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 第6课 走进戏曲(三)——画脸谱|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 第6课 走进戏曲(三)——画脸谱|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28 14:5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走进戏曲(三)-------------画脸谱
欣赏(黑脸包公、红脸关公、白脸曹操、金脸孙悟空)上场诗表演,及花脸西皮流水唱腔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领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乐于主动探索有关京剧的基础知识, 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瑰宝。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赏、唱、念等形式更好地理解京剧内涵,并能在表演中乐于与他人合作,共同体验我国独有的戏曲艺术魅力。
知识与技能:初步分辨京剧脸谱的特点及代表人物,能够熟悉戏曲节奏和韵味。了解京 剧西皮流水唱腔基本的特点。
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在三、四年级已经有接触过少许的京剧知识,对京剧的基础知识有些许的了解,但不深入,而且由于没有经常接触和复习,对京剧的基础知识遗忘了,本学期将进一步培养营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京剧,喜爱京剧,通过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辨京剧脸谱的特点及各代表人物,能够用铿锵有力、开阔豪放的声音进行念白。
教学难点:学生对京剧唱腔的模仿,激发学生对戏曲音乐的兴趣。
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电脑、多媒体、京剧脸谱图片、脸谱头饰、故事扮演
教学过程:
活动1 【导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音乐或戏曲,咱们广东地方的戏曲叫粤剧,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戏曲,我们来听听是什么剧种?(播放京剧《霸王别姬片段》)
师:对,是京剧。刚刚,我们听的是京剧《霸王别姬》中非常有名的片段,那么你对京剧有什么了解?你说。。。。。。。
活动2 【表演】京剧诞生
师:今天,有同学带来了小故事,告诉我们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1、请同学以讲故事形式介绍京剧的诞生(展示图片,讲故事)
2、教师总结:
京剧到现在虽然只有两百年的历史,但它不仅在国内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的声誉。它有一大特征: 就是脸谱(图片)
活动3. [新授] 认识脸谱
1、介绍脸谱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四种脸谱,都是各具特点的,你们看看这些脸谱的颜色相不相同?
师:。请看第一个脸谱是以什么色调为主的?(请生回答)
师:对,是以黑色为主色调,那么请看他额头上那个月牙你再结合他黑色的特点有同学可以
猜的出这是那个人物吗?(请生回答)
师:对,非常正确,是包公。
黑色: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如,包公。
可有什么动作表现包公?
下面请看第二个脸谱是以什么色调为主的?(请生回答)
师:对,是以红色为主的。请结合你平时的常识说说哪个人物是满面红光的?(请生回答)
师:非常正确,就是关羽。
红色:忠贞、英勇的人物形象,如,关公
可以怎样扮演关公?
第三个人物的面部特征不像前面两个明显,我可以提醒大家
白色脸谱是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杀的人物,如,曹操。
曹操有什么动作表现?
师:第四个脸谱大家一看都能知道的,猴王孙悟空。
金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猴王的形象?
2、教师总结:
在京剧里,就是用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以及他的性格和表现动作。
活动4 【新授】领悟表现,拓展运用
师:京剧人们喜爱的戏剧,京剧伴奏是富有韵味和特色的,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伴奏乐器。(图片展示,个别乐器实物展示)现在来听一段京剧常用的伴奏节奏
节奏练习 X X X X ︱ XX XX X 0 ︱
y呛 呛 呛 呛 ︱ 呛才 一才 呛 0 ︱
2、 小结:伴奏中用上了钹和鼓。钹是用金属做的,声音响亮,是强拍。鼓的声音比较闷,代表弱拍。
3、学习步骤:
→ 全班齐读,模仿鼓和钹的演奏,提醒学生注意休止符。
→ 请学生到前面来试一试
4、念白练习
师:这四个脸谱人物今天要带领我们一起演一演京剧里面的上场诗。且让我们看看他们四个在钹鼓伴奏下怎样上场亮相的。(播放上场诗)
师:上场诗也叫定场白,就是一个角色登台时候所念的诗词。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把这些个角色扮演起来。(出示图片)
(1)合作探究,感受“念”的表演形式
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念白,感受念白上场诗的节奏。提醒学生注意韵律和音调。(可加动作扮演)
2) 接龙游戏:老师念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同时加伴奏
3) 分组分角色来巩固练习京剧的“念白”。
师:选择你喜欢得一种脸谱和扮相来练习
活动5【练习】合作交流、合作展示
个别组个别同学分脸谱角色念白。学得像的送脸谱给他,让他戴着脸谱学扮相念白,戴脸谱同学做角色扮相动作,由乐队作现场伴奏。
活动6【讲授】了解认识戏曲中的拖腔
1、听一听 唱一唱
师:同学们把京剧中的“念”和“做”我们练习了,现在来听一听,唱一唱。(出示图片)
这是一首京剧的“西皮”唱腔,我们一起“听一听”,感受戏剧的韵味
W1)聆听西皮过门,从音乐要素去感受、欣赏其中的唱段。
2) 再次带着问题聆听
师:这次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来听一听和唱一唱,第一次是再听,第二次是唱一唱
师:先来 看问题
问题: 京剧中,有些唱腔:是一个字用许多乐音来歌唱的形式,称之为拖腔。请找出这首西皮中哪些字用了拖腔,它有什么作用?
3)总结“西皮”唱段的特点:
作用:使其旋律上跌宕起伏、韵律饱满和舒展,释发人物或喜或悲的内心情感.
4)(第三遍)小声跟唱,要求:跟唱中,对喜欢的脸谱角色做动作扮演
5)全班齐唱,个别同学戴脸谱领唱
活动7【活动】小结
师:京剧在短短一节课是说不完道不尽,希望同学能后喜欢它发扬它传承它,今天初步学习和练习了念白唱腔,在下节课把戏剧唱腔唱的更加流畅。21·cn·jy·com
附故事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话说,在清朝乾隆八十寿辰,天下各个戏班来演出,要评出最得乾隆心意的戏班。
官员甲:三庆班唱得好好听!
官员乙:三庆班简直棒棒哒!
乾隆:恩,三庆班深得朕心!
三庆班:哈哈哈。。。。。。 我三庆班终于熬出头啦!我们要留在京城了!对了,我们会唱昆曲、西皮、二黄以及梆子等很多哟,欢迎大家捧场!我是安徽人,我骄傲!
于是,徽班进京了。
戏班甲:三庆三庆我是四喜,我也来京城了!
戏班乙:三庆三庆我是春台,我也来京城了!
戏班丙:三庆三庆我是和春,我也来京城了!
徽班进京拉开了京剧形成的序幕,经过五十多年的衍变,一个新的剧种——京剧诞生了!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那是在1790年,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八十寿诞。召集了天下各个戏班来京城演出。这其中,来自安徽的三庆班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于是就在北京城留了下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徽班进京。从此后,四喜、春台、合春等其他徽班也相继来到了京城,与三庆班成为了名贯京城的四大徽班。正是徽班进京拉开了京剧形成的序幕。从此,一批批的演员以徽调、汉调为主,再吸收了一些其他剧种的特长,经过了五十多年的衍变,一个新的剧种-京剧就诞生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