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
第4节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素养目标】
1.了解静电的应用和防止原理。
2.会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对有害经典提出有效的防止措施。
3.培养对经典现象的分析,以及利用静电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必备知识】
知识点一、静电平衡
定义:把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放到电场中,由于静电感应,在导体两侧感应出异种电荷,它们在导体内部产生的电场与外部的电场方向相反。在叠加后的电场作用下,仍有自由电子不断运动,直到导体内部各点的电场强度为0,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不再发生定向移动,导体达到静电平衡状态。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特征
①内部的电场强度处处为0。外电场E与导体两端的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E′的合场强为零,E′=-E.
②导体表面附近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点的表面垂直。
③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
处于静电平衡时的导体上的电荷分布特点
(1)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表面,内部没有净电荷.
(2)感应电荷分布于导体两端,电性相反,电量相等,近异远同,如图甲所示.
(3)净电荷在导体表面的分布不均匀,一般越是尖锐的地方电荷的分布越密集,如图乙所示.
知识点二、尖端放电
1.电离:导体尖端的电荷密度很大,附近的场强很强,空气中的带电粒子剧烈运动,使空气分子被撞“散”而使正、负电荷分离的现象.
2.尖端放电:导体尖端的强电场使附近的空气电离,电离后的异种离子与尖端的电荷中和,相当于导体从尖端失去电荷的现象.
3.应用,高压设各中导体的表面应该尽量光滑,避免尖端放电而造成损失成事故。安装在建筑物顶端的避雷针,使建筑物避免雷击。
知识点三、静电屏蔽
(1)定义:把一个电学仪器放在封闭的金属壳里、即使壳外有电场,但由于壳内电场强度保持为0.外电场对壳内的仪器E=0不会产生影响。金属壳的这种作用叫静电屏蔽。
(2)说明:实现静电屏蔽不一定要用密封的金属容器,金属网也能起到屏蔽作用。
①现象:图甲中,验电器的箔片张开;图乙中,验电器的箔片不张开。
②结论:金属网罩能把外电场挡住,使罩内仪器不受外电场的影响。
知识点四、静电吸附
(1)原理:在电场中,带电粒子受到静电力的作用,向着电极运动,最后被吸附在电极上。
(2)静电除尘:设法使空气中的尘埃带电,在静电力作用下,尘埃到达电极而被收集起来,这就是静电除尘。
(3)静电喷漆:接负高压的涂料雾化器喷出的油漆微粒带负电,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这些微粒向着作为正极的工件运动,并沉积在工件的表面,完成喷漆工作。
(4)静电复印:复印机也应用了静电吸附。
【课堂检测】
1.如图所示,验电器带有少量的负电荷,将一带正电荷的小球从远处逐渐靠近,但不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先减小至零,后逐渐增大
B.?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断增大
C.?金属箔片一直带负电
D.?金属箔片一直带正电
【答案】 A
【解析】带有正电荷的小球慢慢靠近一个带有少量负电荷的验电器金属球,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得出金属箔片所带电荷变少,所以金属箔片的夹角减小,随着小球的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上的负电荷越来越多,所以金属箔片上将开始带上正电荷,随着正电荷的增加,此时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也开始变大,即金属箔片的夹角增大。
故答案为:A。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大建筑上的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
B.?路上行驶的油罐车后方有一条拖地的铁链,作用是向外界散热
C.?在高压环境下工作的电工都要穿静电防护服,是利用了静电屏蔽的原理
D.?站在一根高压电线上的鸟不会触电,是因为两脚间电势差太小,流过鸟身体的电流几乎为零
【答案】 B
【解析】A.高大建筑上的避雷针就是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中和建筑物上的电荷,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油罐车后方拖地的铁链是为了释放行驶过程中积累的电荷,不是向外界散热,B错误,符合题意;
C.在高压环境下工作的电工所穿的静电防护服,是利用了静电屏蔽的原理,从而防护人体免受高压电场及电磁波的危害,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鸟落在单根导线上,因为两脚间距离很小,鸟身上的电势和导线的电势几乎是相等的,没有电流流过身体,所以鸟是安全的,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素养作业】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能吸起轻纸屑
B.?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
C.?冬季家里环境干燥,手碰到金属门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D.?放在通电直导线附近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
【答案】 D
【解析】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是由于摩擦起电,与静电现象有关,A不符合题意;
B.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是由于发生感应起电,与静电现象有关,B不符合题意;
C.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是由于人体因摩擦带电,与静电现象有关,C不符合题意;
D.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会发生偏转,是由于电流产生磁场引起的,与静电现象无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摩擦起电、感应起电都属于静电现象。
2.电工穿的高压作业服是用铜丝编织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工被铜丝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场强度为零
