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猫洞 同步练习
一、语言实践
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
爵( )士 仆( )人 矮( )小 徒( )步
效率( ) 辉煌( ) 脱( )离 尊( )重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名人免不了有故事流传,真假难辩。( )
(2)若从猫的一方面想呢?一有紧急情况,两猫不能同时进出,事必大的要挤了小的。而且——大猫:这是我的洞,充许你用,要以我为主。小猫口头称事,心中不服。( )
(3)代表齐国出访自然有一些随从组成外交使团,骑马乘车,前呼后拥,晏子绝不能一个人徙步走来。( )
3.多音字组词有误的一项是( )
略
4.改正下面句子中的语病。
(1)历代古今中外的经验证明,娇生惯养是培养不出人才的。
(2)同学们要随时克服并认真发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缺点。
5.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辨、辫、辩
6.下面一段话的正确语序是( )
开一个猫洞是从人的一方面想,一洞可以两用。若从猫的一方面想呢?一有紧急情况,两猫不能同时进出,势必大的要挤了小的。而且——
A.若是各有一洞呢?那就不一样了。
B.双方平等了。各有所得,各霸一方。
C.大猫:这是我的洞,允许你用,要以我为主。
D.小猫:谢谢。我的玲珑小洞也可以供你用。可是你进得去吗?
E.小猫口头称是,心中不服。
F.大猫:你看我的洞多么辉煌。我可以让你也利用。
二、阅读实践
(一)
①无独有偶,中国也有个关于门洞的名人故事。
②话说当年齐国宰相晏婴名满天下。据说他曾经当使者到楚国去办外交。楚国人要给他一个“下马威”。因为晏子身材矮小,便在国门之旁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大使从小门进。晏子不肯,说,到什么国进什么门。到狗国才钻狗洞。我来到楚国该进什么门?进大国的大门,还是进小国的小门?楚国人不肯自认为小,只好请他进大门。没开始谈判先吃了败仗。
③当时只有三个大国:西是秦,东是齐,南是楚。既是外交访问,晏婴大使必非一个人。代表齐国出访自然有一些随从组成外交使团,骑马乘车,前呼后拥,晏子决不能一个人徒步走来。大使个人的高矮显不出来。而且城墙不是纸糊的,另开一门也不容易。这故事靠不住。
④不论真假,这故事里有没有什么道理可谈?
⑤楚人:门是供人走的。大人走大门,小人走小门。门以人为准。
⑥晏子:门是国家的城门。大国的城大,城门也大。小国的城小,门也小。门以国为准。
⑦这又是从两个不同坐标出发看人和门的关系。
7.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晏子使楚”的故事“靠不住”?
8.(1)“门以人为准”是“人本”思想的体现吗?为什么?
(2)“门以国为准”是“人本”思想的体现吗?为什么?
9.选文叙述“晏子使楚”的故事的语段是第 段,分析故事的语段是第 段。
(二)
①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勤求学问而不用心思索,那还是茫然而无知;只是挖空心思去想而不勤求学问,那还是疑难丛生,得不到确实的知识。
②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识与记,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过程,思是学的基础,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方能循序渐进而终有所成。
③歌德曾经说过:“谁不用脑子去思考,到头来他除了感觉之外将一无所有。”这正如人们摄取食物一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食而不化,难以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有。试想,达·芬奇学画时若不是每画一个蛋都仔细揣摩绘画的技巧,而只是追求简单的重复,他岂能成为一代巨匠?在马列主义传到中国的时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主义者如果不是学而思,思而行,在吸取理论精髓的同时结合客观实际,而是一味地生搬硬套,那中国革命不早断送在王明之流“左倾”教条者手中了吗?联系现在,我们学习知识,若只用头脑去背,而不整理,那么,脑子虽被塞得满满的,却依然茫然无知,无法掌握及活用所学的知识。可见,
④那么,是不是只要多思考而不必学习了呢?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孔子云:“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可以想象一下,爱迪生如果只是整天单纯地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而不学习基础科学知识并加以实践,那么,他能将设想变为现实吗?而现在,我们周围有许多自命不凡的人,整日空想,好高骛远,认为学习是浪费时间。可结果呢?都是一事无成,空自蹉跎。我国进行改革若单凭主观想象,而不学习正确的科学理论及前人的实践经验,怎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我国怎会有今日的腾飞?可见,
⑤今天,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只学不思或只思不学都是无法到达光明的彼岸的。只有学与思相结合,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提出见解,才是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
10.下面两句话,第 句是第③段的结尾,第 句是第④段的结尾。
(1)人们要获得知识,离不开思考。学而思之,方能将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2)思考必须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这样的思考才能深化所学,有所创新。
11.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12.第③段中孔子的话与第④段中歌德的话能否互换?为什么?
