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 第二章《浩瀚的大气》检测题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 第二章《浩瀚的大气》检测题1(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5-25 22:3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浩瀚的大气》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海水
B.牛奶
C.液氧
D.大理石
2.小明从化学方程式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条件是点燃
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⑤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3.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0
2.2
16.2
0.9
反应后质量(g)
a
4.4
8.1
1.8
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B.a=15.0
C.Z为化合物
D.反应中Y、W两物质变化质量比为22∶9
4.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D.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5.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
A.都属于阳离子
B.都属于阴离子
C.属于一种原子D.属于一种元素
6.十九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健康生活”。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深埋废旧电池消除污染
B.焚烧秸秆增加土壤肥力
C.推进火力发电满足社会需求
D.燃煤脱硫减少酸雨危害
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有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质子数为14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原子中有28个中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g
8.冰毒(主要成分:甲基苯丙胺)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人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大量消耗体力,降低免疫力,严重损害心脏和大脑组织,吸食过量会导致死亡,青少年应拒食毒品,远离毒品。甲基苯丙胺的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甲基苯丙胺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
B.甲基苯丙胺是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甲基苯丙胺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甲基苯丙胺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0:
15:
14
9.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143
C.核外电子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235g
10.下列物质分类合理的是(  )
A.氯化钠、二氧化碳、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O、O2﹣都属于氧元素
C.铁丝、石墨、陶瓷都属于导体
D.空气、蒸馏水、雪碧属于混合物
11.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焚烧小麦秸秆
B.垃圾分类回收
C.拒绝一次性筷子
D.发展太阳能电池
12.亚锰酸锂(LiMnO2)是某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下列有关亚锰酸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若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M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锂、锰、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1:2
D.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
13.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性质也完全相同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D.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铁丝燃烧
C.倾倒液体
D.气体验满
二、填空题
15.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3个氧原子______;
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
2个镁离子______;
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水中氧元素显—2价_____;
氩气____________;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
16.图A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B是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钾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钾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3)由原子核外电子层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数相同可知,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第
周期。
1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基本反应的类型。
(1)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在横线上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
(1)5个氮分子_____;
(2)3个镁原子_____;
(3)钠离子_____;
(4)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
(5)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6)某一麻醉剂由N和O两种元素组成,且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N原子和1个O原子,该麻醉_____。
三、推断题
19.有A、B、C、D、E五种元素,A的单质是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气体;B、C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D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在军事上可作烟幕弹;E元素的单质可在B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1)用元素符号表示:A______,B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由B、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写出D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若将硫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
(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有关的化学反应,并指出反应所属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①A加热生成B、C、D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硫在D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E与二氧化氮的污染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A做发生装置时,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3)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观察到气泡_______时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的氧气不纯。
(4)若想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则应该用_______法收集。用该法收集后,验满的操作是_______。
(5)红热的木炭在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_______光。燃烧停止后,往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经振荡,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
(6)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若没有二氧化锰,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2.催化剂在科研、医药生产和电子工业等前沿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1)为探究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作用。在相同条件下,同学们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关数据。(其他影响实验的因素均相同)
编号
KClO3质量/g
其他物质质量/g
待测数据
实验1
2.0
实验2
a
MnO2
0.5

表中a的数值应是


表中的待测数据指
(填字母序号)。
A.氧气的质量
B.反应后固体的质量
C.氧气的体积
D.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

设计“实验1”的目的是

(2)同学们继续探究二氧化锰是否参与了氯酸钾的分解反应。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
+
3O2↑。
已知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时连续发生如下反应,试分析后按要求填空。
(I)2KClO3
+
2MnO22KMnO4
+
Cl2↑+
O2↑;
(II)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III)K2MnO4
+
Cl22KCl
+
MnO2
+
O2↑。
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得出结论:二氧化锰参与了氯酸钾的分解反应。
五、计算题
23.在一次探究实验中,某学习小组将a
克高锰酸钾充分加热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若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g。
(2)该小组加入的高锰酸钾的质量(即a克)是多少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后剩余固体中钾、锰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D
6.D
7.A
8.B
9.C
10.B
11.A
12.B
13.A
14.B
15.3O
2P2O5
2Mg2+
2SO42-
Ar
N2
16.(1)39.10
(2)19
(3)四
17.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18.5N2
3Mg
Na+
CO2
N2O
19.H
O
P
S
Al2O3
4P+5O22P2O5
20.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硫+氧气二氧化硫
化合反应
酸雨
21.铁架台
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均匀连续冒出
向上排空气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用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22.(1)①
2.0
②D
③与”2”作对比
(2)(II)2KMnO4△K2MnO4
+
MnO2
+
O2↑
23.1.6
15.8g
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