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下载】初中语文八上同步练习:第13-16课(4份)(语文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打包下载】初中语文八上同步练习:第13-16课(4份)(语文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28 12:32:35

文档简介

14 范进中举 同步练习
维度A 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带挈() 行()事 腆() 踹()
兀()自 绾() 啐() 高中()
2 《范进中举》节选自长篇讽刺小说________,作者是______代小说家_________。该书还塑造了一个有名的吝啬鬼的形象_________。
3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范进与胡屠户的性格:
①范进是一位________知识分子形。
②胡屠户是一位_________市侩形象。
4 选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①我女孩儿也吃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 A、反复 B、夸张 C、夸张 反复 D、反问
②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 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A、比喻、反问 B、排比、反问 C、设问、反语 D、反问、夸张
5 判断正误。
①《儒林外史》是一部以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罪恶为中心的单回体长篇讽刺小说。《范进中举》节选自该书的第三回。( )
②从小说中可以看出,范进是一个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胡屠户是一个嫌贫爱富、粗暴庸俗的人;张乡绅则是一个结党营私的人。( )
③作者为了写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胡屠户、张乡绅等对范进态度的变化,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 )
6 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①课文哪能些地方透露像范进那样喜极发疯的并非他一个人?
②文中范进清醒时并不是一个感情容易外露的人。这对表现他一见报贴欢喜得疯起来,有什么作用?
③作者借一个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这种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这里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维度B 阅读能力训练
读小小说,回答问题
“这么小的房子只给我两间?”女医生周彬忿忿地说。
(甲)她想,要是爸爸(不,确切地说应是公公)还是这儿的院长,或者“老头儿”离休之前就调到这儿来,他们怎么只分给我这两间破房子?
(乙)后勤管理员是个老实巴交的小伙子,周彬想,这种人好对付,来硬的就唬住了。
(丙)“把我爸爸过去的房子分给我一半就行啦。”
(丁)“那……④”年轻的后勤管理员抠抠头发,指着两间屋子问:“你要哪一间呢?”“什么意思?“
周彬冷冷地盯着他。
“老院长过去住的就是这两间!”
7 “我的要求也不过分,她傲慢地仰起那张并不漂亮的面孔”这段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应该插在甲、乙、丙、丁中哪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这篇小说最贴切的标题是( )
A、分房 B、只要一半 C、两间房 D、院长与儿媳
9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人公的性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篇小说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度C 探究应用
范进没有借到盘费,仍到乡里应试,出场后家里已饿了三天时间,可见范进到城里乡试有两三天时间,本文只字未提。请你发挥合理想象,写一写范进三天参加乡试的情形,
字数不多于300字。
参考答案
维度A
1 qiè hánɡ tiǎn chuài wù wǎn cuì zhònɡ
2 《儒林外史》 清 吴敬梓 严监生
3 (1)委琐懦弱,圆滑世故,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极深的(2)趋炎附势,欺贫爱富,虚伪自私的
4 ① C ② D
5 ① √ ② √ ③ √
6 ①课文“报录的内中有一个道:……把痰吐出来,就明白了。”报录人有这样的经验,表明他见过类似的情形,这里透露了像范进那样喜极发疯的并非只有他一个人。②充分表明范进见到报贴时内心的欢喜无法用理智来控制,感情冲动使他完全丧失理智,鲜明的反常行为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人物形象是极典型的。③表达了作家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
维度B
7丙处
8 B
9周彬 追求享受、仗势欺人 幽默性(讽刺性)
维度C 略15 选举风波 同步练习
维度A 基础知识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招徕() 贿()赂() 忌讳() 巾帼()
忿忿()然 噩()梦 许诺() 茅塞()顿开
泰然处()之 慷()慨()激昂 耿耿()于怀 惠()顾
2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忌讳: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
B富丽堂皇:豪华美丽,有气派。
C不言而喻:不用说就明白。
D伯乐:战国时秦国人,善于相马。
3 本文主要选取了“选举风波”的哪几个片断进行描写。
4 本文中出现的人物:贾里、鲁艳青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5 选举风波最后是怎样平息的?为什么贾里会认识到“真正的人生滋味就是多味的”,对此,你怎么看?
6 贾里对鲁艳青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是什么促成了这种改变?
维度B 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门的悬念
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
可怜的门。自从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撒欢儿的年龄。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已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
教导主任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可是不顶用。他找到校长:干脆,换成铁门——让他们去"啃"那铁家伙吧。校长笑了,说,放心吧.,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很快,破门拆下来,新门装上去了。
新门似乎挺带"人缘",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们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穿越的时刻,孩子们感觉到了爱与被爱的欣幸。
这道门怎能不坚固——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了珍惜与呵护。
——这是一道玻璃门。
7 校长说"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意味深长。为什么说这门是最坚固的?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
8 文中说,"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这"易碎的梦"具体指什么?
9 "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这句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0 对"如何纠正不良行为习惯"这一问题,教导主任和校长持不同的观点主张,根据文意分别概括回答。
维度C 应用探究
以你为主人公,写一篇有关自己校园生活的小说,题目自拟。
14 选举风波
维度A
1 lái huìlù huì ɡuó fèn è nuò sè chǔ kānɡkǎi ɡěnɡ huì
2 D
3 选取了选举前候选人名单的确定;选举后校学生会参与处理校外噪音的事情,店铺拆迁后的余波:同学受伤,贾里,鲁艳青感到委屈;事情得到圆满解决,三个片断进行描写的。
4 贾里:耿直,热心,关心同学。
鲁艳青:宽容大度,关心同学,热心公务。
5 贾里爸爸的话为贾里当时面临的烦恼提供了很大的精神支持,贾里组织大家为林武翔捐款,林武翔手术成功,事情圆满解决。贾里从中体会到认识一个人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要从具体的事情中去了解。
6 初期,是因为不太接受,后来经过一系列事情,尤其是联手处理校外噪音的事情之后,对鲁艳青的印象大为改观,觉得她热心负责。
维度B
7因为这是一扇用信任和爱心制造的,能够使人懂得珍惜和呵护的心灵之门。
8用经不起踢打的玻璃门达到感化教育的目的。
9形象地写出对学生倾注充分的爱,以及学生沐浴在爱的氛围之中。
10、教导主任:用铁门阻止踢打,主张用硬堵的方式教育学生。校长:用信任和爱心使学生懂得珍惜,主张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维度C 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维度A 基础知识
1.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我国长篇章回体小说《 》,作者是__时期的小说家_____。
2 鲁提辖名叫____,镇关西指____,鲁提辖救助的对象是____,鲁提辖是一个____的人。

