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的魅力
单元检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2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24分
,
)
?1.
今年,墨西哥甚至全球正在爆发甲型流感,人类正在着力研制抵抗此病毒的药物.由此体现了化学的作用是(
)
A.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C.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D.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
?
2.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氯化氢
B.水银
C.黄金
D.
?
3.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完全正确的是(
)
A.物质,选取试剂,操作方法:通入氧气并加热
B.物质,选取试剂盐酸,操作方法:加入盐酸反应
C.物质,选取试剂稀硫酸,操作方法:洗气
D.物质,选取试剂盐酸,操作方法: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
?
4.
为了纪念化学科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对化学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化学为人类合成了新药品
B.化学为人类开发新材料
C.化学与其他学科融合出现许多新型学科
D.化学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实验是化学知识产生的源泉,是化学理论创立的基础
B.我国古代的炼丹术为化学积累了大量的实验知识
C.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D.工业生产造成环境污染,说明化学对于人类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
6.
下列仪器能加热,但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是(
)
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集气瓶
?
7.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剩余的药品倒入下水道
B.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C.可以用品尝的方法区别实验室中的蔗糖和食盐
D.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
8.
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
)
A.碳酸钠和碳酸钙
B.硝酸钾和硝酸钠
C.纯碱和烧碱
D.硫酸钠和氯化钠
?
9.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增加食盐
B.减少食盐
C.增加砝码
D.调节平衡螺母
?
10.
进行过滤操作,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
B.量筒
C.漏斗
D.玻璃棒
?
11.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甲时,将甲放在天平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天平平衡时,左盘砝码质量为,游码指示的刻度为,则固体甲的质量为(
)
A.
B.
C.
D.
?
12.
下表给出了在和时、两种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请分析有关数据,判断利用结晶法从、的混合物中提纯时,使用哪种溶剂的回收率最高(已知混合物含,含)(
)
时的溶解度
时的溶解度
溶剂序号
A.
B.
C.
D.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
?13.
酒精灯不易点燃或燃烧不好,可能的原因是(
)
A.酒精灯不用时没盖上灯帽
B.灯芯外露部分已烧焦碳化
C.酒精灯内的酒精量只有酒精灯容积的
D.火焰的温度低不能点燃酒精
?
14.
下列叙述符合化学史实的是(
)
A.最早使用湿法冶金的国家是中国
B.最早提出分子概念的科学家是道尔顿
C.最早提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化学家是拉瓦锡
D.最早提出原子论的科学家是阿伏加德罗
?
1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点燃氢气,先验纯,再点燃
D.加热试管里固体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
?16.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一个钠离子________?两个氧分子________
16.
(2)从纯碱溶液、烧碱溶液、硝酸银溶液三种试剂中,选择适当试剂进行除杂,将其溶质?的化学式写在横线上:
①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钙:________;
②除去一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的二氧化碳:________.
?
17.
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
(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微粒.可用________的方法除去溶液中悬浮的微粒.
(2)提取碘水中的碘,用________方法.
(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
(4)淡化食盐水,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
(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________的方法.
?
18.
海水中含有多种无机盐,海水蒸发得到的粗盐中可能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钙等杂质.根据表、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表:海水中的主要成分
成分
钠
钾
钙
镁
氯
硫酸根
浓度
表:几种盐的溶解度
盐
氯化钠
氯化镁
氯化钙
硫酸镁
硫酸钙
溶解度
海水蒸发时各种盐依次结晶析出,最先析出的是________,其次析出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20分
,
)
?19.
(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完成下表:
元素名称
碳
钠
氯
镁
钙
锌
铜
元素符号
原子序数
19.
(2)地壳中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最原始的元素是________.
?
20.
表中错误元素名称或符号加以改正
元素名称
炭
锰
镁
贡
铁
钙
铝
钾
元素符号
改正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30分
,
)
?21.
草木灰是农村常施用的钾肥,下列是某同学探究草木灰的主要成分过程,将
(1)中仪器填入
(2)并回答问题:
(1)供实验的仪器:
.玻璃棒????.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漏斗????.蒸发皿
(2)实验操作(用仪器编号填写):
①用蒸馏水浸出草木灰中的钾盐,所用到的仪器除外,还需要________.
②滤出清液,所用到的仪器除、、外还需________.
③将滤液蒸发,所用的仪器除、、外还需________.
(3)将最后得到的白色固体放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将此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
(4)如果要确定草木灰中是否含有?应加入________,再加入________来验证.
?
22.
