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课件(21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课件(21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30 09:35:45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教科版
五年级上
新知导入
地面的震动简称为地震,是岩石圈内能量积累到一定时候释放的一种形式,是自然界经常发生的一种地质作用。
地震可以分为天然地震和认为地震,天然地震一种是“构造地震”又称“断裂地震”,是地下岩石的构造活动产生的;另一种是有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地震”。人工地震是人为方式产生的,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等。
聚焦
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
合作探究
探索1-了解地震的成因
(1)交流我们对地震成因的看法
合作探究
探索1-了解地震的成因
(2)地震模拟实验
两半拼接的小盒代表地壳中的两个板块;
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岩层;
拉开或挤压是模拟岩层受到的作用力。
实验材料:泡沫小盒(中间截开)、保鲜膜、泥土、水、铲子
模拟实验材料分别代表什么?
合作探究
探索1-了解地震的成因
(2)地震模拟实验
实验过程:
1、将一次性塑料饭盒,从中间剪开。
2、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上一层塑料薄膜。
3、将土和成泥后,把它铺在小盒上。
4、等泥变干后,将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
模拟地震
合作探究
探索1-了解地震的成因
(2)地震模拟实验
实验现象:拉开时“板块”对接边界的位置“地面”断裂,挤压时“板块”对接边界的位置“地面”隆起。
新知讲解
组成地球岩石圈的六大板块在不停地运动,它们相互碰撞、彼此分离……板块边缘构成了地球表面的活动带,是火山、地震的高发地区。在这样的过程中,地壳或岩石圈会发生机械变形、变位,比如升降、漂移、褶皱、断裂等。
模拟实验中,当两个半截小盒(板块)受到的作用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相互分离或碰撞,小盒上的泥(岩石圈)内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强烈释放,“板块边缘”附近的泥(岩石圈)发生断裂或隆起,这样就发生了地震。
岩层发生弯曲
岩层断裂、错动
合作探究
探索2-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面地带来的变化
(1)试着描述在电视或网络上看到过的地震情景
地震后房屋倒塌,道路损坏
地震时地下出来轰鸣声,吊灯在晃动,房屋在摇晃。
合作探究
探索2-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面地带来的变化
(2)分析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变化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号称震撼世界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万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地震使地面出现裂缝、塌陷,铁轨也扭曲变形。
合作探究
探索2-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面地带来的变化
(2)分析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变化
5·12汶川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震级达里氏8.0Ms,地震烈度达到11度。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地震使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了堰塞湖。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地震会使地面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强烈的地震会使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发生巨大的改变。
探索2-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面地带来的变化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探索3-地震自救
1、地震发生时不要慌乱;要冷静。
2、如果只是短时间轻微晃动的,不必惊慌跑出屋外,因为如果是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必然造成人踏人。
3、若是晃动强烈,身处高楼层的,接近房门的,应该立即走到走廊上;在屋内的,立即躲在桌子底下,双手抱头。
4、若是晃动的强烈,身处屋外的,原地不动,双手保护头部,并留意身边建筑物、玻璃、广告牌等是否有倒下。
5、地震被困在屋内的倒塌物内,小心搬开身边物件,想办法用木棍或是砖块把倒下的墙支撑住。
6、当听到废墟外有声音时,要发出声音,让外边的人知道你在里面,比如敲击身边能发出声音的物件。
合作探究
探索3-地震自救
学校避震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者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到有组织的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前!不要到阳台上去!
知识拓展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
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同。为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
研讨
1、根据我们所掌握的事实,我们能为先前对岩石弯曲原因的猜测找到依据吗?
组成地球岩石圈的六大板块在不停地运动,它们相互碰撞、彼此分离……板块边缘构成了地球表面的活动带,是火山、地震的高发地区。在这样的过程中,地壳或岩石圈会发生机械变形、变位,比如升降、漂移、褶皱、断裂等。
研讨
2、地震是怎样发生的?能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这个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
地下岩石由于地壳运动会长期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一旦这种作用力的强度超过了岩石的承受强度,岩石就要破裂或者错开,同时将积累的能量迅速释放出来从而形成地震。
地震会使地面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强烈的地震会使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发生巨大的改变。
这种改变是剧烈的。
课堂练习
1、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运动
B地下的温度太高
C人类的活动
2、地震对地形地貌的改变是(

A剧烈的
B缓慢的
3、地震属于(
)灾害
A气象
B地质
C人为
4、下列现象是地震带来的是(

A长白山天池
B堰塞湖
C敦煌雅丹地貌
D黄土高原的沟壑
A
A
B
B
课堂总结
1、通过模拟实验,我们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2、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我们知道: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3、通过制作关于抗震防灾的手抄报,宣传抗震防灾的常识。
作业布置
制作关于抗震防灾的手抄报,宣传抗震防灾的常识。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