3 给下面加黑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聒燥(ɡuā ɡuō) ②.恁地(rén nèn)
③.腌臢(ā yān) ④赊欠(shē yú)
⑤绽开(dìnɡ zhàn) ⑥.绰号(chuò chuō)
⑦眼棱(línɡ lénɡ)⑧迸出(bìnɡ bènɡ)
⑨揸开(zhā chá) ⑩醋钵儿(bō běn)

4 注意古代白话与今天口语的差别,为加黑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 )
A.染料 B.指人的容颜C.指显示给别人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
②但是下口肉食,只顾将来摆一桌子。( )
A.时间词,现在以后的时间 B.将要来 C.拿来
③鲁达听得,跳起身来,拿着那两包臊子在手,睁着眼,看着郑屠道:“洒家特地要消遣你!”( )
A.消闲解闷 B.用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 C.戏弄、捉弄
④三个酒至数杯,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说得入港,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 )
A.谈论 B.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C.计较

5 下列短语体现了鲁达的哪些性格特点?(在下列各项后写出性格特点序号)
①自坐主位() ②呵斥酒保( ) ③.摔盘扔盏( ) ④询问苦情( ) ⑤赠送白银()
⑥客店催行( )⑦怒打店小二() ⑧坐镇客店( ) ⑨三激郑屠( )⑩三打郑屠( )

