表。(6分)
数量台/月份种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A
55
60
65
60
55
50
B
50
55
60
65
75
80
(1)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2)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你将采取什么销售策略?
3.(2020·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下面是某地区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计表。(6分)
年龄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男生身高/cm
125
132
136
140
145
150
157
163
167
女生身高/cm
123
127
135
141
145
152
156
157
158
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比较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对比标准身高,看看你的身高是否符合平均水平?
五.应用题(每题6分,共42分)
1.(2021·全国五年级课时练习)某城市6~12岁男生平均身高情况如下图。
(1)从上图看,从(
)岁到(
)岁增长得最快。
(2)下表是该城市的小亮记录的自己6~12岁的身高。请你用虚线在上图中表示出小亮的身高,并标明数据。
年龄
6
7
8
9
10
11
12
身高/
114
120
122
129
135
140
150
(3)从上图看,小亮(
)岁时的身高最接近该城市这个年龄的男生的平均身高。(
)岁时他的身高开始超过该城市这个年龄的男生的平均身高;(
)岁时超过该城市这个年龄的男生的平均身高最多,超过(
)。
2.(2020·新疆五年级期末)下面的统计图反映了某书店《草房子》和《窗边的小豆豆》两本书在上一周的销量情况。
(1)哪本书更畅销?(2)《窗边的小豆豆》星期二的销量是星期四销量的几分之几?
(3)星期几两本书的销量最好?为什么?
3.(2020·浙江小升初真题)星期六下午,王明同学骑自行车到6千米远的姥姥家去玩,请根据下面折线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王明在姥姥家玩了多少时间?(2)如果王明从出发起一直骑自行车不休息,下午几时几分可到达姥姥家?(3)求王明回程阶段的速度?如果不计停留时间,请求出王明骑自行车的往返的平均速度?
4.(2021·绵阳市六年级期末)星期天8:00~8:30,燃气公司给某加气站的储气罐注入天然气。在注入天然气之后,一位工作人员以每车20
立方米的加气量,依次给在加气站排队等候的若干辆车匀速加气。储气罐中的储气量y(立方米)与时间x(小时)的关系如图所示。
(1)8:00~8:30,
燃气公司向储气罐注入了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
(2)请你判断:正在排队等候的第18
辆车能否在当天10:30
之前加完气?
请说明理由。
5.(2021·全国五年级课时练习)下面是某出租车2020年1—6月收入、支出的统计图。
(1)这辆出租车在(
)月是赚钱的,(
)月是亏钱的。
(2)赚钱最多的是哪个月?赚了多少万元?
(3)这辆出租车在这段时间内平均每个月的支出是多少万元?
(4)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出租车行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请你结合统计图与生活实际,试着分析一下为什么1—6月出租车的收入会呈现这样一种结果?
6.(2021·全国五年级课时练习)某村所有土地分为住宅用地和农业用地。
(1)这个村近年来围湖造田,增加了土地总面积;还进行了住宅用地统筹安排,大幅减少了住宅用地。这两件事分别发生在哪一年?(2)2016年和2020年住宅用地分别占这个村土地总面积的几分之几?从计算中你能发现什么?
7.(2021·全国五年级课时练习)某服装店2019年羊毛衫和衬衫销售量统计表:
(1)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2)羊毛衫和衬衫分别在几月份的销售量最大?分别是多少?
(3)衬衫的销售量从(
)月到(
)月整体呈减少趋势,从(
)月到(
)月显著增加,从(
)月到(
)月又呈减少趋势。羊毛衫的销售量从(
)月到(
)月整体呈减少趋势,从(
)月到(
)月呈逐月增加的趋势。(4)引起衬衫与羊毛衫销售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如果你是服装店经理,统计图中的信息对你有什么帮助?
B卷(每题10分,共30分)
1.(2021·全国五年级课时练习)疫情期间,医院要求所有护士全部到岗,护士长知道消息后,需要尽快通知每一名护士。如果护士长用打电话的方式通知,每1分钟可以打一个电话,每一个接到电话的人立即通知其他不知道这一消息的人。
(1)画图并填空。(□表示护士长,○表示护士)
3分钟后最多通知(
)人。(包含护士长)
(2)观察流程图完成下表。
第几分钟
1
2
3
4
5
…
第n分钟新接到通知的护士人数
1
2
…
到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护士的总人数
2
4
…
规律
1个2相乘
2个2相乘
…
我发现:到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护士总人数是
2.(2021·全国六年级期末)如下图,图1中一张长方形纸条准备从正方形的左边水平匀速运行到右边,每秒运行2厘米。图2是长方形纸条运行过程中与正方形重叠面积的部分关系图。
(1)运行4秒后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3.(2020·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老虎和兔子进行9千米越野赛跑,老虎的比赛方案:先以12千米/时的速度跑完全程的前路程,再以9千米/时的速度跑完全程的第二个路程,最后以6千米/时的速度跑完剩下的路程;兔子的比赛方案:先以9千米/时的速度跑完一半的路程,接下来休息20分钟,然后以18千米/时的速度跑完剩下的路程。
(1)按老虎和兔子的比赛方案填写下表。
时间/分
6
30
35
40
50
60
老虎所跑的路程/千米
1.2
3
5.25
6.5
9
兔子所跑的路程/千米
0.9
4.5
4.5
4.5
(2)依据表格信息在下图中绘出老虎与兔子所跑路程与比赛时间的关系图。
(3)如果兔子不休息,仍以9千米/时的速度跑下去,它就能轻松地战胜老虎,对吗?如果兔子仍然休息,它至少用多快的速度去跑完后半程就能战胜老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评必刷卷
第7章《折线统计图》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3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B卷
总分
得分
A
卷
基础训练(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18分)
1.(2020·江西五年级期末)为了清楚地反映南康和南昌两地2020年每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更合适。
A.单式折线
B.复式折线
C.单式条形
【答案】B
【分析】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2个及以上的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进行选择。
【详解】为了清楚地反映南康和南昌两地2020年每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更合适。故答案为:B
【点睛】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2021·曹县第二初级中学五年级期中)下面的信息资料中,最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五年级各班做好事的件数。
B.滨海县2019年每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
C.服装店各种服装的销售情况。
D.五年级各班级的学生人数。
【答案】B
【分析】扇形统计图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
【详解】A.五年级各班做好事的件数用条形统计图统计;
B.滨海县2019年每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统计;
C.服装店各种服装的销售情况用条形统计图统计;
D.五年级各班级的学生人数用条形统计图统计;故答案为:B。
【点睛】熟记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20·贵州五年级期末)医生需要了解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选择(
)统计比较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统计表
【答案】B
【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统计表便于统计数据,但是不易看出变化情况。
【详解】要了解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本题关键。
4.(2020·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下面一组折线统计图中,哪个折线统计图更合理?(
)
A.