化学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早在世纪就先后独立地发现了氧气,但由于受“燃素理论”的影响,使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燃素理论”推知,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应当减轻,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磷以及一些金属燃烧时,做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都与“燃素理论”相违背.他大胆知疑,尊重实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克服重重阻力,击破了“燃素理论”,真正发现了氧气.通过以上叙述你有何感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年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第一章
化学的魅力
单元检测试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2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24分
)
1.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根据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化学的用途来分析判断回答本题.
2.
【答案】
A
【解析】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3.
【答案】
D
【解析】
除杂问题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难点,附杂方法有物理除杂和化学除杂,其中化学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不要引入新的杂质;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
【答案】
D
【解析】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5.
【答案】
D
【解析】
.根据化学实验的作用来分析;
.根据古代炼丹术的作用来分析;
.根据原子分子论的提出来分析;
.根据化学的功能来分析.
6.
【答案】
A
【解析】
能加热的仪器又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能直接加热的有:试管、蒸发皿和坩埚;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据此解答.
7.
【答案】
D
【解析】
、从剩余的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去分析;
、从未经清洗的滴管内残存的药液去分析;
、从实验室里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去分析;
、从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去分析.
8.
【答案】
A
【解析】
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进行分离的物质,必须需要满足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必须具备:一种不能溶于水,另一种物质能溶于水.
9.
【答案】
B
【解析】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在称量过程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说明药品加多了,减少药品即可
10.
【答案】
B
【解析】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根据过滤操作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
11.
【答案】
B
【解析】
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进行计算.
12.
【答案】
C
【解析】
利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物质时,被提纯的物质的溶解度在该溶剂中受温度影响越大越好,所含杂质的溶解度在该溶剂中受温度影响越小越好,并且在规定的温度内,最好要能彻底把杂质留在溶液中.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13.
【答案】
A,B
【解析】
根据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去分析以及燃烧的条件去分析.
14.
【答案】
A,C
【解析】
、我国在西汉时代的《淮南万毕术中》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因此最早使用湿法冶金的国家是中国;
、英国的科学家道尔顿创立了近代原子学说;
、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
15.
【答案】
A,B
【解析】
、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实验室加热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加热试管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16.
【答案】
,
,
【解析】
(1)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个电荷时,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利用物质的具有的性质来解答,注意除杂时不要带入新的杂质.
17.
【答案】
过滤;
(2)碘微溶于水,碘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且苯、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可用萃取法分离,故答案为:萃取;
(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加热时水挥发,剩余的为氯化钠,故答案为:蒸发;
(4)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加热时水挥发,冷却后可得到纯净水,故答案为:蒸馏;
(5)碳酸钙受热分解为氧化钙、二氧化碳,而氧化钙受热稳定,故可以用加热分解法来分离,故答案为:加热分解.
本题答案:
(1)过滤;
(2)萃取;
(3)蒸发;?
(4)蒸馏;???
(5)加热分解.
【解析】
(1)根据分离固体和液体不溶用过滤;
(2)根据分离固体或液体与液体微溶用萃取;
(3)根据分离固体与液体相溶用蒸发;
(4)根据液体和液体相溶、除去液体中难挥发的物质用蒸馏;
(5)根据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性质来回答.
18.
【答案】
硫酸钙,硫酸镁,在这五种物质中硫酸钙的溶解度最小,其次是硫酸镁.
【解析】
根据这五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分析.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20分
)
19.
【答案】
、、;;;
,,,,
【解析】
(1)根据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元素的原子序数分析解答,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一大二小.
(2)根据地壳及空气中的元素含量分析解答;
20.
【答案】
元素名称
炭
锰
镁
贡
铁
钙
铝
钾
元素符号
改正
碳
汞
.
【解析】
根据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分析.元素符号中只有一个字母的要大写,有两个字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30分
)
21.
【答案】
;
②滤出清液,所用到的仪器除、、外还需漏斗过滤,故答案为:;
③在蒸发液体时,一般用蒸发皿,并用玻璃棒搅拌,当加热到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故答案为: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
,,
溶液,
【解析】
(2)、①浸泡草木灰应该是口大容积大的仪器,还要有加速溶解的搅拌,
②掌握过滤要有过滤装置和固定漏斗的装置.
③将滤液蒸发,所用的仪器除、、外还需,将滤液蒸发要用耐高温的瓷质装置,
(3)通过加盐酸有气泡,石灰水变浑浊,确定阴离子,进而写出化学式.
(4)考虑硫酸根的鉴定,利用钡离子进行.
22.
【答案】
解:①要有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学.
②要勤思考、勤动脑、勤实践,敢质疑、敢否定、勇创新.
③联系实际努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培养自己正当好奇心,激发探索创新意识,努力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合理即可给分)
【解析】
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可认真阅读材料,对比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及科学家的研究方法,从学科学和用科学角度进行回答.
试卷第8页,总9页
试卷第4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