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下载】初中语文八上同步练习:第26-30课(5份)(语文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打包下载】初中语文八上同步练习:第26-30课(5份)(语文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28 12:32:35

文档简介

《干将莫邪》同步练习
【同步达纲练习】
一、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干将(gàn jiāng) 莫邪(yé) B.重身(zhòng)自刎(wěn)
C.汤镬(huò) 踬目(zhì) D.乃仆(pú) 捧头(pěng)
二、给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
A.于是,就 B.才 C.终于 D.却
②王即购之千金。( )
A.立刻 B.将要 C.即使 D.想要
③客曰:“不负子也。”( )
A.耽误 B.负担 C.辜负 D.负重
④愿王自往临视之。( )
A.愿意 B.希望 C.恭谨 D.马上
⑤客以剑拟王。( )
A.制订 B.杀人 C.比划 D.计划
三、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王即购之千金
A.吾干将莫邪子也 B.何哭之甚悲耶
C.为子报之 D.夫战,勇气也
四、对“愿王自往临视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希望楚王您亲自过去看一看这个勇士。
B.楚正愿意自己亲自去靠近看一看勇士。
C.恭谨楚王您自己去靠近看一看勇士的头。
D.楚王希望能到锅边去观看勇士的头。
五、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1.选择下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汤镬(huò) B.踔出(chuō)
C.踬目(zhì) D.堕汤(zhuì)
2.下面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乃勇士头也(是) B.王如其言(按照)
C.是必烂也(这) D.客以剑拟王(用)
3.对“当于汤镬煮之”的“于”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从…… B.被…… C.在…… D.自……
4.对“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这句话应怎样理解“客”这个人?
(二)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隰(xī)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土俗常懼。东冶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福。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并共患之。然气厉不息。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啮之。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A.祭以牛羊,故不得福( )( )
B.并共患之( )
C.累年如此( )
2.翻译“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
3.上述文段,写出了大蛇的凶狠,同时也写出当时的官吏们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呢?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C
二、①B ②A ③C ④C ⑤C
三、B
四、C
五、
(一)1.D 2.A 3.C
4.“客”即“侠客”侠肝义胆,是一个重诺言,讲义气的人。
(二)1.A.用,依然、仍旧 B.担心、担忧 C.这样
2.(巨蛇)有时托梦给人,有时指示巫祝,想要吃十二三岁的女孩。
3.写出了当时官吏的昏庸、怯弱和残忍。第29课 劳山道士
【基础巩固】
1.《劳山道士》的作者是 , (朝代)文学家。字 ,又字 ,别号 。本文选自《 》。
2.给黑体的字注音
王俱与稽首(  )  分赉诸徒(  )  肴(  ) 
逡巡(   )   自诩遇仙(  )   蓦然而踣(  )
3.解释黑体词语
(1)叩而与语( ) (2)薄暮毕集( ) (3)光鉴毫芒( ) (4)分赉诸徒( ) (5)未谙此苦( ) (6)蓦然而踣( ) (7)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8)阴有归志()
4.翻译下列句子。
(1)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随众采樵。
(2)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
5.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昨天,为体验生活,西南政法大学的30多位学生在渝中区朝天门体验“棒棒”(力夫)。
上午9点,朝天门交易厅附近,手拿扁担的潘匀满头大汗,和同学张杰转悠着揽生意。“大学生当‘棒棒’,挑不挑得动哟?”看着文质彬彬的两人,雇主们连忙摆手拒绝。半小时下来,两人“颗粒无收”。
  “叔叔,我们只收一元。”无奈下,两人只好狂压价格,终于抢到第一笔生意,忙把50多公斤重的塑料薄膜分成两堆,再用扁担横穿其间,晃晃悠悠地朝前走。每走一小段路,就得停下来休息。20分钟后,汗流浃背的两人终于拿到一元钱。
  “这一元钱太不易了。”平时每月生活费都在3000元以上。从未吃过苦的潘匀为此感动得泪流满面。(摘自2007年5月7日《重庆时报》,有改动)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
答: 。
(2)请针对这则新闻的内容进行简要评论。