B.
【答案】A
【分析】折线统计图能够反映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看图可知,图一能够明显看出小胖的体温变化情况,图二变化不明显,据此可得解。
【详解】因为正常人的体温变化不大,所以用纵轴上1个大格表示1℃,1个大格平均分成5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0.2℃,这样能清晰体现出折线变化的趋势,即体温变化的增减趋势,所以选A合适。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明确折线统计图能够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5.(2021·安徽六年级期末)学校教学楼有四层,六(1)班同学第一节在三楼上数学课,第二节在操场上体育课,第三节在二楼上电脑课,中午在一楼食堂吃饭,下面(
)图能大致描述这一情况。
A.
B.
C.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得出趋势分为四段:第一节课到三楼上数学课,是上升趋势,停留一段时间;第二节课到操场上体育课,呈下降趋势,下降到最底层,停留一段时间;第三节课到二楼上电脑课,呈上升趋势,停留一段时间,而且位置比第一节课低;中午到一楼食堂吃饭,呈下降趋势,而且下降到最底层,所以如C图能大致描述这一情况。
【详解】由分析得出,第一节课到三楼上数学课,是上升趋势,停留一段时间;第二节课到操场上体育课,呈下降趋势,下降到最底层,停留一段时间;第三节课到二楼上电脑课,呈上升趋势,停留一段时间,而且位置比第一节课低;中午到一楼食堂吃饭,呈下降趋势,而且下降到最底层,所以只有答案C能大致描述这一情况。故答案为: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描述分析每一过程的趋势。
6.(2021·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如图,是一辆工程车从工地到停车场行驶路程情况,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工地到停车场的路程是6km
B.在第7分钟到第9分钟之间,车子停下来了
C.全程共用了13分钟
D.在第4分钟到第7分钟之间,车子的速度越来越快
【答案】D
【分析】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工地到停车场的路程是6千米,在第3分钟到第4分车子停下来了,在第7分钟到第9分钟之间,车子又停下来了,全程共用了13分钟,车子在第2分钟到第3分钟之间车子的速度与第9分钟到第10分钟车子的速度最快,因此,在第4分钟到第7分钟之间,车子的速度越来越快的说法是错误。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A.工地到停车场的路程是6千米。说法正确。
B.在第7分钟到第9分钟之间,车子停下来了。说法正确。C.全程共用了13分钟。说法正确。
D.在第4分钟到第7分钟之间,车子的速度越来越快。说法是错误。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7.(2021·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3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从图示中可知:图A表示用水量超出6吨后,每吨的价格不变;
图B表示用水量超过6吨后,每吨的价格会上涨,且上涨后不会超出2.5元;
图C表示用水量超出6吨的价格会上涨,且上涨后超过每吨2.5元;
图D表示用量超过3吨而小于6吨时,价格上涨。
【详解】由分析知: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图C能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之间的关系。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如何根据生活实际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8.(2020·全国六年级单元测试)下图为某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通过观察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天15时温度最高。
B.这天3时温度最低。
C.这天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是13度。??
D.这天21时温度是30度。
【答案】C
【分析】图中横轴表示时刻,竖轴表示温度,根据相应的时间对应的温度判断各个选项的说法即可。
【详解】A、最高温度是37度是15时,此选项正确;B、温度最低是22度是3时,此选项正确;
C、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差是37-22=15(度),此选项错误;
D、21时对应的温度是30度,此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
【点睛】理解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9.(2020·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下图是甲、乙两人本学期五次数学测验成绩统计图,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
A.乙的成绩提高得比甲快
B.甲的平均成绩低于乙的平均成绩
C.乙的平均成绩低于甲的平均成绩
D.甲、乙两人的成绩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答案】B
【分析】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折线往上越陡,成绩提高的越快;平均数=总数÷份数;折线往上走是上升趋势,往下是下降趋势,据此分析。
【详解】A.虚线表示乙的成绩,往上趋势比甲的陡,所以乙的成绩提高得比甲快;
B.
(80+85+87+90+92)÷5=434÷5=86.8(分),(70+72+75+85+91)÷5=393÷5=78.6(分),甲的平均成绩低于乙的平均成绩,说法错误;
C.
乙的平均成绩低于甲的平均成绩,根据B的结论,说法正确;
D.