13.第③段中“这正如人们摄取食物一样……无法化为己有”一句话的说理方法与它下边的几句话有什么不同?用这种说理方法有什么好处?
14.本文批评了哪种不好的学习方法?请摘录它的具体表现的句子。
三、表达实践
15.题目:《 》给我的启示
要求:将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记录下来,并分析故事蕴涵的道理;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jué pú ǎi tú lǜ huáng tuō zūn
2.(1)辨 (2)势 允 是 (3)决 徒 3.略
4.(1)古今中外的经验证明,娇生惯养是培养不出人才的。或者:历代的经验证明,娇生惯养是培养不出人才的。
(2)同学们要随时发现并认真克服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缺点。
5.略
6.C E A F D B
7.两个方面:一是晏子使楚骑马乘车,大使个人的高矮显不出来;二是城墙不是纸糊的,另开一门也不容易。
8.(1)不是。作者在这里用了隐喻的手法,以人的高矮隐喻人的等级,“门以人为准”实质是以等级为标准。所以,它不是从实际需要出发的“人本”思想的体现。
(2)是。作者在这里也用了隐喻的手法,以大国开大门、小国开小门隐喻做事情从实际需要出发。所以,它是“人本”思想的体现。
9.②;③—⑦
10.(1) (2)
11.引出中心论点,并作解释。
12.不能。因为二人的话只能证明所在段的分论点。
13.这句是比喻论证,下面几句是举例论证。这样说理生动,通俗易懂。
14.只学不思。
15.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同步练习
一、语言实践
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试卷( ) 卷( )起 抹( )杀 泡沫( )
省( )亲 广东省( ) 筋骨( ) 花骨( )朵
诬miè( ) 高liang( ) 栋liáng( ) cuī( )促
大gài( ) kǎi( )叹 bó( )学 拼bó( )
2.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自欺力”。
C.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D.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地大物博( ) 前仆后记( ) 自期期人( )
舍声求法( ) 框 骗( ) 不足为锯( )
4.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这也算是一种“信”, 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 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5.符合题意的一组成语是( )
啄木鸟要想吃到虫子,就应该飞到树上去,而它却飞到刚刚架好的电线杆上,其结果是永远吃不到虫子的,这正是 。
A.粗心大意,见异思迁 B.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C.碌碌无为,痴心妄想 D.并行不悖,徒劳无功
6.将(1)(2)(3)句按照合理的顺序填入下列空缺处,使其成为语意连贯的话。(只填序号)
作为教师,我们 , , 。
(1)应该鼓励他们对生活作独立思考 (2)应该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
(3)应该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黑暗和邪恶现象
7.对爱好数理化的学生,加强理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文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语文、历史、外语呢?下面的句子能与上段衔接的是( )
A.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为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C.只要认真想一想学校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D.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就很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8.论点“天赋之花再美,如果没有勤奋之水的浇灌,必定很快枯萎而一无所获”可以用下面哪些论据来证明?( )
A.千古一帝秦始皇虽以暴君闻名于世,但他勤于政事却是令人钦佩的。他曾要求自己每天必须看120斤的竹简文书,看不完就不休息。可以说,正是由于他的这种勤奋精神,秦国才得以在七雄并立的纷乱局势下独统天下,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千古书圣王羲之从小苦练书法,墨染一池清水才得以名垂青史。
C.门捷列夫23岁即成为彼得堡大学副教授。
D.一代伟人毛泽东,少年即胸怀大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青年毛泽东的豪放诗句所展示的远大志向,是他一生雄才大略的精神源泉。
E.业精于勤,荒于嬉。
F.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二、阅读实践
(一)
①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②“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③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④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⑤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9.这几段文字,作者针对错误论点而提出的论点是什么?
