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
在运动中是否出现过运动损伤?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常见轻度运动损伤的预防和自我处理。
*
1、运动损伤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所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伤后皮肤粘膜和黏膜的完整性不同,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种。开放性损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伤处皮肤、黏膜被破坏,如擦伤、裂伤、刺伤、切伤和开放性骨折等;闭合性损伤无伤口与外界相通,伤处皮肤黏膜完整,一般有颜色的改变,如皮下淤血、红肿等,常见的有挫伤、扭伤、肌肉拉伤、闭合性骨折等。
*
2、常见的轻度损伤有哪些呢?
擦伤
鼻出血
扭伤
挫伤
肌肉痉挛
运动性腹痛
*
3、常见轻度损伤的处理方法:
(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
处理:
a、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即可自愈。不需包扎。
b、重度擦伤:要医生来处理。(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止肿胀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
处理: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3)扭伤(最常见部位是踝关节)
处理:如果是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也可喷云南白药气雾剂,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按摩等,防止充血肿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
*
(4)挫伤: 如果是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也可喷云南白药气雾剂,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按摩等,防止充血肿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24或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
(5)肌肉痉挛(抽筋,是肌肉持续不自主的强直收缩) 原因:
a.大量的排汗;b.肌肉快速连续收缩;c.寒冷的刺激。
处理:发生肌肉痉挛时,通常只要向相反的方向牵引痉挛的肌肉即能缓解痉挛。处理时要注意保暖,牵引时用力要均匀,切忌暴力,以免造成肌肉的拉伤。
*
(6)运动性腹痛(多出现在各种奔跑项目中)
原因:如饭后立即活动、呼吸方法不当和慢性腹部疾病都会产生运动性腹痛。
处理:轻度腹痛可减慢速度继续活动,同时用手压住痛点做深呼吸,疼痛即可缓解,如仍不能缓解时,应停止运动,请医生诊治。
*
3、运动损伤处理方法小结: 开放性损伤的处理主要是止血和防止感染,一般进行伤口消毒后包扎即可,如擦伤。严重的需要送医院缝合或手术,如裂伤、切伤等。伤口较深(如刺伤)的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的发生。闭合性损伤(如挫伤)的处理多采用加压包扎、冷敷、抬高患肢等方法防止淤血、肿胀和疼痛,轻微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也可贴止痛膏。严重的闭合性损伤多伴有脑组织、内脏器官的损伤,应及时送医院观察和治疗。
*
4、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思想麻痹大意是所有运动损伤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其中包括运动前不检查器械,预防措施不得力,好胜好奇,常在盲目和冒失中受伤。
(2)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特别是缺乏针对性准备活动,使运动器官,内脏器官机能没有达到运动状态而造成损伤。
(3)运动情绪低下,或在畏难,恐惧,犹豫以及过分紧张时发生伤害事故。有时因缺乏运动经验,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致伤。
*
(4)内容组合不科学,方法不合理,纪律松散以及技术上的错误等都可能引起损伤。
(5)运动场地狭窄,地面不平坦,器械安置不当或不坚固,锻炼者拥挤在一起或多种项目在一起活动,容易相互冲撞所致。
(6)空气污浊,噪音,光线暗淡,气温过高或过低,以及运动服装不合要求等原因,都可以直接或间接造成伤害事故。
*
5、运动性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7)心理障碍的排除:体育运动的复杂性、竞技性和社会性,对学生心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学生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恐惧。如看到跳箱、双杠等器械就害怕,对长跑有恐惧心理。同时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与安全事故有着一定的关系。如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急躁、犹豫、胆怯、急于求成等。出现这种状况,学生应及时与老师沟通,弄清楚状况,消除心理障碍,让自己在愉快健康氛围中锻炼身体。
*
三、课后作业:
1、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2、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