甲、乙两人的成绩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综合分析,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增减变化趋势,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两组数据。
10.(2020·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龟兔赛跑”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兔子跑得快,但太骄傲,在途中睡了一觉。
乌龟跑得慢,但一直不停地跑。结果乌龟先抵达终点,赢得胜利。下图中,(
)基本反映了该比赛的过程。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由于乌龟有耐心,
-直往目的地奔跑,可知表示乌龟赛跑的图像应该是一条一直上升的直线,且比兔子早到达终点;由于兔子没有耐心,一开始表示兔子的赛跑的图像应该是一条上升的直线,到中途睡
了一觉,由于路程不改变,所以图像变为水平直线,睡了一觉起来再跑,图像又变为上升;据此分析B与C符合,由于兔子的速度比乌龟快,也就是开始时同一时间内兔子比乌龟跑的路程多,由此可得B符合,C不符合,据此解答。
【详解】乌龟赛跑的图像应该是一条一直上升的直线,且比兔子早到达终点;兔子赛跑的图象应该是开始时是一条上升的直线,中途变为水平直线,然后又变为上升,且比乌龟晚到达终点;而且开始时,同一时间内兔子比乌龟跑的路程多,由此可得B符合。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
11.(2021·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甲、乙两名同学从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外的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和行驶时间(时)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1)他们都行驶了;(2)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3)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4)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5)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其中,符合图象的说法有(
)个。
A.2
B.3
C.4
D.5
【答案】C
【分析】观察图象可知,横坐标表示行驶的时间,纵坐标表示行驶的路程,且甲的图象对应虚线,乙的图象对应实线。观察图象可知,甲出发0.5小时后,停留了0.5小时,然后用了1.5小时到达离出发地18km远的目的地;乙比甲晚出发0.5小时,用1.5小时到达离出发地18km远的目的地;观察甲乙两人相遇后的线段可知,表示乙同学的线段的倾斜度大于表示甲同学的线段的倾斜度,所以相遇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根据这些信息分别对题中5种说法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1)他们都行驶了18km,说法正确;(2)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说法正确;
(3)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说法正确;(4)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说法正确;
(5)乙比甲早到达目的地,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说法错误。符合图象的说法有4个。
故答案为:C
【点睛】关键是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可以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12.(2020·浙江五年级期末)如图是蓄水池横截面图,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图能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和注水时间t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如果这个蓄水池水深相同,深度h与流水时间t的关系是一条从0开始逐渐上升的线段。由于这个蓄水池分深水区和浅水区,注满浅水区时,由于底面积大,上升的幅度变小,当浅水区注满后,底面积变小,上升的幅度大;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水的深度h与流水时间t之间的关系分为两段,水的高度上升幅度是先慢后快的;符合这个情况的图像只有C;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折线图的运用,关键是要仔细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选取合适的折线进行表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2021·河南六年级期末)为直观地表示出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每天的变化情况,用(________)统计图比较合适。
【答案】折线
【分析】一般来说,如果几个数量是并列的,只要求表示数量的多少时,选条形统计图。如果表示一个量或几个量增减变化和发展变化趋势,则选折线统计图。
【详解】为直观地表示出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每天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点睛】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2020·云南五年级期末)老师要尽快通知班里的12名学生参加文艺汇演,如果打电话每分钟通知一人,那么老师最快要(________)分钟通知到每一个学生。
【答案】4
【分析】打电话时,要让知道消息的师生同时打,尽量不闲着。本着这个策略,打电话时后一分钟的总人数是前一分钟的2倍,所以第2分钟就是2×2=4(人),第3分钟就是2×2×2=8(人),第4分钟就是2×2×2×2=16(人)。所以要通知12名学生,4分钟足够了。
【详解】第一分钟:老师打给①号学生;第二分钟:老师打给②号学生,同时①号学生打给③号学生,第三分钟:老师打给④号学生,同时①号学生打给⑤号学生,②号学生打给⑥号学生,③号学生打给⑦号学生;第四分钟:老师打给⑧号学生,同时⑤号学生打给⑨号学生,⑥号学生打给⑩号学生,⑦号学生打给⑾号学生,⑧号学生打给⑿号学生。故最快要4分钟通知到每一个学生。
【点睛】打电话属于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它的策略是“每个人尽量不空闲”,即知道通知的人同时打电话,这样能使效率最高,用时最少。
3.(2021·全国五年级课时练习)观察下面两组数据,你认为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还是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更合适?填一填。
(1)五年级学生喜欢看的课外书统计表。
科幻类
童话类
科普类
文学类
其他
男生
17
8
18
10
3
女生
3
18
9
16
13
(________)
(2)张叔叔2014-2018年收到的信件数量统计表。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普通信件
180
150
140
130
125
电子信件
100
140
210
240
285
(________)
【答案】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分析】一般来说,如果几个数量是并列的,只要求表示数量的多少时,选条形统计图。如果表示一个量或几个量增减变化和发展变化趋势,则选折线统计图。
【详解】(1)五年级学生喜欢看的课外书这一组数据,反映的是五年级男、女生喜欢看的各类课外书的情况,只要反映出男、女生喜欢看的各类课外书的数量就可以了,所以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更合适。(2)张叔叔2014-2018年收到的信件数量这组数据反映的是张叔叔2014-2018年收到普通信件和电子信件数量的情况,不仅要了解收到两类信件数量的多少,还要了解5年来收到两类信件数量的变化趋势,只有选择复式折线统计图才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两方面的内容。
【点睛】关键是熟悉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复式统计图同样具有这些特点,还能同时比较两组数据。
4.(2021·河南六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明明去上学途中发现忘记带了作业本,于是他快走回家,拿到作业本后,由于担心上学迟到,他加快速度向学校跑去,刚好在学校门口追上妹妹,那么明明跑的速度是(________)。
【答案】100米/分
【分析】根据题图可知,妹妹的速度为300÷6=50(米/分);再乘妹妹的时间即可求出总路程,明明回家后又向学校跑去用的时间为20-10=10(分),再用总路程除以时间即可求出明明跑的速度。
【详解】300÷6×20÷(20-10)=1000÷10=100(米/分)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妹妹的速度和时间求出总路程,再确定明明向学校跑去用的时间,最后求出速度即可。
5.(2021·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下面是某粮店2019年月平均收入情况统计图。
(1)(______)月的收入最少,是(_____)万元;(_____)月的收入最多,是(____)万元。
(2)(________)的收入多。(填“上半年”或“下半年”)
【答案】7
0.6
11
1.2
下半年
【分析】(1)找到位置最低的点,对应横轴数据就是收入最少的月份,对应竖轴数据就是收入的钱数;找到位置最高的点,对应横轴数据就是收入最多的月份,对应竖轴数据就是收入的钱数。
(2)观察可知,下半年数据整体比上半年多,据此填空。
【详解】(1)7月的收入最少,是0.6万元;11月的收入最多,是1.2万元。
(2)下半年的收入多。(填“上半年”或“下半年”)
【点睛】折线统计图既可以看出数据的多少,也可以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6.(2020?萧山区模拟)如图是打国际长途电话所需付的电话费与通话时间之间的关系图.
