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学科课时教学计划
授课时间: 月 日 总第 课时
课 题 难忘的歌 教学内容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教学领域 欣赏领域 第 4 课时 执教教师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京剧选段并学唱前两句,感受京剧的独特韵味,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
知识与技能 通过《红灯记》故事的讲解初步了解京剧;
模仿唱段中的念白,复听唱段,跟着音乐哼唱前两句,初步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京剧的基本功“唱、念、做”)
视频欣赏选段,学习京剧亮相动作——“做”
过程与方法 通过《红灯记》故事,了解《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出处;
聆听范唱模仿京剧念白,简单哼唱乐句;
引导学生正确演唱,学习视频中“亮相”动作。
教学重点 介绍现代京剧《红灯记》的剧情、初步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唱腔、伴念白、表演等)。
教学难点 聆听、学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念白及前两句,掌握京剧“亮相”动作,感受京剧的魅力从而成为国粹的践行者、传承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脸谱、学习清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难忘的歌”这一主题。介绍了中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几首“红色经典”音乐作品,以培养学生对先辈们的崇敬之意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按照教育部对京剧进课堂不同年级学习曲目的建议,编者选择了《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作为小学阶段第一首用聆听的方式接触京剧的唱段,一方面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剧,另一方面则试图通过体会京剧唱段中描述的“人小志大、天真纯朴”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为今后接受和喜爱京剧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可塑性强。嗓子条件好,需要老师合理利用、正确引导。这个阶段的孩子注意力集中地时间短,教师需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合作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时间分配
一、导入:
播放歌曲《唱脸谱》片段,提问:这首歌曲是什么音乐类型。
二、新课
1、微视频讲解《红灯记》
导出——“念白”
2、聆听歌曲,找到歌曲中的念白并模仿
3、师生对唱
生念白,师接唱
4、再次聆听歌曲前两句,小声哼唱。
京剧的另外一项基本功——“唱”
5、加入手上动作分句演唱,完成接唱游戏
6、欣赏视频,模仿一个表演动作。
导出京剧的另外一项基本功——“做”
7、学生个人展示,对照视频动作展示,师带学生回忆“唱”部分的动作,纠正上台展示的学生动作,生教学生
导出——亮相动作
8、跟着音乐完成亮相动作
通过亮相动作导出亮相动作是体现共产党人坚韧不屈的昂扬斗志
9、欣赏二年级的同学表演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10、圆场下课
举手:京剧
聆听故事,了解《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出处
聆听模仿
认真完成念白,聆听老师的接唱
聆听、模唱京剧的前两句
聆听了解京剧的基本功“唱”“念”
认真学习前两句的手上动作,
仔细欣赏,按要求学习一个表演动作
完成自学动作的展示,纠正并上台教授其他学生
跟音乐完成亮相动作,每一句做一次
欣赏,聆听
听老师的讲解,跟着老师做 创设情境
让学生通过歌曲的背景故事更能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难点尝试,根据课堂生成降低难度,完成京剧韵味的体验。
演唱跟动作相结合,进一步体会京剧韵味。
体会京剧的“做”
让学生为课堂主体
情感升华,让学生感受到革命先辈、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
让学生感受到京剧并不难,爱上京剧
结束部分京剧动作的再体验
板 书
设
计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京剧的基本功唱、念、做、打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