答: 。
6.仿照下面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江南是一局棋,纵横交错的田垄是棋盘,星星点点的湖泊是棋子。
答: , ,

【阅读驿站】
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少慕道,闻劳山多仙人,负笈往游。登一顶,有观宇,甚幽。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叩而与语,理甚玄妙。请师之。道士曰: “恐娇惰不能作苦。”答言:“能之。”其门人甚众,薄暮毕集。王俱与稽道,遂留观中。
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随众采樵。王谨受教。过月余,手足重茧,不堪其苦,阴有归志。
一夕归,见二人与师共酌,日已暮,尚无灯烛。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诸门人环听奔走。一客曰:“良宵胜乐,不可不同。”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且嘱尽醉。王自思:七八人,壶洒何能遍给?道各觅盎盂,竞饮先【酉爵】,惟恐樽尽;而往复挹注,竟不少减。心奇之。俄一客曰:“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何不呼嫦娥来?”乃以箸掷月中。见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已而歌曰:“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其声清越,烈如箫管。歌毕,盘旋而起,跃登几上,惊顾之间,已复为箸。三人大笑。又一客曰:“今宵最乐,然不胜酒力矣。其饯我于月宫可乎?”三人移席,渐入月中。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如影之在镜中。移时,月渐暗;门人然烛来,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几上肴核尚故。壁上月,纸圆如镜而已。道士问众:“饮足乎?”曰:“足矣。”“足宜早寝,勿误樵苏。”众诺而退。王窃欣慕,归今遂息。
又一月,苦不可心情,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心不能持,辞曰:“弟子数百里受业仙师,纵不能得长生术,或小有传习,亦可慰求教之心;今阅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弟子在家,未谙此苦。”道士笑曰:“我固谓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当遣汝行。”王曰:“弟子操作多日,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道士问:“何术之求?”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传以诀,令自咒毕,呼曰:“入之!”王面墙,不敢入。又曰:“试入之。”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道士曰:“俯道骤入,勿逡巡!”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大喜,入谢。道士曰:“归宜洁持,否则不验。”遂助资斧,遣之归。
抵家,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妻不信。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头触硬壁,蓦然而踣。妻扶视之,额上坟起,如巨卵焉。妻揶揄之。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知而已。
7.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
(1)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
⑵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
                                            
8.课文情节较曲折。当王生“不堪其苦”,“阴有归志”时,发生了一件 的事情使他打消了归念。
9.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请你用精练的语言写在下面。
明线:
暗线:
10.本文的题目为《崂山道士》,刻画的主要人物是道士吗?小说通过王生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拓展链接平台
-------------循序渐进法
【美文共享】
《 谐 铎 》
清··沈起凤
南昌某,父为国子助教,随任在京。偶过延寿字街,见书肆中一少年数钱买《吕氏春秋》,适堕一钱于地,某暗以足践之,俟其去而俯拾焉。旁坐一翁,凝视良久,怒起,叩某姓氏,冷笑而去。
后某以上舍生入誉录馆,谒选,得江苏常熟县尉,束装赴任,投刺谒上台。时潜庵汤公巡抚江苏;十谒不得一见。巡捕传汤公命:“今某不必赴任,名已挂弹章矣。”问所劫何事,曰:“贪。”某自念;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误。急欲而陈。巡捕入禀,复传汤公命曰:“汝不记昔年书肆中事耶?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今侥幸作地方官,能不为纱帽下之窃贼乎?请即解组去。”其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逐渐愧罢官而去。
注释:①国子:国子监,古代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兼最高学府。②上舍生:太学生的一种,可通过公试授官。③誉录馆:古代考试机构。④谒逸:在吏部等候选派。⑤刺:名片。⑥上台:上司。⑦潜庵汤公:汤斌,字孔佰。清代某著名清官。⑧弹章:弹劲的奏章。⑨舛:音chuan,差错。⑩解组:解下印纹,指辞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适堕一钱于地 ( )(2)俟其去而俯拾焉 ( )(3)急欲面陈 ( )