(1)打2分钟需要
元电话费,3分钟以上每分钟 元.
(2)打6分钟需要 元,10.4元打了 分钟.
【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国际长途电话前3分钟的花费为2.4元,所以打2分钟为2.4元;3分钟以上每分钟:(元.
(2)根据(1)的计算结果,计算打6分钟付费情况:(元;10.4元可以打:(分钟).
【解答】解:(1)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国际长途电话前3分钟的花费为2.4元,
所以打2分钟为2.4元.
3分钟以上每分钟:(元
答:打2分钟需要2.4元电话费,3分钟以上每分钟1元.
(2)(元
(分钟)
答:打6分钟需要5.4元,10.4元打了11分钟.
故答案为:2.4;1;5.4;1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段付费问题,关键根据统计图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计算各时间段的收费.
7.(2020·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学校舞蹈队共有47人,如果采用“一传一”的方法,打电话通知每位队员进行紧急训练,至少需要(______)分钟。(打一个电话用1分钟)
【答案】6
【分析】第一分钟,一传一
,2人已知;第二分钟,2传2,4人已知;第三分钟,4传4,八人已知;第四分钟,8传8,16人已知;第五分钟,16传16,32人已知;还有47-32=15人不知,第六分钟,用15人传余下的15人,即可全部通知到。由此可发现规律,第一分钟2人知道,每过一分钟,翻一倍,即2、4、8、16、32、64,看总人数在哪两个数之间,取比它大一点的那个数,那个数是几个2相乘,就是几分钟。
【详解】32<47<64,64=2×2×2×2×2×2,6个2相乘,所以至少需要6分钟。
【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让接电话的人继续通知别人,才能使通知速度最快。
8.(2020·福建六年级期末)看图回答问题,下面是小红和小丽两个人1600米赛跑的行程图:
(1)小红跑完全程后小丽再用(______)分钟才能到达终点。
(2)小红跑800米用了(______)分钟。
(3)小丽的平均速度是(______)米/分。
(4)出发3分钟时两人相距(______)米。
【答案】2
3
200
200
【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小红到达终点后,小丽再跑8-6=2分钟才能到达终点;
(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800米与虚线的交点向下对应的时间是3分钟;
(3)运用路程除以时间即可求出小丽的速度;
(4)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3分钟后,小红跑了800米,小丽跑了600米,两人相距200米。
【详解】(1)8-6=2(分钟)
小红跑完全程后小丽再用(2)分钟才能到达终点。
(2)小红跑800米用了(3)分钟。
(3)1600÷8=200(米/分)
小丽的平均速度是(2)米/分。
(4)800-600=200(米)
出发3分钟时两人相距(200)米。
【点睛】此题首先根据问题从图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根据数量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即可作出解答。
9.(2020·甘肃五年级期末)下面是甲、乙两市2018年上半年降水量统计图。
(1)两市(________)月的降水量最接近,(________)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2)4月到6月,两市降水量都呈(________)的变化趋势。
(3)3月,甲市的降水量是乙市的(_____)倍,乙市的降水量是甲市的(_____)(填最简分数)。
(4)2018年上半年甲市的月平均降水量是(________)mm。
【答案】5
4
上升
66
【分析】(1)要求哪个月两市的降水量最接近就要找出两市降水量相差最少的这个月,从图上也可以看出是5月份两点之间距离最少,相差10毫米。
(2)找出两市降水量相差最大的那个月,从图上可看出4月份两点之间距离最大,相差66毫米,所以4月份是相差最大的。
(3)4到6月份,降水量不断上升,所以呈上升趋势。
(4)此题用甲市3月的降水量除以乙市3月的降水量,求出答案即可。
(5)此题用乙市3月的降水量除以甲市3月的降水量,求出答案即可。
(6)求甲市上半年的平均降水量用甲市上半年的降水总量除以6,求出答案即可。
【详解】(1)依据分析得:两市(
5
)月的降水量最接近。
(2)依据分析得:(4)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3)依据分析得:4月到6月,两市降水量都呈(上升)的变化趋势。
(4)
(5)
(6)(15+36+25+70+80+170)÷6=396÷6=66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要求学生会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分析整理数据,细心认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2018·河南六年级期末)要反映一天气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________)
【答案】√
【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要反映一天气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21·滁州市南谯区中心小学五年级期中)复式折线统计图是用两条折线表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更便于将两种数量进行比较。(________)
【答案】√
【详解】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2个及以上的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也便于将两种数量进行比较,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3.(2021·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五年级月考)画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以用实线和虚线表示不同的数据。(________)
【答案】√
【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要画出图例,可以用实线和虚线表示不同数据,也可以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数据,据此分析。
【详解】画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以用实线和虚线表示不同的数据,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点睛】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2个及以上的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4.(2021·江苏五年级单元测试)下面是小林同学放学骑车回家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林前3分钟与后3分钟骑车的平均速度和所走的距离都相同。(________)
【答案】×
【分析】由题意,上升的线段表示在加速运动,有可能是行驶在下坡,同理下降的线段就表示减速运动,有可能是行驶在上坡;与横轴平行的线段表示速度不变。
【详解】第一分钟:下坡;第二分钟:上坡;第三分钟:没走,速度为0;
第四分钟:下坡,且速度与第一分钟速度相同;第五分钟:行驶在平路上;
第六分钟:上坡,且速度与第二分钟相同。由以上分析可知:后三分钟比前三分钟多行驶了一段平路,即距离不相等;又因为时间相等,由速度=路程÷时间,可知,前三分钟与后三分钟骑车的平均速度也不相同。故答案为×。