B.?电工被铜丝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势为零
C.?铜丝编织的衣服不易拉破
D.?铜线电阻小,能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答案】 A
【解析】屏蔽服作用是在穿用后,使处于高压电场中的人体外表面各部位形成一个等电位屏蔽面,从而防护人体免受高压电场及电磁波的危害.等电位说明电势相等而不是等于0,等电势时电势差为0,电场强度为0.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金属导线接地后可以屏蔽外界的电场,使得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度为零。
3.如图所示,B是带有绝缘支架的空腔带电金属球壳,A是验电器,A、B相距较远,导线C的一端接验电器的金属球,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将C的另一端与B的外壳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箔不张开
B.?将C的另一端与B的内表面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箔不张开
C.?无论C的另一端与B的外壳还是内表面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箔都会张开
D.?以上判断都不对
【答案】 C
【解析】当把C的另一端与B的外表面接触,则C将带电,导致A的指针张开.把C的另一端与B的内表面接触,静电平衡后,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但静电计仍处于外表面,则A指针会张开,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导体处在电场中,静电平衡,电荷会分布在外表面,而验电器处在外边面,故金属箔片会张开。
4.如图所示,用起电机使金属球A带负电,靠近验电器B的金属球,则(?? )
A.?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不张开,因为球A没有和B接触
B.?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正电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负电
D.?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验电器下部的两金属箔片都带上了负电
【答案】 D
【解析】把一个带负电的物体A,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由于静电感应,会带上正电荷,金属箔会带上等量负电荷,所以验电器的金箔张开,而整个验电器不带电.
故答案为:D。
【分析】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
5.在感应起电中,带负电物体靠近带绝缘底座的导体时,如图所示M处将( ??)
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以上答案均有可能
【答案】 B
【解析】感应起电过程是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且近端感应出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出同种电荷,由图知M为远端,则M处带负电.
故答案为:B.
【分析】感应起电实质是: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电荷转移特点“近异远同”.
6.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闭合
B.?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C.?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D.?先把A,B分开,再把C移走,然后重新让A,B接触,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上的金属箔片闭合
【答案】 B
【解析】A.感应带电,这是使物体带电的一种方法,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的原理可知,靠近的一端会带异种电荷,金属导体处在正电荷的电场中,由于静电感应现象,导体B的右端要感应出正电荷,在导体A的左端会出现负电荷,所以导体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A不符合题意;
B.把带正电荷的C移近导体A后,把A和B分开,A带负电,B带正电,金属箔还是张开,B符合题意;
C.先把C移走,A,B电荷恢复原状,A,B两端都不带电,若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不会张开,C不符合题意;
D.先把A,B分开,再把C移走,然后重新让A,B接触,A与B上的电荷重新中和,A上的金属箔片闭合,B上的金属箔片也闭合,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
7.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 B
【解析】把带电金属球移近不带电的验电器,根据静电感应现象的规律可知,若金属球带正电荷,则将导体上的自由电子吸引上来,这样验电器的上部将带负电荷,箔片带正电荷;若金属球带负电荷,则将导体上的自由电子排斥到远端,这样验电器的上部将带正电荷,箔片带负电荷,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
8.如图所示,在一个不带电的与外界绝缘的导体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开关S1和S2 , 当带正电的小球靠近a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静电感应,a端会出现正电荷???????????????????????B.?由于静电感应,a端会出现负电荷
C.?只闭合S1 , 小球会受到导体的排斥力????????????????D.?只闭合S2 , 小球会受到导体的排斥力
【答案】 B
【解析】AB.当带正电的小球靠近a端时,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则a端会出现负电荷,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当闭合任何开关时,导体就会与大地连接,导体与大地形成新的导体,导体的右端带负电,小球与导体间相互吸引,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静电感应结论:近异远同。开关不闭合,a是近端,带负电。开关s1、s2闭合,导体与大地形成新的导体,导体的右端带负电,小球与导体间相互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