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 第3课 欣赏 混声合唱《黄河船夫曲》|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 第3课 欣赏 混声合唱《黄河船夫曲》|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28 15:0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 名曲欣赏《黄河大合唱》
执教者
课时 2
所属教材目录 六年级下册第3课
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特色之一是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将树立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审美的过程中。《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声乐套曲,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作品有八个乐章。
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进行《黄河大合唱》欣赏,目的是让学生尽早熟悉和了解我国近代音乐史上这部伟大的之作,感受所呈现的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激发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在了解《黄河大合唱》作品的基础上以及掌握各基本的音乐要素基础上,感受这部作品的气势磅礴,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听、唱、挥、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音乐艺术活动中寻觅和探究,领略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获得音乐美的享受,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持久的音乐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黄河大合唱》让学生初步了解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中体现的坚强不屈,前仆后继的斗争精神和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欣赏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四乐章《黄水谣》、感知不同的音乐主题和段落所呈现的不同形象。
初步了解混声合唱、学习二部轮唱。
难点 用二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保卫黄河》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作品分析--欣赏感知--赏析感化--赏后评论
教学过程
教 学

节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复习歌曲《八只小鹅》并用la来模唱旋律。
新课教学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欣赏钢琴家郎朗和管弦乐队合作的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视频片段。
介绍作曲家冼星海和歌曲创作背后的故事。《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交响乐代表作。
四、(探究学习)
1、了解什么叫合唱及演唱的形式(独唱、齐唱、混声合唱等演唱形式)
2、欣赏混声合唱《黄河船夫曲》、《黄水谣》和二部轮唱歌曲《保卫黄河》
思考:从乐曲中感受到了什么?作品的音乐表现什么?分别采用了怎样的声乐演唱形式。
聆听并感受
讨论与交流
逐段分析,加深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学唱歌曲。
五、(拓展延伸)
小组合作探究。(可用混声、二声部进行表演),可进行配乐诗朗诵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钢琴家的名字吗?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导出新课。
学习从听赏音乐中获得知识。
体会合唱的魅力
激发学习兴趣。
可随着音乐滑划拍。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黄河大合唱的几个乐章,这首作品的意图是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反抗外来侵略和压迫,鼓舞人们的斗志,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我们的民族。
布置作业
学唱《保卫黄河》
板书设计
力度、速度的变化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