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下第16课 告别“雅尔塔”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第16课 告别“雅尔塔”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28 09:5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二、苏东剧变
自主学习、归纳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结果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加速发展战略;公布《根本改革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明确要求国家对经济的管理由依靠行政转向依靠经济;通过《国营公司法》要求所有企业在两年内实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
经济上
政治上
:1988年提出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倡议社会主义多元化、民主化、公开化;主张多党制、实行总统制。
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经济:1988年苏联分配给重工业的资金为工业投资的90%,食品工业的投资仅占6.3%,居民的货币收入增加%9。消费品生产在减少,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药品荒”,人们抢购成风,通货膨胀十分严重。
政治:公开性、民主化、政治多元化使得社会日益动荡,据报道,新成立的非正式组织有6万多个,共和国级的政党500多个,全国性的政党约20个;苏共党内的思想十分混乱,苏联的历史被彻底否定。政治体制的根本变革, 导致了政局失控的状况日益严重。
东欧剧变
波兰:1989年1月,统一工人党通过决议,确定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总统制”
匈牙利:1988年5月,匈牙利提出政治体制上实行社会主义多元化,1989年实行多党制。
民主德国,1990年民德实行多党制选举。后东、西两德合并,德国统一。
二、苏东剧变
1、苏联解体的过程
2、苏联解体的原因
3、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
部分加盟共和国独立
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混乱局面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1991年)
“八一九事件”(1991、8、19—21)
叶利钦掌权
俄罗斯等11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独联体成立,苏联正式解体(1991年12月)
这一事件
实质是苏联“传
统派”为了挽救
国家的完整和
统一,为了挽
救社会主义而
采取的一场政
变行动。
1991年10月23日,戈尔巴乔夫和叶
利钦在议会中祝贺挫败八一九事件
但这种政
变在西方国家
的强大压力和
叶利钦等人的
猛烈反扑下,
最后只能以失
败告终。因此
反而加速了苏
联的解体。
俄罗斯联邦总统鲍里斯-叶利钦
叶利钦站在被包围的俄罗斯
议会大厦外面一辆坦克顶上演说。
部分加盟共和国独立
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混乱局面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1991年)
“八一九事件”(1991、8、19—21)
叶利钦掌权
俄罗斯等11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独联体成立,苏联正式解体(1991年12月)
苏联解体的原因
内部原因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方针和政策
根本原因 :苏联斯大林模式长期积累的弊端(与联邦制结构的矛盾、与生产力的矛盾)
外部原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改革要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而不应照搬、教条。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4)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进行的“和平演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