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高中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月度检测(二)
高二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鼎是贵族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西周时期规定庶人没有资格用鼎陪葬。但是到了春秋晚期,很多庶人的墓葬中出现了用陶鼎陪葬的现象。这反映了春秋晚期 ( )
A.庶人政治地位提高 B.礼制的约束力减弱
C.制陶工艺水平进步 D.迷信色彩更加明显
2.对于汉代推行的专营政策,有的学者认为“是打着平均主义的旗号来扩充国库”,有的学者则认为是以“国家自为兼并”来代替民间兼并。这揭示出汉代专营政策 ( )
A.实现了财富的平均分配 B.借助了经济手段以增加收入
C.抑制了商品的生产流通 D.激发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
3.唐初中书省下设六名中书舍人。凡百司表章,先由一名中书舍人批阅,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其余五名舍人再根据自己的意见,提出“商量状”,拟出各种方案。中书省宰相选择最优方案并略陈己见,交皇帝裁决。由此可见,唐初 ( )
A.君相矛盾得到缓解 B.宰相的权力遭到削弱
C.中枢权力机构完备 D.中书省决策较为科学
4.从中国家谱发展的历史看,宋朝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的参考功能已经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是说世系,序长幼,辩亲疏,尊祖敬宗,关注宗亲族道的提倡。家谱的修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到民间私修。这反映了宋以后 ( )
A.宗法观念日益淡薄 B.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C.家谱社会功能衰退 D.地方政府的职能扩大
5.明中晚期的江南,随着地主和佃户将维持生计的谷物收成变为植棉、养鱼和橘园、桑园的经营与茶树的种植,新的农业形式在江南产生了……新的农业管理技术发展了,常常需要使用雇工或是有人身依附性质的劳动力。材料说明江南地区 (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雇佣关系普遍化 D.农业经营方式多样
6.1889年,商办上海鸿安轮船公司创立时,大量股份为轮船招商局的买办所有。1894年,商办上海华新纺织新局的发起者和入股者大多是洋务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参与者和股东。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 ( )
A.清政府的阶级属性发生变化 B.股份制成为近代企业主要经营模式
C.国内资本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益于洋务运动
7.据资料统计,从1918年至1927年,外国输华商品总值以关平银计算,由5.55亿两上升为10.13亿两,输入的洋货主要是日用消费品,输出则以棉纺织品居多。1920年中国棉花、烟叶、蚕丝等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36.4%,1930年递增到45.1%。这些现象表明该时期的中国 ( )
A.经济半殖民地化加深 B.由被动开放转向主动开放
C.丝茶竞争力得到加强 D.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8.1927年2月,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对青年的信仰做了调查,调查显示:青年们认为如果没有对“主义”的信仰,会成为“时代落伍者”;不少“新青年”放弃了曾经信奉的吴佩孚“三不主义”、无政府主义等,转而信仰三民主义、共产主义。这一现象表明( )
A.革命统一战线促使青年觉醒 B.思想解放是国民革命的前提
C.青年是国共两党争夺的焦点 D.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即将破裂
9.图1为丰子恺1936年创作漫画《愚公》(山上牌子写着——国耻山),该作品旨在( )
图1
A.彰显国共合作抗战的精神 B.宣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激发民众保家卫国的勇气 D.描绘农村土地改革场景
10.1949年6月,上海英商电车公司计时员王振国按规定请假时,遭到英国查票员麦达生的殴打,执勤警察把麦达生带到公安分局并依法将其拘留,后来麦达生被公司革职回国。这一事件的结局反映出 ( )
A.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提升 B.西方列强在华特权遭否定
C.国民政府取消列强治外法权 D.新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11.表1为1741~1821年英国人口流动增长幅度变化表。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表1
时间(年) 增幅(%) 时间(年) 增幅(%)
1741~1751 3 1781~1791 9
1751~1761 6 1791~1801 11
1761~1771 6 1801~1811 14
1771~1781 6 1811~1821 18
A.工业革命的推动 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C.社会等级秩序崩溃 D.世界人口大迁移
12.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订货;1931年苏联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一半;1928—1929年,苏联与美国共签署了132个技术援助合同;1932年大约有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据此可知 ( )
A.经济合作推动美国走出了经济困境 B.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得益于美国支持
C.苏美之间的经济往来符合两国利益 D.经济危机使美苏放弃意识形态对立
13.1870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发表了短篇小说《竞选州长》,描写的是“我”作为独立党候选人在参加纽约州州长的竞选时,不断遭受到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诬蔑和打击最终被迫放弃了竞选。该作品 ( )
A.体现了现代主义的文学风格 B.讽刺了资本主义政治的虚伪
C.揭露了西方政党制度的本质 D.抨击了美国联邦制度的弊端
14.有学者指出,随着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原有的国际秩序以国家为中心,现在包括专业团体、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表明( )
A.世界各国根本利益的趋同 B.全球经济重心已经发生转移
C.全球治理主体日趋多元化 D.世界政治格局不断趋于稳定
15.1960年1月4日,在英国的倡议下,英国、瑞典、挪威、瑞士、奥地利、丹麦和葡萄牙七国签订《建立欧洲自由贸易公约》,同年5月3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的宗旨是逐步取消成员国之间工业品的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内部自由贸易。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立的动机是 ( )
A.冲破“马歇尔计划” B.抗衡欧洲经济共同体
C.顺应“冷战”的局势 D.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
16.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欧盟有510万新生儿出生,520万人死亡,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人口负增长;但同期,欧盟总人口却从5.08亿上升到5.1亿,移民人口抵消了本地人口的萎缩,导致此时期欧盟总人口不降反升的深层次原因是 ( )
A.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不平衡 B.欧盟国家福利制度确立
C.欧洲一体化的负面效应凸显 D.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2分 )
1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唐宋以来,东方世界便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以同源文化、同质制度为根基的亚洲经济圈。所谓“中央文明”或“中央帝国”,绝非仅仅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国对东亚国家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中国很少利用自己的宗主地位和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奴役和掠夺体系内的朝贡国;大多数时候,朝贡在经济上是无利可图的,甚至成为王朝的负担。在封建权贵资本体系支配下的朝贡贸易是一种内敛型体制,以“德治”为维系手段。