A.疾恶如仇、不畏强暴、见义勇为 B.慷慨大方 C.扶危济困 D.率直鲁莽 E.粗中有细,机智

6 阅读课文第16-18段,.简析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三拳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维度B 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经军师徐庶和隐士司马徽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岗,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刘备打听先生的去处和归期,童子回答:'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刘备惋惜不已。张飞说:'既然没遇见,就回去吧!'刘备要他们等一会儿,关羽劝道:'不如先回去,以后派人来探听。'刘备听了他的话,带关、张怅然离去。
回到新野,过了几天,玄德派人去隆中打听,得到回报:诸葛亮回来了。刘备立即吩咐备马。张飞说:“这么一个村野农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道:“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叫呢?”刘备出门上马,关、张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三人冒雪来到卧龙冈。刘备轻扣柴门,开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刘备进屋至中门,只见门上有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又看见一少年正在读书,一问才知他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而诸葛亮因朋友相约,出外闲游了。刘备问:'先生到哪儿闲游了?'诸葛均说:“家兄有时在江湖中驾着小船畅游,有时在山岭上拜访僧道,有时在村落间寻访朋友,有时在神仙住处与隐士弹琴下棋作乐;总之,往来没有谁能预测到,现在也不知在哪里 “刘备无条,只好留下一封信,与关、张怏怏而归。
时间过得很快,冬去春来,刘备挑了个好日子,准备二往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关羽、张飞都不高兴。关羽说:'哥哥两次亲自前往拜访,礼节也太过分了。我想诸葛亮只有虚名而无真才实学,所以避而不见。哥哥怎么被他迷到了这种地步呢?'刘备解释说:'过去齐桓公想见东郭野人,五次往返才见到一面,何况我想见的是位大贤呢?'张飞说:'哥哥你不用去了,我用一条麻绳把他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道:“你难道没听过周文王拜访姜子牙的故事吗?周文王尚且如此敬贤,你怎么这样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 ”张飞连忙说道:'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这才答应。
三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刘备吩咐关张两人在门外等候,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的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很久,不见动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使十分气愤地说:'这先生也太傲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在屋外等候。
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拜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连忙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天下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是敬佩诸葛亮了。他再三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诸葛亮见他态度十分诚恳,表示'愿效犬马之劳'。第二天,诸葛亮和刘、关、张一起去了新野。(根据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38回改写)
7 依据本文的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写出下面一副对联(即《三国演义》第37回题目)的下句。
司 马 徽 再 荐 名 士,
8 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用词语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
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第一段中写童子说:'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联系全文来看,这句话的作用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度C 探究应用
试一试,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改成白话文。
13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维度A
1 《水浒》 元末明初 施耐庵
2鲁达 郑屠 金氏父女不畏强暴, 伸张正义,疾恶如仇,见义勇为
3 ①ɡuō ②.nèn ③.ā ④shē ⑤zhàn ⑥chuò ⑦lénɡ ⑧bènɡ ⑨.zhā ⑩.bō
4 ①.B②.C ③C④.A
5①.D ②D ③D ④C ⑤.C ⑥.C E ⑦A ⑧.E ⑨A E ⑩.A
