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 4.4化学燃料1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 4.4化学燃料1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5-25 22:2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4.4化学燃料阶段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时,为了避免火势猛增,可以打开门窗
B.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霉变食品中往往含有甲醛等致癌物,绝对不要食用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2.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燃料是天然气
B.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C.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D.石油分馏出的成分可以用来制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
3.我市在节能减排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
A.使用节能的LED路灯,以减少电能的消耗
B.发展BRT快速公交,以减少汽油的消耗
C.提高现有火电厂煤的利用率,增加单位质量煤的发电量
D.多建燃烧煤或天然气的火电厂,以保证电力的供应
4.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水的认识
B.燃料与安全
①可以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②过滤后的水是纯净物
①煤、石油、酒精属于化石燃料
②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C.化学与发现
D.对概念的认识
①拉瓦锡发现了酸碱指示剂
②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①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②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
A.A
B.B
C.C
D.D
5.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  )
A.食盐
B.苏打
C.生石灰
D.硝酸铵
6.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使用高能燃料液氢和阻燃剂液氧,在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发生燃烧时生成水,环保无污染(见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液氧的作用是支持液氢燃烧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液氢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7.下列对煤、石油、天然气和乙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煤的主要成分为碳元素
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
C.天然气属于纯净物
D.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8.日前科学家探明我国南海有巨大的“可燃冰”带,“可燃冰”[CH4·(H2O)
n
]是一种沉睡在海底和高寒冻土的独特能源。下列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是一种矿物燃料
B.可燃冰[CH4·(H2O)
n
]属于氧化物
C.它的开采能解决能源问题,不需要再研究新能源
D.由于甲烷无毒,不必关注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
9.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pH
B.甲烷验纯
C.除去CO中的水蒸气
D.加热液体
10.积极开发新能源,建设低碳经济社会。盐度差能存在于海水和盐水之间或两种含盐浓度的海水之间。我国将积极建造海水盐度差发电站的,盐度差发电站的最佳选址是(

A.长江三峡
B.黄河河套
C.南海海岛
D.长江入海口
11.根据我国《“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将达到4000万千瓦。下列关于核能发电中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核能不安全,应禁止使用核能
B.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C.核电站是利用化学能来发电的
D.核电原料铀矿在地球上的储量是非常有限的
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无色气体燃烧,放热,产生淡蓝色火焰
C.涤纶和羊毛燃烧:都可闻到一股烧毛发的焦糊味
D.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中有紫红色固体生成
13.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若
U型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该物质可能是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固体
C.氯化钠
D.氧化钙
14.锂离子电池自1991年首次进入市场,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已知锂离子(Li+)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为3,中子数为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锂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锂原子小得多
B.锂离子核外电子数为2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采用深埋方式处理废旧电池
15.打火机是人们生活的日常用品,下图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实物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火机工作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打火机工作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打火机燃料在通常状况下为液态
D.压电陶瓷是耐高温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二、综合应用题
16.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请要求填写出含碳元素的物质的化学式.
能使人中毒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的分子结构和足球相似,有可能广泛运用于超导、催化、医学等领域;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首次将醉驾列入犯罪行为.醉驾就是指人体摄入过多的________。
(2)木炭可用于冶炼金属,请写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体现木炭的________性.
(3)“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1)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_____。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物质。下列汽车尾气中的物质,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_____(填字母)
A.CO2
B.CO
C.N2
D.烟尘
(2)“粽叶飘香端午情”,粽子中的糯米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
(3)夏天来了,人们喜欢穿纯棉T恤。棉纤维具有的优点是_____。
(4)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的方法是_____。
18.用化学方法改造物质——“二氧化碳变汽油”。二氧化碳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汽油(主要成分为含有5—11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是全球用量最大的液体燃料。如果有人告诉你“二氧化碳能变成汽油”,你相信吗?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下图示意的Ⅰ、Ⅱ、Ⅲ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图中a、b是两种起始反应物的分子结构模型,c、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实现物质间的转化,往往需要有高效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2)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Ⅰ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物质类别的角度看,环节Ⅱ实现了的_____________转化。
(4)认真观察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试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c和d的化学式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
(5)“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你认为该成果的现实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1.B2.C3.D4.D5.D6.C7.C8.A9.B10.D11.D12.D13.A14.B15.C
16.CO
C60
C2H5OH
还原
ABC
17.汽油(或柴油)BD糖类吸水性好(或透气性好)灼烧闻气味
18.ABCO2+H2CO+H2O无机物向有机物(或氧化物向碳氢化合物)C8H10相同有效降低CO2造成的温室效应或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