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二调考试
高二年级(文科)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 复数z=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 是虚数单位,计算( )
A.-1 B. 1 C. D.
3.某同学准备用反证法证明如下问题:函数f(x)在[0,1]上有意义,且f(0)=f(1),如果对于不同的x1,x2∈[0,1]都有|f(x1)-f(x2)|<|x1-x2|,求证:|f(x1)-f(x2)|<,那么它的假设应该是( ).
A.“对于不同的x1,x2∈[0,1],都得|f(x1)-f(x2)|<|x1-x2| 则|f(x1)-f(x2)|≥”
B. “对于不同的x1,x2∈[0,1],都得|f(x1)-f(x2)|> |x1-x2| 则|f(x1)-f(x2)|≥”
C.“ x1,x2∈[0,1],使得当|f(x1)-f(x2)|<|x1-x2| 时有|f(x1)-f(x2)|≥”
D.“ x1,x2∈[0,1],使得当|f(x1)-f(x2)|>|x1-x2|时有|f(x1)-f(x2)|≥”
4. 若执行如图1所示的框图,输入
则输出的数等于( )
A. 15 B. C. 16 D.4
5. 设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则的值为( )
A.4 B.3 C.2 D.1
6.已知函数的导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的图象可能是( )
7 . 复数( )
A、0 B、2 C、 D、
8. 如下图为一串白黑相间排列的珠子,按这种规律往下排起来,那么第36颗珠子应是什么颜色的( )
A.白色 B.黑色
C.白色可能性大 D.黑色可能性大
9. 函数在内有极小值,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0,3) B. C. D.
10. 将两个顶点在抛物线上,另一个顶点是此抛物线焦点的正三角形的个数记为,则( )
A. B.
C. D.
11. 对实数和,定义运算“”:设函数若函数的图像与轴恰有三个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2. 若执行如右图所示的框图,,,为某次考试三个评阅人对同一道题的独立评分,为该题的最终得分,当,,时,等于( )
A. 11 B.10 C. 8 D. 7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 下图是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则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14. 观察两相关量得如下数据: 求两变量间的回归直线方程 .
x -1 -2 -3 -4 -5 5 3 4 2 1
y -9 -7 -5 -3 -1 1 5 3 7 9
15. 已知=2+i,则复数 =______.
16. 已知,若,则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x,y,z是互不相等的正数,且x+y+z=1,求证:.
18.(本小题满分12分)求两变量间的回归方程.
价格x 14 16 18 20 22
需求量Y 12 10 7 5 3
求出Y对X的回归直线方程,并说明拟合效果的好坏。(其中)
19.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右焦点为(,0),斜率为1的直线与椭圆G交与A、B两点,以AB为底边作等腰三角形,顶点为P(-3,2).
(1)求椭圆G的方程;(2)求的面积.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为了比较注射A,B两种药物后产生的皮肤疱疹的面积,选200只家兔做实验,将这200只家兔随机地分成两组。每组100只,其中一组注射药物A,另一组注射药物B。下表1和表2分别是注射药物A和药物B后的实验结果。(疱疹面积单位:)
表1:注射药物A后皮肤疱疹面积的频数分布表
疱疹面积
频数 30 40 20 10
表2:注射药物B后皮肤疱疹面积的频数分布表
疱疹面积
频数 10 25 20 30 15
(1)完成下面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比较注射两种药物后疱疹面积的中位数大小;
(2)完成下面列联表,并回答能否有99.9%的把握认为“注射药物A后的疱疹面积与注射药物B后的疱疹面积有差异”。 (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
疱疹面积小于70 疱疹面积不小于70 合计
注射药物A a= b=
注射药物B c= d=
合计 n=
附: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少数民族的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下图(1)、(2)、(3)、(4)为她们刺绣最简单的四个图案,这些图案都是由小正方形构成,小正方形数越多刺绣越漂亮.现按同样的规律刺绣(小正方形的摆放规律相同),设第n个图形包含个小正方形.
(1)求出的值;
(2)利用合情推理的“归纳推理思想”,归纳出与之间的关系式,并根据你得到的关系式求出的表达式;
(3)求的值。
22.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的图象在点(1,)处的切线方程为。
(1)用表示出;
(2)若在[1,+∞)上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数学二调答案
一、选择题:AACBC DDADC BC
二、填空题:13、10 14。 15. 16. ,
三、解答题
17.证明:因为;
;.
三式相乘可得
18.解:
0 -0.3 0.4 0.1 0.2
4.6 2.6 -0.4 -2.4 -4.4
说明拟合效果好
19.解:(Ⅰ)由已知得解得,又
所以椭圆G的方程为
(Ⅱ)设直线l的方程为
由得
设A、B的坐标分别为AB中点为E,
则;因为AB是等腰△PAB的底边,
所以PE⊥AB.所以PE的斜率解得m=2。
此时方程①为解得所以
所以|AB|=.此时,点P(—3,2)到直线AB:的距离
所以△PAB的面积S=
20. 解:
(Ⅰ)
图1注射药物A后皮肤疱疹面积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图2注射药物B后皮肤疱疹面积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注射药物A后的疱疹面积的中位数在65至70之间,而注射药物B后的疱疹面积的中位数在70至75之间,所以注射药物A后疱疹面积的中位数小于注射药物B后疱疹面积的中位数。
(Ⅱ)表3
疱疹面积小于 疱疹面积不小于 合计
注射药物
注射药物
合计
由于,所以有99.9%的把握认为“注射药物A后的疱疹面积与注射药物B后的疱疹面积有差异”.
21. 解: (1)f(5)=41.
(2)因为f(2)-f(1)=4=4×1,
f(3)-f(2)=8=4×2,
f(4)-f(3)=12=4×3,
f(5)-f(4)=16=4×4,
……
由上式规律,所以得出f(n+1)-f(n)=4n.
因为f(n+1)-f(n)=4n f(n+1)=f(n)+4n
f(n)=f(n-1)+4(n-1)
=f(n-2)+4(n-1)+4(n-2)
=f(n-3)+4(n-1)+4(n-2)+4(n-3)
=…
=f(1)+4(n-1)+4(n-2)+4(n-3)+…+4
=2n2-2n+1.
(3)当n≥2时,==(-),
∴+++…+
=1+·(1-+-+-+…+-)
=1+(1-)=-.
22. 解: (1)f′(x)=a-,则有解得
(2)由(1)知,f(x)=ax++1-2a.
令g(x)=f(x)-ln x=ax++1-2a-ln x,x∈[1,+∞),
则g(1)=0,g′(x)=a--==,
(ⅰ)当0
1.
若1即f(x)(ⅱ)当a≥时,≤1.
若x>1,则g′(x)>0,g(x)是增函数,所以g(x)>g(1)=0,
即f(x)>ln x,故当x≥1时,f(x)≥ln x.
综上所述,所求a的取值范围为[,+∞).
开始
输入
开始
否
是
结束
输出
开始
图1
结束
,
输出
开始
是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