——摘编自张明之《从朝贡体系到条约通商》
材料二 条约体系指伴随着近代殖民扩张,形成的西方殖民列强主导的以条约关系为结构的国际体系。19世纪的一个全球性现象就是西方殖民列强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政治实体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并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将后者的领土、主权和权益以合法的形式转移到殖民者手中。这些不平等条约把殖民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实质不平等关系转化为形式平等的条约关系,并通过单边或双边的不平等条约而得到落实。
——摘编自王培培《“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清朝朝贡体系与19世纪西方条约体系的特点及它们产生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西方条约体系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所起的作用。(5分)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海防建设,彻底改变了旧中国有海无防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为海军舰艇部队郑重题词∶"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1951年朱德发表《建设海军,保卫海防)的重要讲话,指出∶"今天我们保卫国防的第一项重大任务就是防守海岸线、保卫领海。"1952年毛泽东针对我军南日岛防守失利教训时指出∶"必须迅速地坚决地加强必守岛屿地防御工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中国海防建设开启了现代化、正规化的新阶段,为改革开放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1979年邓小平做出指示;"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人民解放军摒弃了近岸防御的"护城河"观念,确立了以突出国家领海主权和国家利益为原则的近海防御策略。
——于长海《论新中国海防战略指导思想的演变》
材料二 当今世界变局中危和机同时并存,民族矛盾、宗教冲突、边界纠纷等问题,成为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威胁。当前我国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之中,我们必须以习近平"大海洋战略"和"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为指导,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海防。
——摘编自陈明富《新中国70年海防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五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我国海防战略的主要指导思想。(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当前建设强大稳固现代海防的时代背景。(4分)
19.(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事 件
约1815—1835年 欧洲商业帝国向中国出口鸦片的价值增加了5倍
1840年 为了对付中国中断贸易,英国封锁中国的港口
1842—1844年 《南京条约》结束了鸦片战争,中美签订《望厦条约》,中法签订《黄埔条约》
1850—1859年 世界贸易额增加了80%
1860—1861年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19世纪50年代 2.5万中国人生活和工作在加利福尼亚
19世纪60—90年代 中国开展洋务运动
1870—1900年 世界工业产量增加4倍;世界造船业增加了2倍;世界贸易额翻了一番
1877年 维多利亚女王接受印度女皇的称号
1878—1913年 欧洲帝国的总面积翻了一番,总人口从3亿增加到5.5亿
1894—1895年 日本打败中国并占领台湾
——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下)》整理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不超过280字)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拿破仑十分重视法制建设。1800年8月,他设立了由4人组成的民法典起草委员会,波拿巴亲自督促起草工作,1801年1月就公布了草案。参政院对此进行了非常认真地讨论,召开会议达107次之多,波拿巴直接主持了其中的55次。民法典最后定稿于1804年3月21日,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典》。它宣布保护私有制度,规定一切动产、不动产的私人所有都是绝对的,受到法律严格保护。法典根据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规定一切人都享有民事权利。对于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契约,法典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的条款。法典在父权、夫权、妇女地位、离婚事件、继承权等问题上,有明显的封建家长制和男子为主宰的色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据材料分析《拿破仑法典》的基本原则,并指出拿破仑推动法典制定的措施。(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拿破仑法典》。(6分)?
江苏省泰州高中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月度检测(二)
高二历史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B A D A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B C B D
17:(1)朝贡体系的特点:中国居于主导(或中国为核心),不计经济成本,强调德治归化。(2分)
原因:中国经济文化的吸引力,自给自足的农本经济,传统的华夷观(或天朝上国意识、儒家思想的影响)。(任意2点得分)
条约体系的特点:西方列强主导,具有侵略性、本质上属不平等的殖民体系。(2分)
原因:列强的经济军事优势(或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扩展),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化(或机器大工业),自由贸易(或自由主义)思潮、资本主义的扩张性。(4分)
(2)作用:便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加强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促成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拓展。(3分)形成西方为主导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为附庸的世界市场格局(2分)
18:(1)五十年代: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为目的;建立支强大海军队伍;以防守海岸线和沿海岛屿为依托;近岸防御。(4分)
七八十年代;为保护改革开放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果;重视海军现代化;强调领海主权和国家利益;近海防御。(4分)
(2)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显著,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华民装伟大复兴的时代需求;习近平"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引领。(4分)
19:
20:(1)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精神。(1点1分,共3分)
措施:重视法制建设(亲自参与);成立立法机构(民法典起草委员会);参政院组织多次讨论(主持草案讨论)。(1点1分,共3分)
(2)评价:
积极:确立资本主义立法规范;法律形式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传播范围广,对后世影响深远。(1点1分,共4分)
消极:法典保留一定封建色彩,具有保守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