10.在“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句中,作为比喻,“脊梁”是指 ,“状元宰相”是指 。
11.文中加点的两个“中国人”指代什么?
中国人: 中国人:
12.在这几段文字中,作者通过列举事实所确立的正面观点是“ ”,所批驳的观点是“ ”。
13.敌论错误的根源在于( )
A.捏造事实 B.以偏赅全 C.不明真相 D.以小见大
14.作者所写的“这一类人们”的总的特点是 。作者用一个比喻句集中称赞他们的业绩和品格,这个句子是 。
15.鲁迅的语言饱蘸感情,请选择恰当的分析项说明下列粗体词语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讽刺 B.赞颂 C.自豪 D.愤慨
(1)我们从古以来……( ) (2)所谓“正史”( )
(3)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 ) (4)那简直是诬蔑( )
16.选文第②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7.为了有力地证明这个观点,作者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A.例证法 B.引证法 C.对比论证法 D.比喻论证法
18.“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一句中的“简直”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19.从选文角度看,②—④段是 论;从全文角度看,这几段是 论。
20.说说最后一节的意思,想想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含蓄。
(二)
①一个人的成功,一定要有“我能行”的成功意识和自信心。
②科学家创造型人才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创造型人才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不怕失败,不迷信别人,不迷信权威,有一种强烈的自信心。美国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项历时几十年的研究,他们对具有较高智力的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智力、成绩相似的学生,几十年后的成就相差很大,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智力的差异,而是人格特征方面的不同。
③“我能行”,并不是一种狂妄。心理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人都能行。人们的智力相差是不大的。据心理学家测试,智力超常者和智力低下者都占很少的一部分。95%的人是中等智力。因此,大多数人的确有理由说:“我能行。”
④“我能行”,还因为每个人都拥有极大的潜力。脑科学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大脑,只开发了很小的一部分。正如一棵正常的西红柿只能结20来个果实,但是日本筑波博览会上的一棵西红柿却结了10000个果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这样的潜在的西红柿。尽管我们平常都只结出了20来个果实,但是,从潜在能力上.我们每个人都能结出10000个甚至更多的“西红柿”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自豪地说:“我能行!”
⑤但是, 让他们学习一种新知识,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他们总是说:“我不行,我不行。”在这种心态下,就不可能主动地学习,就不会勇敢地往自己的肩上添压力.遇到一点困难和失败就会心灰意懒。这种失败意识阻碍着自己的努力,减少了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我不行”是一种有害的意识。
⑥我们历来称颂谦谦君子,认为说“我能行”的人是狂妄之徒,这是不利于充分发挥人的潜力的。这种偏见扼杀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社会氛围。
⑦只有坚信“我能行”,才能走向成功。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22.对第⑤段画线句“我不行,我不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表现了他们遇事畏缩,缺乏自信的心态。
B.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表现了他们小看自己,没有创新精神。
C.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地突出了他们遇事自卑怯懦的心态。
D.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了他们谦虚谨慎、不争名利的美德。
23.第④段作者运用 和 的材料做论据,证明了 。
24.第④段中画线的词语“这样的潜在的西红柿”是指 ,用来比喻 。
25.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把第⑤段横线空缺的一句话补写在下面。
26.对③、④、⑤段间的结构关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三、表达实践
27.写一段话,运用两个事实论据证明中国人具有宽容的精神。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1.juàn juǎn mǒ mò xǐng shěng gǔ gū 蔑 粱 梁 催 概 慨 博 搏
2.B
3.博 继 欺 身 诓 据
4.假使 那便
5.B 6.(3)(1)(2)
7.D 8.ABEF
9.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10.支柱(中坚、栋梁、支撑),即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当时能公开发表言论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
11.一小撮中国反动派 全体中国人
12.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
13.B
14.有确信,不自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5.(1)C (2)A (3)B (4)D
16.承上启下(或过渡)。
17.A
18.不能。去掉后,语气削弱,表达不出作者无比愤懑的强烈的感情。
19.立 驳
20.意思是说,要想知道中国人有没有失掉自信,不要被国民党反动派的伪装所欺骗,更不要被他们的御用文人所迷惑,而要看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但他们没有失掉自信,他们正在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进行战斗。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躲过国民党检查机关的眼睛,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和战斗的需要。
