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 第4课 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 第4课 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28 14:5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夏日泛舟海上》教学设计

科:小学音乐
授课年级:五年级
教材版本:花城粤教2011课标版(简谱)
课题类型:唱歌课
学情分析:
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夏日泛舟海上》是一首根据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歌剧,将《弄臣》中的片段《女人善变》重新配词而成的,歌曲结构规整、旋律流畅、节奏明快、情绪活泼,表达了人们在海上泛舟时喜悦幸福的心情。在教授本课时,通过欣赏、听辨、分析、创编、对比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尝试用各种形式表现歌曲,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致,在较为准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小乐器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并掌握歌曲中的音乐记号(三连音),了解
“重复”与“模进”在音乐中的创作手法。
方法与过程目标——用节奏导入,让学生感受歌曲节奏特点,再引入歌曲的学习,并指导学生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在音准较准确的基础上再进行歌曲力度变化处理及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威尼斯小镇的文化,激发学生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在音准较准确的基础上进行歌曲力度变化处理及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中的音乐记号(三连音),了解
“重复”与“模进”在音乐中的创作手法。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节奏引入:
1、师:欢迎同学们走进快乐的音乐课堂,请听欢迎词,出示节奏:。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同学






音乐
课║
2、感受三拍子节奏特点,请同学们完整的拍出节奏。(强调三拍子强弱规律)
3、用同样的节奏创编歌词。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同学




……︱



【设计意图:节奏引入,先拍出歌曲重点节奏,熟悉后进行创编歌词,进一步巩固歌曲中的重点节奏型,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歌曲学习:
1、出示课件:出示课题《夏日泛舟海上》
2、介绍作曲家威尔第,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3、请同学们完整欣赏歌曲,带着问题思考:
①歌曲旋律听起来有什么感觉?唱出人们怎样的心情?
②歌曲中哪几个乐句的节奏是和我们刚刚拍过的节奏相同呢,用彩色笔把它们标注出来。
生:歌曲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活泼;
生:歌曲中1-4乐句的节奏是我们刚刚拍打过的()。
4、验证:师弹奏歌曲1-4乐句旋律,学生排出()这个节奏型。(巩固歌曲的重点节奏型)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讨论,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初听歌曲感受歌曲风格特点,巩固并掌握歌曲重点节奏型。】
5、模唱旋律——师弹奏歌曲1-4乐句旋律,生跟琴模唱。
(教师提示演唱状态、声音位置,纠正不正确的地方。)
6、师生合作:接龙形式唱旋律,熟悉后边唱旋律边拍打节奏。
7、通过唱旋律,让学生感受1-4乐句除了节奏相同,在旋律上有什么特点?发现了什么?
生:1.2乐句和3.4乐句的旋律相同。(了解原型与重复的运用)。
8、师生合作:师唱原型乐句,生唱重复乐句。
9、填词唱歌曲1-4乐句。
10、进行歌曲力度处理。
11、加入小乐器碰铃、沙锤演奏。
【设计意图:介绍“原型”与“重复”,让学生掌握“重复”就是与原型完全相同的旋律。通过仔细聆听,对比,用自然、优美的声音跟琴学唱,感受“原型”与“重复”在音乐中的作用,掌握音准后进行歌曲力度处理,再加入小乐器演奏。】
12、感受5和6乐句旋律的进行模式,了解“模进”创作手法(用音阶柱直观展示),及掌握三连音的时值与唱法。
13、填词唱5.6乐句。
14、进行歌曲力度处理。
15、加入小乐器手摇铃演奏。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对比、演唱、歌曲力度处理及小乐器演奏等多种方法表现歌曲,掌握“模进”在歌曲中的作用,并以变魔术的游戏形式出示音阶柱,解决“模进”,再学生掌握三连音是将3个音的时值平均分配,在一拍里完成演唱。】
16、完整唱歌曲旋律,思考除了5和6乐句中出现“模进”,1-4乐句还有没有出现“模进”?
生:1和2乐句中出现“下行模进”,3和4乐句是1和2乐句旋律的“重复”。
17、师生合作:师唱原型,生唱模进。
【设计意图:熟练掌握“原型”、“模进”、“重复”在歌曲中的运用,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让学生积累经验,为音乐表现奠定基础;通过亲身感受,理解音乐的美之所在,循序渐进,最终让学生能自由的表现歌曲。】
三、表现歌曲:
1、请同学们对歌曲的情绪和力度做细微的变化,完美的表演歌曲。
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表演歌曲。
3、加入小乐器伴奏,碰铃、沙锤、手摇铃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发挥同学们的想象,情绪和力度的变化可以把音乐表现得更加丰富、感人,同时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精神。】
四、练练、测测:
【设计意图:通过练一练让学生掌握重复与模进,巩固知识;再通过测一测,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五、教学拓展:
像这样能够把歌曲中的“重复”和“模进”运用的如此巧妙,这就是作曲家威尔第的精明之处。还记得我们学过一首有关意大利风光的曲子吗?
生:《威尼斯船歌》
拓展——意大利威尼斯小镇的美丽景色。
【设计意图:通过最后的拓展,让同学们在感受意大利威尼斯小镇的美丽景色同时,更进一步了解意大利的文化,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情感。】
【音乐】在音乐声中结束本堂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