2.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代汉语词典》。文中“某暗以足践之”中的“践”应选择的义项是 (只填序号)。
践jian①履行,实行,实践。《左传·倍公十二年》:“往~乃职,无逆朕命。”②登。《管子·大匡》:“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一坛。”③踩,践踏。《庄子·马蹄》:“马,蹄可以~霜雪;毛可以御风寒。”④排成行列,排列整齐。《诗经·幽风·伐柯》:“我觏(gou)之子,笾豆有~。”jian⑤通“翦”。消灭,除掉。《战国策·楚策四》:“今燕之罪大而赵怒深,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赵,~乱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
3.认真阅读全文,用“/”号给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误。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某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遂惭愧罢官而去。
5.请简要说说潜庵汤公是怎样一个人。
赏析点评:文章的故事短小精焊,文字简练生动,深藏哲理。有警诫、讽喻作用。从文章的内容上看,讲的是有一个秀才占取不义之财,受到惩罚的故事。文章语言简约而又生动,把贪婪者的卑鄙的心理揭示得清清楚楚。如“某暗以足践之,俟其去而俯拾焉”一个“践”字形象地写出秀才的龌龊心理,而一个“俯拾”又将其贪婪的性格揭示出来。另外文章虽短但情节富有波澜。身为国子监的助教,却设发占有不义之财,这种行为卑劣之人还能一路高升,这真让人难以接受,然而恶人终究会有恶报,还未等上任就以“贪污”之罪被弹劾了下来 ,真可谓是大快人心。短文的思想意义也是非常深刻的,文章对于社会病态的解剖,人情世态的揭露,寓庄于谐,颇具功力,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它警示人们一个人如果能够立足社会,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否则的话只能自取其辱,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答案及点拨
基础巩固:
1.蒲松龄,清 留仙 剑臣 柳泉居士 《聊斋志异》
2.qǐ lài yáo qūn xǔ bó
3.(1)叩:探问,询问(2)薄:迫近(3)忙:草谷上的细毛(4)赉、赏赐(5)谙:熟悉,知晓(6)踣:跌倒(7)杳:不见踪影(8)阴:私下里,暗地里
4.(1)天刚亮,师傅叫王生过去,交给他一把斧子,让他和众人一起上山砍柴。(2)本县有一位姓王的书生,在家排行第七,原来是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孙。
5.(1)大学生当力夫 (或“棒棒”)体验挣钱的艰辛.( 意 合 即 可 )
(2)扣新闻内容言之成理;表达通顺即可
6. 答案示例 : 重庆是一位美人,婀娜多姿的缙云山是她的身躯,蜿蜒飘逸的嘉陵江是她 的腰带 。
阅读驿站:
7.(1)一个道士坐在蒲团上,白头发一直垂到衣领上可是神情仪态清爽高迈。(2)王生又羞愧又生气,大骂老道士缺德。
8.师傅和两位客人表演法术
9.明线:求师学法、看师演法、师傅教法、演法失灵。暗线:王生不愿意吃苦
10.小说的主要人物是王生。小说通过王生的经历告诉人们,不可一做心术不正的投机取巧者,只有不畏艰险,洁身持正,一个人才能有所成就。
美文共享:
1.(1)落,掉(2)、等待,等候,到……时候(3) 陈述
2.③
3.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误。
4.那个人才明白此前(或当年,或早年)问「自己」姓名的人就是潜庵汤公,于是「十分」羞愧辞官离开了。
5.善于以小事观察人(善于以小见大,或见微知著,或窥一斑而知全豹);僧恶贪官;清正、刚直。《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维度A 基础知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刈麦》的作者白居易,是唐代早期著名诗人,子乐天。
B《过零丁洋》这首诗写于其作者——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所囚禁的船经过零丁洋时,有感而发,写下的这首诗。
C《己亥杂诗》选自《定盫全集》,作者龚自珍,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D《山坡羊》是明代张养浩所作的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
2 下列词语注音正确的是:
A刈(yì)麦 荷(hè)箪(dān)食
B岁晏(yǎn) 折戟(jí)
C定盫(àn) 璱(sè)
D 踌(chóu)躇 宫阙(jué)
3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童稚:小孩子。 丁壮:青壮年男性。
B岁晏:年底。 零丁:孤苦的样子。
C落红:落花。 浩荡:无边无际。
D照汗青:照耀史册。 四周星:四周都是星星。
4 下列诗句与原句一致的是:
A家田输税尽,曾不事农桑。
B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山河破碎风飘絮,零丁洋里叹零丁。
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伤心秦汉经行处。,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 在空格处填写合适的句子。
6 诗中“周郎”、“二乔”分别指谁?