21.一个人的成功,一定要有“我能行”的成功意识和自信心
22.A
23.脑科学研究的结论 日本的西红柿试验 每个人都拥有极大的潜力
24.平常结20个果实,经过开发能结10000个果实的西红柿 现在只开发了很小的一部分的人脑
25.有些人却不是这样的。
26.A
27.略。吴汉何尝杀妻 同步练习
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
篡( )位 自刎( ) 典籍( ) 捏( )造
冤( )家 无稽( ) 祠( )堂 特殊( )
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标点。
在旧戏舞台上 许多人都曾看过一出戏 名叫 吴汉杀妻 又叫 斩经堂
3.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王莽的女儿就自吻而死;吴汉的母亲为了促使吴汉下决心,也上掉自杀了。
这样,吴汉果然死心踏地随刘秀去打天下,后来成为所谓中兴名将之一。( )
(2)在汉代的历史典藉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 )
(3)那位剧作者显然以为这样可以抬高吴汉的身价,珠不知在我们看来,这样反而污害了吴汉。( )
4.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5.解释下列句中粗体词语的意义。
(1)这些都证明“吴汉杀妻”的情节是无稽的。
(2)那位剧作者显然以为这样可以抬高吴汉的身价,殊不知在我们看来,这样反而诬害了吴汉。
6.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这句话颇为深刻。一般来说, 而问题的解决,便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开始。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在数学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优异成果,正是由于他对书本上现成的公式、定理和结论,能够大胆怀疑,科学释疑。他攀登数学高峰的第一步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A.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
B.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
C.问题是在深入研究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怀疑中解决,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
D.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深入研究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怀疑中解决。
二、阅读实践
(一)
如果对于《后汉书》的记载还认为不足的话,那么,我还可以举出汉代刘珍的《东观记》中的一段文字做证明。刘珍是后汉安帝永初年间的史官,曾奉诏校定东观诸书,并且负责编辑建武以后的名臣列传。他的著述自然是可靠的。据他说:“汉但修里宅,不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也。”这样看来,吴汉的夫人名位也很正常,并没有引起吴汉“杀妻”之类变故的可能。
而且,照《后汉书》所载,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这又证明,从来历史记述都没有把吴汉描写成《斩经堂》的人物。如果吴汉确曾杀过王莽的女儿而后投奔刘秀,那么,在《后汉书》上一定要大书特书,夸奖他的忠孝,决不至于一字不提。
从我们现在的观点来说,假若要把吴汉的故事编成戏剧,虽然不必要完全照《后汉书》记载的史实,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但是也不应该捏造情节,胡乱编出像《吴汉杀妻》这样的剧本。
7.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8.文中画线句子能否去掉?为什么?
9.“这又证明”中的“这”指代的是 。
1O.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哪几层意思?
(二)说“疑”
①未解之惑,未识之物,未辨之味,未通之理,皆可谓之“疑”。在客观事物面前,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个“疑”字。科学研究就是破“疑”,破“疑”才有所发明。
②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的重大创造,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就是从“疑”开始的。“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示;“水开了,壶盖为什么跳起来”这个“疑”,使瓦特发现了蒸汽的力量;“挂灯摇摆的幅度无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是一样”这个“疑”,使伽利略发现了等时性原理。这些自然现象,皆是人们生活中经常所见。然而,寻常人熟视无睹,唯具有探索精神的人对此产生“疑”,努力探求,以至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宋代思想家张载说得好:“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③“疑似之迹,不可不察。”见“疑”,决不可“讳疑”,而应当“解疑”。见疑不疑,主观臆断,强不知以为知,那就会与真理失之交臂,悔恨终身。利比息在研究从海藻中提取碘时,发现在母液底部,沉着一层深褐色的液体,具有刺鼻的臭味。利比息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氯化碘”。法国波拉德在做同样的实验时,对深褐色的液体细加研究,发现它不是氯化碘,而是一种新的元素——溴。这件事对利比息的教育很深。他在自传中提到这件事时说:“从那以后,除非有非常可靠的实验根据,我再不凭空地自造理论了。”
④对前人留下的“已知”成果,要善于学,也要敢于疑。亚里士多德曾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快慢与其重量成正比”。这个断言,流传了1800年。伽利略却要重新用实践再检验它是否真理。他拿着两只大小不同的铁球,跑到比萨斜塔上往下扔,一次次实验,结果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断言是错误的。不仅如此,伽利略还从中掌握了物体运动规律,推动了力学的发展。敢于对权威的结论质疑,才有希望穿破未知的障碍,打开真理的大门。不怀疑“电磁波穿过空气层就会一去不复返”的结论,马克尼就不可能不用导线把信号送到大西洋,开创无线电事业;不怀疑格林关于人体血液“遍布全身就在体内完全消耗干净”的说法,哈维就不会发现人体血液循环的真理;电磁场、原子能的发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生物进化论、元素周期表的创立,不都是敢于对权威的错误论断挑战的结果吗?