【点睛】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上升、下降、持恒的线段各表示不同的速度。只要读懂了这些含义,就不难掌握6分钟内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了。
5.(2020?成武县期末)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
)
【分析】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项目的具体数量,又能清楚地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由此依次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任何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都能分成多幅单式折线统计图,但是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一定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所以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
【点评】明确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四.图形计算题(17分)
1.(2020?未央区期末)如图是某便利店两种品牌的纯牛奶月销售情况统计表.(5分)
月份
1
2
3
4
5
6
销量
甲
20
25
35
40
50
55
乙
15
18
20
16
12
10
请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如果你是便利店经理,下月你准备怎样进货?为什么?
【分析】首先根据数据描出各点,再顺次连接即可.
(1)了解到甲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多,乙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少.
(2)如果是便利店经理,下月准备多进一些甲品牌的纯牛奶,因为甲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多.
【解答】解:画图如下,
(1)了解到甲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多,乙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少.
(2)如果是便利店经理,下月准备多进一些甲品牌的纯牛奶,因为甲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多.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统计图表的填补,以及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熟练掌握.
2.(2020·全国五年级课时练习)某家电商场A、B两种品牌冰箱(价格相同)今年上半年销售量统计如下表。(6分)
数量台/月份种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A
55
60
65
60
55
50
B
50
55
60
65
75
80
(1)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2)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你将采取什么销售策略?
【答案】(1)
(2)A冰箱的销量是先上升,后下降,而B的销量是逐步上升,最后比A多出很多,所以应多进B种冰箱。
【详解】画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月份和销量的对应,另外还要注意图例实线和虚线的对应;作出策略时要采用综合分析法来进行综合判断和决策。
3.(2020·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下面是某地区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计表。(6分)
年龄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男生身高/cm
125
132
136
140
145
150
157
163
167
女生身高/cm
123
127
135
141
145
152
156
157
158
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比较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对比标准身高,看看你的身高是否符合平均水平?
【答案】画出折线统计图如下图所示:见解析
(1)根据统计图可知:男生的平均身高在13~15岁增加的速度比较快,女生的均身高在13~15岁增加的速度比较慢;答案合理即可。
(2)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解答。
【分析】根据表格描点进行画图即可。
(1)对统计图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即可;例:男生的平均身高在13~15岁增加的速度比较快,女生的均身高在13~15岁增加的速度比较慢;答案合理即可。
(2)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解答。
【详解】画出折线统计图如下图所示:
(1)根据统计图可知:男生的平均身高在13~15岁增加的速度比较快,女生的均身高在13~15岁增加的速度比较慢;答案合理即可。
(2)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解答。
【点睛】本题考查了复式统计图的分析与应用,关键是要掌握分析复式统计图的方法,对复式统计图进行正确的分析。
五.应用题(每题6分,共42分)
1.(2021·全国五年级课时练习)某城市6~12岁男生平均身高情况如下图。
(1)从上图看,从(
)岁到(
)岁增长得最快。
(2)下表是该城市的小亮记录的自己6~12岁的身高。请你用虚线在上图中表示出小亮的身高,并标明数据。
年龄
6
7
8
9
10
11
12
身高/
114
120
122
129
135
140
150
(3)从上图看,小亮(
)岁时的身高最接近该城市这个年龄的男生的平均身高。(
)岁时他的身高开始超过该城市这个年龄的男生的平均身高;(
)岁时超过该城市这个年龄的男生的平均身高最多,超过(
)。
【答案】(1)11;12(2)见详解(3)
9;10;12;
5.8
【分析】(1)折线统计图中的折线是呈上升的趋势,且在11岁到12岁时折线的倾斜度最大,说明增长最快;(2)本题考查的是画折线统计图的能力。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要先看清横轴表示年龄,纵轴表示身高(一小格表示10厘米)。描点时应在横轴上找到相应年龄的点,在纵轴上找到相对应身高的点,过两点分别作横轴和纵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所要描的点,在交点处点上实心点。然后将所有的实心点顺次连接起来,连线时要用直尺,且顺次连接,不能漏掉点。最后在所描点的旁边标上数据,以便观察比较,注意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
(3)可以实际进行计算,比较哪个年龄时小亮的身高与平均身高的差距最小,也可以根据画出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观察虚线和实线上相对应的点的距离,离得最近的两个点所对应的年龄就是差距最小的年龄。图上的虚线首次超过实线的点所对应的年龄就是小亮的身高开始超过平均身高的年龄;虚线和实线间隔最大的位置所对应的年龄就是超过平均身高最多的年龄,求超过多少厘米,用减法计算。
【详解】(1)从上图看,从11岁到12岁增长得最快;
(2)如图:
(3)从上图看,小亮9岁时的身高最接近该城市这个年龄的男生的平均身高。10岁时他的身高开始超过该城市这个年龄的男生的平均身高;12岁时超过该城市这个年龄的男生的平均身高最多,超过5.8cm。
【点睛】本题较易,关键是读懂统计图中的数学信息,理解点和线段的意义。
2.(2020·新疆五年级期末)下面的统计图反映了某书店《草房子》和《窗边的小豆豆》两本书在上一周的销量情况。
(1)哪本书更畅销?(2)《窗边的小豆豆》星期二的销量是星期四销量的几分之几?
