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28 12:0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说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那么这场战争是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伊拉克战争
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结束的标志是:A、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B、“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附近
C、司令官麦克阿瑟被撤职回国
D、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1. 此图反映了建国初期什么运动?
2. 进行这一运动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3. 农民拔除地界碑的依据是什么?
4. 这一运动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特点:
开展及完成:
结果
原因:
土改意义:
开始: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后 1950年冬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采取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原因)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
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农具、
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350亿公斤粮
食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在欢庆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序幕。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刚刚诞生的贫困的新中国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0-30%
90%
占有土地比例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10%
70-80%
地主
农民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为了使广大农民从地主阶级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了发展社会经济
为了巩固人民政权
“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毛泽东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时间:1950年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性质: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重要的土地法
成果:除少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三、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完成 注意:是在新解放区内开展
1、开始的时间:1950年冬,分期、分批进行。
2、与以往土地改革的不同之处:
注意保护富农经济,对地主由过去没收其一切财产改为没收土地、农具、耕畜、多余的粮食及房屋,保护民族工商业等。
3、完成: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结束。
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烧地契.
农民分到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资料1: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资料2: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资料3: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为什么把土地分给农民?
2、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
3、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要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封建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压迫的总根子,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有利于减少土改的阻力,孤立地主阶级,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更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从而有利于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封建
土地
所有制
产品分配
农民
土地
所有制
地主阶级
农民
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地主阶级
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自己占有
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
占有者
类别
名称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四、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了。
(2)、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
(3)、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土地改革
巩固练习
1、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B、A、C、D)
3、我国彻底废除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
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封建剥削
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到----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1952
5、动脑筋: 土地改革为什么要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
提示:旧的封建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总根子,它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6、列举: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了。(2)、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3)、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歌剧《白毛女》剧照
1、下图反映的内容是“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从中不可能读到的信息是( )
A.土地改革使农民分得地主的土地
B.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
C.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关心土地问题 
D.封建土地制度被推翻
2.1950年国家决定在下列哪些地区实行土地改革(  )
A.新解放区  B.西藏自治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3.建国初的土地改革依据的法令是(  )
A.《共同纲领》
B.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我国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在(  )
A.1949年B.1952年C.1950年D1951年
5.土地改革是要改变(  )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土地私有制  D.土地国有制
6.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
请回答:
(1)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
(2) 这种土地制度何时在我国彻底被消灭?标志是什么?
(3)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喜儿在1952年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如果你是人大代表,针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至少三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