⑤“疑”就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就是提倡科学的探索,不被陈规旧章束缚头脑,不随主观臆想乱下判断,不因权威之言捆住手脚,敢想,敢干,敢于在科学上“掀翻天地重扶起”。这不是虚无主义者的怀疑一切,而是不执迷于一切权威的结论。在实现“四化”的途中,身为科学技术大军的战士,都要敢于“疑”,善于“疑”。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A.科学研究就是破“疑”,破“疑”才能有所发明。
B.“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C.见“疑”决不可“讳疑”,而应当“解疑”。
D.在实现“四化”的途中,身为科技大军的战士,都要敢于“疑”,善于“疑”。
12.按议论文的引论、本论和结论,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段;第二部分: 段;第三部分: 段。
13.第二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 段,用 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了 ;第二层: 段,用 的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等事例论证了 。
14.第②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
A.例证法 B.引证法 C.比喻论证法 D.对比论证法
15.文章第一句话中加引号的“疑”字和文章最后一句话中加引号的“疑”字,意思一样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样,都是“怀疑”的意思。
B.一样,都是“疑问”的意思。
C.不一样。前者是“怀疑”的意思,做动词;后者是“疑问”的意思,做名词。
D.不一样。前者是“疑问”的意思,做名词;后者是“怀疑”的意思,做动词。
16.和例句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对前人留下的“已知”成果,要善于学,也要敢于疑。
A.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示。
B.宋代思想家张载说得好:“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C.见“疑”决不可“讳疑”,而应当“解疑”。
D.母液底部,沉着一层深褐色的液体,具有刺鼻的臭味,利比息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氯化碘”。
17.用最后一段中粗体关联词造一个句子。
三、表达实践
18.在文末横线处分别运用“只有……才……”和“如果……那么……”的句式,补写两个句子,使这段文字内容完整。要求补写的句子合乎文意,与上文衔接顺畅。
人们常说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可苦难要成为人生的财富是有条件的。
你战胜了苦难并且不再受苦,苦难才是一笔值得你骄傲的人生财富。这时,你再怎么说以前的苦难都不会感到自卑,反而有一种豪气;别人听你的苦难,也像是听传奇,不会可怜你轻视你,而是敬重你。如果你没有走出苦难,你能说什么呢?你说的在别人听来就是诉苦,是在乞怜。
所以,苦难未必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参考答案
1.cuàn wěn jí niē yuān jī cí shū
2., , 《 》, 《 》。
3.(1)刎 吊 塌 (2)籍 (3)殊 诬
5.(1)毫无根据。稽,查考。 (2)竟不知道。
6.A 7.作者举汉代刘珍的《东观记》中的一段文字证明吴汉没有杀妻。
8.不能。因为画线句子介绍了刘珍的官职、职责,以此来证明“他的著述自然是可靠的”。
9.《后汉书》所载,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10.两层意思:一是把吴汉的故事编成戏剧,不必完全照搬史实;二是不应该捏造情节,胡乱编写剧本。
11.D 12.① ②③④ ⑤
13.②③ 正、反 要善于“疑” ④伽利略 要敢于“疑”
14.A、B 15.D 16.D 17.略。
18.(1)只有你战胜了苦难,它才是你的财富。(2)如果苦难战胜了你,那么它就是你的屈辱。世上没有傻问题 同步练习
一、语言实践
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
瞥( )见 疏( )忽 贬( )低 乏( )味
脆( )弱 倾( )向 呵( )护 幸( )运
愚( )蠢 领域( ) 疑虑( ) 渴( )望