(3)星期几两本书的销量最好?为什么?
【答案】(1)《草房子》;(2);(3)星期日;销售最高点都在这一天。
【分析】(1)图中实线代表《草房子》的销售量;虚线代表《窗边的小豆豆》的销售量,从图中读出两本书的销售量,计算对比即可;(2)从图中找出《窗边的小豆豆》星期二和星期四的销售量,用星期二的销售量除以星期四的销售量即可,结果约分成最简分数;(3)销售量最大说明在最高点,由图很容易找到两本书的最高点都是在星期日。
【详解】(1)《草房子》:8+10+9+11+8+15+18=79(本)
《窗边的小豆豆》:6+8+6+10+7+12+14=63(本)
79>63
所以《草房子》更畅销。
(2)读图可知,《窗边的小豆豆》星期二的销量是8本,《窗边的小豆豆》星期四的销量是10本
8÷10=
答:《窗边的小豆豆》星期二的销量是星期四销量的。
(3)星期日两本书的销量最好,因为从折线统计图上可以看出,这两本书的销售最高点都在星期日。
【点睛】考查了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统计数据分析应用的能力。
3.(2020·浙江小升初真题)星期六下午,王明同学骑自行车到6千米远的姥姥家去玩,请根据下面折线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王明在姥姥家玩了多少时间?(2)如果王明从出发起一直骑自行车不休息,下午几时几分可到达姥姥家?(3)求王明回程阶段的速度?如果不计停留时间,请求出王明骑自行车的往返的平均速度?
【答案】(1)30分;(2)1时40分;(3)12千米;10千米/时
【分析】先根据折线图得出王明行程情况:①下午1时出发,行驶20分钟,到下午1:20走了3千米;②然后休息了20分钟,到下午1:40;③接着从下午1:40到下午2:00,行驶20分钟,又走了3千米,到姥姥家;④从下午2:00到下午2:30分,王明在姥姥家玩;
⑤从下午2:30到下午3:00返回家中。(1)王明在姥姥家玩了30分钟;(2)用到达姥姥家的时刻减去休息的时间,就是不休息到达姥姥家的时刻;(3)返回时的时间是0.5小时,路程除以时间得出返回时的速度;总路程是2个6千米;去时用的时间是1小时减去休息的20分钟,返回用的时间是0.5小时,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可。
【详解】(1)王明在姥姥家是从下午2时到2时30分;
2时30分﹣2时=30分;答:王明在姥姥家玩了30分。
(2)王明中间休息了20分钟;否则他会提前20分钟到姥姥家。
2时﹣20分=1时40分;答:下午1时40分可到达姥姥家。
(3)6÷0.5=12(千米/时);20+20=40(分)
3时﹣2时30分=30分
40+30=70(分)
70分=时
6×2÷=12÷=10(千米/时)
答:王明返回时的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王明骑自行车的往返的平均速度是10千米/时。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看懂图,找出王明各个时间的状态,进而求解。
4.(2021·绵阳市六年级期末)星期天8:00~8:30,燃气公司给某加气站的储气罐注入天然气。在注入天然气之后,一位工作人员以每车20
立方米的加气量,依次给在加气站排队等候的若干辆车匀速加气。储气罐中的储气量y(立方米)与时间x(小时)的关系如图所示。
(1)8:00~8:30,
燃气公司向储气罐注入了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
(2)请你判断:正在排队等候的第18
辆车能否在当天10:30
之前加完气?
请说明理由。
【答案】(1)8000立方米
(2)能在当天10:30之前加完气;详解见解析
【分析】整个过程相当于储气罐里的天然气先增加,后减少,起始时刻,储气罐里的天然气是原来就要的,最高的是燃气公司给储气罐注入天然气结束时的数量;根据天然气的减少的速度,可以求出给每辆车加气需要的时间,然后求出给所有车加完气需要的时间,进行比较。
【详解】(1)(立方米)
答:燃气公司向储气罐注入了8000立方米的天然气。
(2)8点半开始加气,从10000立方米下降到8000立方米,下降了2000立方米,使用时间是10小时,可以求出加气的速度;(立方米)
每小时加气200立方米,8点半距离10点半有2小时;
(立方米)
(辆)
10点半之前可供20辆车加气完成,所以第18辆车可以在当天10:30之前加完气。
【点睛】本题是将折线统计图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首先要充分理解统计图所表示的含义,然后再求解问题。
5.(2021·全国五年级课时练习)下面是某出租车2020年1—6月收入、支出的统计图。
(1)这辆出租车在(
)月是赚钱的,(
)月是亏钱的。
(2)赚钱最多的是哪个月?赚了多少万元?
