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小学体育 4.1.9多种形式的障碍跑练习与游戏 说课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小学体育 4.1.9多种形式的障碍跑练习与游戏 说课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5-29 08:5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材版本:人教版
学校名称:洪洞县赵城镇西沟小学
授课年级:五年级
授课教师:王堃
2017年6月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2.教学背景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点和难点
5.主要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
6.教学流程示意图
7.教学过程
8.教学设计创新之处
9.教学效果评价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障碍跑是一项有难度、有实用价值的综合性运动,它是在自然快跑中用跨、跳(绕)、钻等方法越过障碍的项目。此项教材可借助自然环境,根据条件在障碍数量上有所增减,可在内容上更换,也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障碍物的难度,甚至改变过障碍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均能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内容,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培养、得到发展、得到提高,把“障碍跑”这一有难度的教材变为学生喜欢参与的内容
本单元共设三课时,本次课为第二次课,本节课通过钻、踏、跑、越的方法通过障碍物,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为,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钻、踏、跑、越等过障碍物的基本方法,在快速奔跑中灵敏、安全地通过障碍物,
2.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
的共性特点
本班学生的特点
小学五年级学生在10—11岁左右,他们活泼好 动,尤其对集体活动和游戏、比赛的形式更感兴趣
本班学生共40人,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想象力丰富,具有好玩、好动、好思考、勇于表现自己等特点。从课前了解的情况看,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状况较好,已具备一定的活动能力。教学中通过游戏和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不断地激发学生学练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用钻、踏、跨、跑、越通过障碍的简单方法,发展学生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及灵敏性,培养学生机智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用钻、踏、跨、跑、越通过障碍的简单方法
2.通过练习竞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及灵敏性,提高自控能力
3.培养学生机智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及勇于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障碍的方法
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安全、快速越过障碍


主要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法  练习法
 讨论法    观察法
 游戏法    比赛法
教学资源
铁环20个
体操凳4个、体操棒40个
小垫子16个
跨栏架4个
教学流程示意图
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
结束部分
课堂常规
热身跑
障碍跑
放松活动
素质操
体操棒游戏
小结本课
基本部分
障碍跑单元计划
课次
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重难点
教学的主要方法
1
障碍跑的钻爬踏、跑的方法
1、初步体验用钻、爬、跨步式通过障碍的简单方法
2.通过练习竞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及灵敏性,提高自控能力
3.培养学生机智、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及勇于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障碍的方法
教学难点:
安全快速通过障碍
介绍场地
分组练习钻、踏、绕
师生共同分析动作要领
进行障碍赛
2
障碍跑的钻爬踏、跑的方法
1、巩固提高通过障碍的简单方法
2、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及灵敏性
3、培养学生机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及加强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障碍的方法
教学难点:
安全快速通过障碍
1、走、跑过独木桥 2—3次
要求:保持平衡,注意安全
2、分组复习钻爬山洞、踏石过小溪 2—3次
要求:认真体会,注意安全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通过障碍板
要求:认真观察,明确安全通过方法
4、分组练习尝试安全通过障板的方法(加强保护帮助)3—4次
要求:上下肢配合协调,安全通过
开始准备部分(9分钟)
一、课堂常规
(一)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四)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活动
二、热身跑
热身跑,并在跑的过程中进行一系列身体活动
要求:精神饱满、队列整齐
三、素质操:4节,4*8拍
1、上肢运动 2、体侧运动 3、体转运动
4、跳跃运动
要求:动作幅度大、姿态美、有力度,节奏准确
基本部分
主教材
障碍跑
(用时约20分)
游戏:
反应游戏
(用时约5分)
主教材:障碍跑(20分钟左右)
1、教师讲解消防员过硬的本领是平时刻苦练习的,下面我们就进行消防演习
2.介绍练习场地利用障碍用钻、踏、走跑、越等方法进行演习(如图)
3.走、跑过独木桥 2—3次
要求:保持平衡,注意安全
分组复习钻爬山洞、踏石过小河 2—3次
要求:认真体会,注意安全
4.分组练习钻爬山洞、踏石过小河 2—3次
要求:认真体会,注意安全
5.教师边讲解边示范通过小河
要求:认真观察,明确安全通过方法
6.分组练习尝试安全通过独木桥的方法
(加强保护帮助)3—4次
要求:上下肢配合协调,安全通过
7.学生相互交流,各组分别练习 2—3次
要求:相互观察交流,共同提高
8. 各组展示、相互评价
要求:方法既安全又快速通过
9.同等条件下分组进行障碍赛1次
提示:不要只注重速度,而忽视安全
10.小组结合教师的场景设疑,讨论怎样安全快速通过障碍?
11.进行评比1次
标准:方法安全有效,具有应用效果
12.教师进行小结
二、反应游戏 5分钟左右
游戏方法:两人面对面站立,手持体操棒,听口令同时松开自己手中的体操棒,去拿对方的体操棒,两人体操棒均不落地为成功。
注意:两人间隔距离自己控制
下肢爆发用力
具体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
2.学生体验练习,小组讨论怎样接的准
时间为1分钟
3.进行教学比赛(1—2次)
结束部分5分钟
一、放松活动:放松拉伸练习
  要求:充分放松身心。
二、集合,小结
  总结本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对学练认真、勇于克服困难的同学进行表扬,并对全班提出希望。
三、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四、收还器材
教学设计特点

     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手段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自己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方法,培养他们善于动脑团结协作的精神。多场地练习,多种有趣的练习内容,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练习手段多样,活动中有练有赛,先练后赛,练习与竞赛交替出现,使全体学生都感受到体育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效果评价
1.在课上多以鼓励为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习效果。在练习过程中采用了自评、小组内相互评价与老师评价相结合,使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学习,每一位学生都充分享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
2.以游戏形式提高课堂氛围,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掌握动作技术水平和质量以及跟同学间的友好交往与合作。
3.本次课预计,80%的学生能基本掌握安全通过不同障碍的动作方法,并在练习中运用。
4.本课练习密度:30—35%;本课平均心率:120—13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