2.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标点。
(1)他们担心提出 傻瓜 问题 他们愿意接受不充分的答案 他们不提连续的问题 在教室里他们不时斜着眼瞥一下 判断他们的同学是否赞同 他们上课时把带来的问题写在一张纸上 他们偷偷地检查 等待着轮到他们 却疏忽了这时他的同学们正在集中讨论什么问题
(2)那些少数仍然保持兴趣的孩子被贬低为 傻子 小丑 或 书呆子
(3)为什么成年人在不到六岁的孩子面前要装作无所不知 我感到实在难以理解 承认我们不知道某些东西又怎么了 我们的自尊心竟如此脆弱吗
(4)或者我们可以说 我不知道答案 也许没有人知道答案 也许等你长大的时候 你会成为第一个发现答案的人
3.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他们很好奇,爱动脑筋,引起思考的、有洞查力的问题涛涛不绝。( )
(2)他们需要得到照顾、喝护和鼓力。但是仅仅鼓力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给他们关健的进行思考的工具。( )
(3)我敢到实在难以理解。成认我们不知道某些东西又怎么了?我们的自尊心竟如此翠弱吗?( )
4.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略
5.解释下列句中粗体词语的意义。
(1)他们很好奇,爱动脑筋,引起思考的、有洞察力的问题滔滔不绝。
(2)那些少数仍然保持兴趣的孩子被贬低为“傻子”、“小丑”、或“书呆子”。
(3)当然——我们都在高中的时候被灌输过这个答案——但是为什么植物含有叶绿素?
6.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1)我们没有谁会 (浪费、花费、破费)很多时间去想:为什么自然是这个样子?宇宙是怎么来的,它是否一直那样存在?
(2)为什么成年人在不到六岁的孩子面前要装做 (无所不能、无所不为、无所不知)?……承认我们不知道某些东西又怎么了?我们的自尊心竟如此 (憔悴、干脆、脆弱)吗?
(3)如果我们对答案有想法,我们可以试着 (解释、辩解、讨论)。即使是一次不完全的尝试也会起到消除 (疑虑、怀疑、顾虑)和鼓励的作用。
7.修改病句。
(1)通过国家严格考核,使南京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8.下面一段话的正确语序是( )
A.也因为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B.写文章,在要求内容准确之外,还要求写得生动。
C.而拒人于千里之外,使人不愿意接近。
D.即使这种文章把意思大体表达出来了。
E.在修辞拙劣的文章中间。
F.人们所读到的永远只是干瘪的词汇、刻板的句法、章法。
9.填入下段恰当的关联词语是( )
文章的过渡句(段) 使文章结构严谨, 使文章内容拓宽,深化, 我们要学会运用过渡句(段)。
A.不但 而且 因此 B.虽然 也 但是
C.只要 就 所以 D.因为 所以 因此
10.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留下了散文般的著作;发明炸药的诺贝尔,出版过诗集《兄弟们》和小说《在光明的非洲》;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常常从数学王国到文学王国漫步,写出了许多优美的散文。
A.说起科学家,就不能不联想到文学家。
B.文学作品并不都是文学家创作的,卓越的科学家差不多都是卓越的文学家。
C.卓越的科学家,往往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D.凡是著名的科学家,都有文学方面的传世之作。
二、阅读实践
(一)
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它不仅是青春期的问题。我猜测它部分是因为来自同学的不许杰出的压力(除了在体育运动中),部分是因为社会教给人们的短期满足,部分是由于一种印象即科学和数学不会使你能买一辆跑车,部分是因为对学生的期望太低,部分是因为理智地讨论科学和技术——甚至学习本身——很少有回报或榜样。那些少数仍然保持兴趣的孩子被贬低为“傻子”、“小丑”或“书呆子”。
但是还有些别的原因:我发现许多成年人讨厌孩子提出科学问题。为什么月亮是圆的?孩子也许会问。为什么草是绿的?梦是什么?你能挖多深的洞?世界的生日是哪一天?为什么我们有脚趾头?大多数老师和家长以生气或嘲弄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或者迅速地转到别的东西上面:“你希望月亮什么样,方的?”孩子们不久便认识到这种问题惹恼了大人。再有几次像这样的经历,就又有一个孩子离开了科学。为什么成年人在不到六岁的孩子面前要装做无所不知?我感到实在难以理解。承认我们不知道某些东西又怎么了?我们的自尊心竟如此脆弱吗?