(3)这辆出租车在这段时间内平均每个月的支出是多少万元?
(4)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出租车行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请你结合统计图与生活实际,试着分析一下为什么1—6月出租车的收入会呈现这样一种结果?
【答案】见详解
【分析】(1)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收入和支出,当实线高于虚线时,说明收入大于支出,也就是赚钱了;相反,就是亏钱了。(2)根据折线统计图可以知道,赚钱较多的是6月,再进行具体计算可确定6月赚了多少钱。(3)支出在图中是用虚线表示的,所以找到虚线上的这些点所对应的金额,然后先相加再除以月份数即可。(4)根据统计图中折线的走势和实际情况分析数据产生变化的原因。
【详解】(1)这辆出租车在(1、4、5、6)月是赚钱的,(2、3)月是亏钱的。
(2)(万元)
答:赚钱最多的是6月,赚了0.72万元。
(3)=2.46÷6=0.41(万元)
答:这辆出租车在这段时间内平均每个月的支出是0.41万元。
(4)答:由于疫情影响,在2月和3月,人们出行量极少,因此出租车收入降到最低,从4月起,由于疫情逐渐好转,人们出行量渐渐增加,出租车的收入也就随之增加。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折线统计图分析、判断、综合运用能力。
6.(2021·全国五年级课时练习)某村所有土地分为住宅用地和农业用地。
(1)这个村近年来围湖造田,增加了土地总面积;还进行了住宅用地统筹安排,大幅减少了住宅用地。这两件事分别发生在哪一年?(2)2016年和2020年住宅用地分别占这个村土地总面积的几分之几?从计算中你能发现什么?
【答案】(1)围湖造田发生在2019年,住宅用地统筹发生在2018年;
(2),;我能发现住宅用地大量减少。
【分析】(1)根据统计图把每年住宅用地的面积和农业用地的面积分别相加可以发现,在2019年时两种用地的总面积开始增加,说明进行了围湖造田。观察统计图可知,在2018年时住宅用地大幅减少,农业用地大幅增加,所以住宅用地统筹发生在2018年;
(2)从题图中提取出2016年和2020年住宅用地的面积和土地总面积,然后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计算。
【详解】(1)围湖造田发生在2019年,住宅用地统筹发生在2018年;
(2)
=60÷90=;
=50÷95=;
>;
答:2016年和2020年住宅用地分别占这个村土地总面积的,我能发现住宅用地大量减少。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读懂统计图中的数学信息是关键,理解数和线段的意义。
7.(2021·全国五年级课时练习)某服装店2019年羊毛衫和衬衫销售量统计表:
(1)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2)羊毛衫和衬衫分别在几月份的销售量最大?分别是多少?
(3)衬衫的销售量从(
)月到(
)月整体呈减少趋势,从(
)月到(
)月显著增加,从(
)月到(
)月又呈减少趋势。羊毛衫的销售量从(
)月到(
)月整体呈减少趋势,从(
)月到(
)月呈逐月增加的趋势。(4)引起衬衫与羊毛衫销售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如果你是服装店经理,统计图中的信息对你有什么帮助?
【答案】(1)见详解;(2)羊毛衫在12月份的销售量最大,销售了900件;衬衫在5月份的销售量最大,销售了1200件。(3)1;3;3;5;5;12;1;8;8;12
(4)引起衬衫与羊毛衫销售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季节更替,气温变化。
(5)如果我是服装店经理,统计图中的信息将帮助我适时做好不同月份的货源补充和销售工作,盘活资金,减少库存,实现销售利润的最大化。
【分析】(1)如果在统计过程中存在两组(或多组)数据,且需要在一幅统计图中表示这两组(或多组)数据,就要用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或不同形式)的折线来表示不同数量的变化情况,这种统计图就是复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各组数据的多少、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还可以比较各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不同的折线表示不同的量,需标明图例,据此画图即可;
(2)结合图例,观察不同折线最高点所对应的月份及表示的数量,就可以得到答案;
(3)根据复式统计图中的数据变化趋势,分析销售量的变化;
(4)解决这类问题,既要读懂统计图,又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引起衬衫与羊毛衫销售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季节更替,气温变化;
(5)综合复式折线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发现一般规律并指导生产和经营,能使生产和经营活动更优化,产生更大的效益,如果我是服装店经理,统计图中的信息将帮助我适时做好不同月份的货源补充和销售工作,盘活资金,减少库存,实现销售利润的最大化。
【详解】(1)如图:
(2)羊毛衫在12月份的销售量最大,销售了900件;衬衫在5月份的销售量最大,销售了1200件;
(3)衬衫的销售量从1月到3月整体呈减少趋势,从3月到5月显著增加,从5月到12月又呈减少趋势。羊毛衫的销售量从1月到8月整体呈减少趋势,从8月到12月呈逐月增加的趋势;
(4)引起衬衫与羊毛衫销售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季节更替,气温变化;
(5)如果我是服装店经理,统计图中的信息将帮助我适时做好不同月份的货源补充和销售工作,盘活资金,减少库存,实现销售利润的最大化。
【点睛】熟练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以及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并能找到合理的最优的方案。
B卷(每题10分,共30分)
1.(2021·全国五年级课时练习)疫情期间,医院要求所有护士全部到岗,护士长知道消息后,需要尽快通知每一名护士。如果护士长用打电话的方式通知,每1分钟可以打一个电话,每一个接到电话的人立即通知其他不知道这一消息的人。