6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郑屠挨打后的狼狈相表现出来。运用多角度描写,从味觉、视觉、听觉写被打者的感觉,使读者产生痛快、解恨的快感。这些表现手法,突出了鲁达的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性格。
维度B
7刘玄德三顾茅庐('草庐'写成'茅庐'也对)。
8 ①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抱负。②稳重、顾全大局。③莽撞或鲁莽、直爽。
9①为二顾未见孔明埋下伏笔。②表明诸葛亮具有超凡脱俗 、淡泊名利的品质。③暗示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但关心天下大事。
维度C 略16 山米与白鹤 同步练习
维度A 基础知识
1 根据读音写字或给字注音:
piē() ɡānɡā()() 老态龙zhōnɡ() 鬼使神差()
诅()咒 倔强()() duōduō()逼人 阿谀()() huàn()养
2 解释词语:
了如指掌: 无动于衷:
鬼使神差: 倔强:
诅咒: 阿谀:
3 山米和祖父相处的这一段时间里,他们之间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是什么促使他们之间的情感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5 文中的白鹤的作用是什么?除了起到了联结山米和祖父的感情的作用,在文中还有什么作用?
6 “在前一天早上你还恨着一个人,而第二天早上,你却发觉你已经深深爱上那个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你的理解是什么?
维度B 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小小说,回答问题:
美 好 的 声 誉 2000年湖北省中考语文试题
[美]比尔·盖瑟
一天下午,本吉和我一起在院子里工作,这正是大学的暑假期间,是我儿子前途未卜的时候。我真想向他说些什么。
休息时,本吉环视着我那15英亩的土地,有溪流,有树林,还有如碧波起伏的青草地。“这地方真美。”他说,显出沉思和迷恋。
于是,我就将这片土地的来历告诉了本吉。
我们的第一个孩子苏珊娜出生不久,格洛丽亚和我在我长大的那个镇上教书。我们很需要一块土地来建造房子。我注意到在镇南面农民放牧牛群的那片土地,那是92岁的退休银行家尤尔先生的土地。他有许多土地,但一块也不卖。他总是说谎:“我已对农夫们许诺,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放牧牛群。”
尽管如此,格洛丽亚和我还是到银行拜访了他。他依旧在银行里消磨退休的岁月。我们走过一扇森严的桃花蕊木制的门,进入一间光线暗淡的办公室。尤尔先生坐在一张办公桌后面,看着《华尔街日报》。他几乎没有挪动一下,只从他那副眼镜上方看着我们。“不卖,”当我告诉他我们对这块土地感兴趣时,他自豪地说“我已经将这块土地许诺给一个农民放牧了。”
“我知道,”我有点紧张不安地回答,“但是我们在这里教书,也许你会卖给打算在这里定居的人。”他噘起嘴,瞪着眼看我们。“你说你叫什么名字?”
“盖瑟。比尔·盖瑟。”
“嗯!和格罗费·盖瑟有什么亲戚关系吗?”
“是的,先生,他是我的爷爷。”
尤尔先生放下报纸,摘下眼镜,然后他指着两把椅子。于是你们就坐下来。“格罗费·盖瑟是我农场里曾经有过的最好的工人。”他说,“他到得早,走得晚,他把所有要干的事都干了,用不着吩咐。”老人探身向前。“如果有拖拉机要修理,让它搁着,他觉得不好受。”尤尔先生眯缝着眼,眼神流露出遥远隐约的记忆。“你说你要什么,盖瑟?”
我又将买地的意思对他说了一遍。
“让我想一想,你们过两天再来。”
一周后我又到他的办公室。尤尔先生说,他已经考虑过了。我屏住气息。“3800美元怎么样?”他问。以每亩3800美元计,那我要付出约6万美元,这不明摆着是拒绝吗?“3800美元?”我喉咙里仿佛梗塞着什么。“不错,15英亩卖3800美元。”我无限感激地接受了。
将近30年后,我和本吉漫步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本吉,”我说,“这全都因为一个你从未见到过的人的美好的声誉。”
在爷爷的丧礼中,许多人对我说,爷爷宽容、慈祥、诚实和正直。这使我记起一首诗:“我们要选择的,是美好的声誉,而不是财富;是爱的恩泽,而不是金银宝贝。”美好的声誉就是爷爷盖瑟留给我们的遗产,我希望本事将来在这片温柔的土地上散步时,也将这个故事告诉他的儿子。
7 用最简练的语言介绍清楚下边几个人物与苏珊娜的关系。
(1)比尔·盖瑟 (2)本吉 (3)格罗费·盖瑟 (4)格洛丽亚
8 格罗费·盖瑟具有怎样的品德才得到“美好的声誉”?请用六个词语概括出来。
9 本文第一段中写道:“我真想向他说些什么。”读懂全文后,用精练的语言回答:
(1)“我”为什么真想向他说些什么?
(2)“我”对儿子说了些什么?
(3)“我”为什么要说这些?
维度C 探究应用
想象一下,山米和祖父接下来在一起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写一个续篇。
参考答案
维度A1 瞥 尴尬 钟 chāi zǔ juèjiànɡ 咄咄 ēyú 豢 2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无动于衷:没有任何反应 鬼使神差:比喻不由自主地作出了某种意想不到的事。 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诅咒:咒骂 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
3 他们之间最初有对立,冷淡,到逐步了解对方和喜爱对方。
4 是因为祖孙俩一起照顾一只受伤的白鹤,祖父对白鹤的爱深深地感染了山米,因此山米也逐步加深了对祖父的了解。
5 白鹤除了起到联结山米和祖父感情的作用之外,祖父在对它进行照顾以及对山米进行教育时,告诉我们,要珍惜身边的生命。
6 这句话的含义是经过一定的了解以及相处,我们会改变对一个人的感情和印象。
维度B 7比尔·盖瑟是苏珊娜的父亲,本吉是她的弟弟,格罗费·盖瑟是她的曾祖父,格洛丽亚是她的母亲。8勤劳、敬业、宽容、慈祥、诚实和正直 9 (1)因为儿子正处在“前途未卜的时候”,“我”想教给他做人处事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准则。(2)讲述了自己买地的经历。(3)让儿子理解“美好声誉”的重要性,并能发扬光大。
维度C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