而且,这其中有许多是科学领域中的深奥问题,有几个尚未得到完全解决。月亮是圆的与重力是一种将物体拉向任何世界的中心的向心力及岩石的强度有关。草是绿的因为它含有叶绿素,当然——我们都在高中的时候被灌输过这个答案——但是为什么植物含有叶绿素?这看起来很愚蠢,因为太阳输出的峰值能量是在光谱的黄色和绿色部分。但是我们对于草为什么是绿的仍有某些东西不清楚。
有许多更好的回应可以不使孩子觉得他们问深奥的问题是一个大错误。如果我们对答案有想法,我们可以试着解释。即使是一次不完全的尝试也会起到消除疑虑和鼓励的作用。如果我们不知道答案,我们可以查百科全书。如果我们没有百科全书,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或者我们可以说:“我不知道答案,也许没有人知道答案。也许等你长大的时候,你会成为第一个发现答案的人。”有天真的问题、乏味的问题、表述不当的问题,以及在不恰当的自我批判之后提出来的问题。但是每个问题都表明他渴望理解这个世界。这绝不是傻瓜式的问题。聪明的、好奇的孩子是国家和世界的财富。他们需要得到照顾、呵护和鼓励。但是仅仅鼓励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给他们关键的进行思考的工具。
11.能否将粗体词语“贬低”替换为“称为”?为什么?
12.“许多成年人讨厌孩子提出科学问题”,他们的表现是 ,内在原因是 ,正确的做法应是 。
13.从文中可以知道:“月亮是圆的”与 有关。
14.“这绝不是傻瓜式的问题”一句中的“这”指代的是 。
(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综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旋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旋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旋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也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旋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旋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旋涡。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孙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了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岸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旋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15.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16.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 。
17.本文谈到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① ② ③
18.第三段中加点的“发现者”与“创立者”的位置不能互换,原因是什么?
19.第三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是 。
20.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这句话中,“这样的事例”是指怎样的事例?
21.在上题中提到的“这样的事例”,除了文中已列举的事例外,你还能举两例吗?
三、表达实践
22.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你提过“傻”问题吗?你现在如何评价自己?
参考答案
1.piē shū biǎn fá cuì qīng hē xìng yú yù lǜ kě
2.(1)“ ” ; ; ; , ; , , , 。 (2)“ ”、 “ ” “ ”。 (3)? 。 ? ?(4):“ , 。, 。”
3.(1)察 滔滔 (2)呵 励 键 (3)感 承 脆
4.略
5.(1)比喻话多,连续不断。(2)故意降低对人或对事物的评价。 (3)输送思想、知识等。
6.(1)花费 (2)无所不知 脆弱 (3)解释 疑虑
7.(1)通过国家严格考核,南京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8.B E F D A C 9.A 10.C
11.不能。因为粗体词语“贬低”的意思是故意降低对人或对事物的评价,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如果替换为“称为”,则表明客观情况就是如此。所以不能替换。
12.以生气或嘲弄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或者迅速地转到别的东西上面:“你希望月亮什么样,方的?” 不知道答案又不愿意承认 试着解释、查百科全书、带孩子去图书馆、承认不知道并激发孩子的探索精神
13.重力是一种将物体拉向任何世界的中心的向心力及岩石的强度
14.天真的问题、乏味的问题、表述不当的问题,以及在不恰当的自我批判之后提出来的问题
15.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16.例证法。(或事例论证;或摆事实,讲道理)
17.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 ③有敢于探究真理的勇气。
18.“发现”与上文的“定理、定律”相对应,“创立”与上文的“学说”相对应,如调换了,搭配就不恰当了。(如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9.解决了疑难问题,发现了真理。
20.洗澡水的旋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三个事例或打破沙锅问到底,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的人。
21.答出人名及事情即可。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