(1)画图并填空。(□表示护士长,○表示护士)
3分钟后最多通知(
)人。(包含护士长)
(2)观察流程图完成下表。
第几分钟
1
2
3
4
5
…
第n分钟新接到通知的护士人数
1
2
…
到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护士的总人数
2
4
…
规律
1个2相乘
2个2相乘
…
我发现:到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护士总人数是n个(
)相乘的积。
【答案】(1)画图:见详解;8
(2)4;8;16;8;16;32;3个2相乘;4个2相乘;5个2相乘;2
【分析】护士长首先用1分钟通知第一个护士,第二分钟由护士长和1个护士分别通知1个护士,现在通知的一共2+2=4=2×2,第3分钟可以通知的护士为4+4=2×2×2个护士,据此类推即可,第n分钟一共通知个护士,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2×2=8(个);
(2)
第几分钟
1
2
3
4
5
…
第n分钟新接到通知的护士人数
1
2
4
8
16
…
到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护士的总人数
2
4
8
16
32
…
规律
1个2相乘
2个2相乘
3个2相乘
4个2相乘
5个2相乘
…
我发现:到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护士总人数是n个2相乘的积。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已通知的队员的人数加上护士长是下一次要通知别人的队员。
2.(2021·全国六年级期末)如下图,图1中一张长方形纸条准备从正方形的左边水平匀速运行到右边,每秒运行2厘米。图2是长方形纸条运行过程中与正方形重叠面积的部分关系图。
(1)运行4秒后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答案】(1)16cm2
(2)12cm
【分析】(1)因为长方形纸条运行的速度是每秒运行2厘米,所以运行4秒后,长方形与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长=每秒的运行速度×4;所以重叠部分的面积=重叠部分的长×宽;
(2)在图中6~8的时间重叠部分的面积不变,说明这一段时间,长方形纸条已经通过正方形,此时重叠部分的长=正方形的边长,所以正方形的边长=重叠部分的面积÷宽。
【详解】(1)长:2×4=8(cm)
宽:2cm,
S重叠=2×8=16(cm2)
(2)正方形的边长是运行6秒后的长度,即6×2=12(cm)
3.(2020·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老虎和兔子进行9千米越野赛跑,老虎的比赛方案:先以12千米/时的速度跑完全程的前路程,再以9千米/时的速度跑完全程的第二个路程,最后以6千米/时的速度跑完剩下的路程;兔子的比赛方案:先以9千米/时的速度跑完一半的路程,接下来休息20分钟,然后以18千米/时的速度跑完剩下的路程。
(1)按老虎和兔子的比赛方案填写下表。
时间/分
6
30
35
40
50
60
老虎所跑的路程/千米
1.2
3
5.25
6.5
9
兔子所跑的路程/千米
0.9
4.5
4.5
4.5
(2)依据表格信息在下图中绘出老虎与兔子所跑路程与比赛时间的关系图。
(3)如果兔子不休息,仍以9千米/时的速度跑下去,它就能轻松地战胜老虎,对吗?如果兔子仍然休息,它至少用多快的速度去跑完后半程就能战胜老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
时间/分
6
15
30
35
40
50
60
65
老虎所跑的路程/千米
1.2
3
5.25
6
6.5
7.5
8.5
9
兔子所跑的路程/千米
0.9
2.25
4.5
4.5
4.5
4.5
7.5
9
(2)
(3)对,18.1千米/时。
【分析】(1)利用路程÷速度=时间分别求出解老虎与兔子的时间,再利用路程=速度×时间分别求出解老虎与兔子的路程即可;(2)实线表示老虎,虚线表示兔子,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根据表中的数据依次描点,再顺次连接;(3)通过路程÷速度=时间求出兔子跑完全程的时间,与老虎跑完全程时间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1)根据题意:老虎所跑3千米的时间为:3÷12=0.25(时),0.25时=0.25×60=15(分);
老虎所跑9千米的时间为:
9×÷12+9×÷9+9×÷6
=3÷12+3÷9+3÷6=++=++=(时)
时=×60=65(分);
老虎35分跑的路程为:35-15=20(分),20分=20÷60=(时),3+
9×=6(千米);
老虎50分跑的路程为:50-35=15(分),15分=15÷60=(时),6+×6=7.5(千米);
老虎60分跑的路程为:60-35=25(分),25分=25÷60=(时),6+×6=8.5(千米);
兔子15分跑的路程为:15分=15÷60=时,×9=2.25(千米);
兔子40分跑的路程为:因为还在休息20分钟的范围内,即还是4.5千米;
兔子60分跑的路程为:60-50=10(分),10分=10÷60=时,4.5+×18=7.5(千米);
兔子65分跑的路程为:65-50=15(分),15分=15÷60=时,4.5+×18=9(千米)。
根据以上求出答案进行填表:
时间/分
6
15
30
35
40
50
60
65
老虎所跑的路程/千米
1.2
3
5.25
6
6.5
7.5
8.5
9
兔子所跑的路程/千米
0.9
2.25
4.5
4.5
4.5
4.5
7.5
9
(2)实线表示老虎,虚线表示兔子,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根据(1)表中的数据依次描点,再顺次连接。
(3)对,如果兔子中途不休息,则兔子所用时间为:9÷9=1(时),1时=60分,60<65,所以兔子就能轻松地战胜老虎。如果兔子仍然休息,从表中我们可以知道65分同时到达终点,为了能战胜老虎再结合题目“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那么后半程的速度只要大于18千米/时即可战胜,那就可以为18.1千米/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各阶段的时间与速度,计算是单位要进行统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