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贞观之治
武周政治
(前期)开元盛世
(后期)天宝危机 “安史之乱”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承前启后的作用
唐朝由盛转衰
为唐代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导入新课
《玄宗幸蜀图》
在马嵬坡,玄宗为保军心安定,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此后,玄宗入蜀。这就是《玄宗幸蜀图》的历史背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以从中汲取教训。
一、安史之乱
(1)唐玄宗统治后期不理朝政,日趋腐败
(3)节度使实力膨胀,内重外轻
(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1.原 因:
唐玄宗统治后期
李林甫:宰相专权19年,口蜜腹剑
杨国忠:专权、贪得无厌,身兼十余职
高力士:宦官干预朝政
安禄山:三镇节度使,重兵在握
本为杂胡,随母改嫁后姓安。
早年浪迹边疆从商,30岁后从军,以英勇骁战升为平卢将军,40岁是为平卢节度使,49岁时身兼三镇节度使。
认杨贵妃为义母,但与杨国忠不睦;
安禄山
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称“大燕”皇帝。
757年被儿子安庆绪所杀。
2.经 过:
(1)755年,安禄山联合史思明起兵反唐
(2)叛军南下,玄宗出逃,肃宗即位
(3)唐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平叛
(4)763年平定叛乱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3.影 响: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结果:起义军虽然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
黄巢起义:
朱温
2.唐朝灭亡的基本情况
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朱温被其子所杀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读史料:
材料: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2.根据课本知识,抢答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
唐朝藩镇割据。
3.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课堂小结
唐朝的兴亡过程
随堂训练
1.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最终导致爆发(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国之乱
A
2.滕州新闻网2016年3月11日文章:这些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C.形成五代十国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
B
3.番禺日报2016年10月2日文章:……安禄山每次入宫,都是先拜贵妃,再拜皇帝。皇帝不解,问他何故,安禄山恭恭敬敬地说:“我们胡人的习俗,都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皇帝释然,对安禄山的憨厚和朴实添了几分好感。这位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4.领导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是( )
A.安禄山 B.宇文化及
C.朱温 D.姚崇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