7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维度B 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 解释下列词语:
起: 惶恐: 零丁:
9 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对比 B对偶 C比喻
10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维度C 探究应用
念 奴 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读读这首词,写一篇你的读后感,想想这首词与《赤壁》的有何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维度A 1B 2 A 3D 4 B 5 折戟沉沙铁未消 周郎指周瑜,二乔是指当时出名的两大美女,大乔,小乔。 6 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缅怀之情。
维度B 7 起:做官 惶恐:惊惶不安 零丁:孤苦的样子。9 B 10 当时作者被元军俘虏,深感身世飘零,但是仍然表现出对国家,人民的热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维度A 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畎() 鬲() 桓() 奚()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这篇课文,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自己编著的,收录的是他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B 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
C“孙叔敖举于海”,是指孙叔敖,隐居海滨。当时的君王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任命他为宰相。
D拂,在“行拂乱其所为”中发“fú”的音,而在“如则无法家拂士”中发“bì”的音。
3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A “舜发于畎田之间”,发,是“起”的意思。
B “管夷吾举于士”,士,是狱官的意思。
C “百里奚举于市”中的市,是指市场。
D “人恒过,然后能改”中的恒是永远的意思,过,是犯错误。
故天将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 , ,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 在划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
5 解释下列词语:
动心忍性: 曾:
6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结合现实谈谈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
维度B 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妻之市 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
C.妻适市反 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
8 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度C 探究应用
孟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有关他思想的著作《孟子》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句子,从中找一些你喜欢的名言警句,做成读书卡片,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
维度A 1 quǎn ɡé huán xī 2 A 3 D 4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5 动:惊动,震撼 忍:坚忍 曾:通“增”增加 6 这段话主要描写的是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业,必须经受很多考验,心志,身体,各方面都会有很多阻挠。
维度B 7 D 8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 9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
维度C 略《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维度A 基础知识
1 《曹刿论战》这篇文字选自《 》。“齐师伐我”中的“我”指 。
2 下列句中的“属”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神情与苏、黄不属。
B.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属予作文以记之
3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句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小小大大的监狱,即使不能都去察看,也必定要有爱憎之情。
B.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逐一审察,但也一定要凭感情办事。
C.大大小小的监狱,虽然不能一 一视察,必定因为有特殊的情况。
D.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 一明察,也一定要处理得合乎情理。
4 曹刿和鲁庄公的战前对话,
体现了曹刿 ( )的战略思想。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②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 “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B. “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
C. 选文第①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D. 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8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
6 参考“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
[示例]遂逐齐师--随波逐流
(1)既克—
(2)夫大国,难测也—
(3)望其旗靡—
维度B 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公输》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2003年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7 解释加点的词语。
(1)起于齐( )
(2)请说之( )
(3)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
(4)不可谓知类( )
8 下面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知而不争 见公输盘
A. B.
面山而居 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愿借子杀之 吾义固不杀人
C. D.
呼尔而与之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9 墨子“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墨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
10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请简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度C 探究应用
将《曹刿论战》改写成一篇故事,字数不限。
参考答案
维度A 1 《左传》 鲁国 2 C 3 D 4取信于民 5 A 6 (1)克敌制胜(攻无不克)
(2)深不可测(高深莫测、莫测高深、心怀叵测、居心叵测、天有不测风云)
(3)望风披靡(所向披靡、所向风靡、望风而靡)
维度B 7(1)出发(动身)(2)解释(3)制造(4)明白事理 8 C 9阻止楚国攻打宋国非攻(反对侵略战争、反对不义战争)10当然不是。其实墨子是先用激将法,诱使对方说出“吾义固不杀人”,然后指出对方行为与观点相违背,从而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中而无法争辩。(或墨子是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维度C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