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26 21:5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春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有答案
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党和政府提出从2000年到2009年,计划用10年时间为中国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培养4000~5000名党的领导干部和科技、经济管理人才。这表明党和政府重视( )
A.民族传统风俗习惯 B.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C.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D.少数民族信仰自由
2、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格局是(  )
A.小杂居、大聚居 B.大杂居、大聚居
C.小杂居、小聚居 D.大杂居、小聚居
3、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各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前提是( )
A.民族平等 B.设置自治政府 C.国家统一领导 D.民族团结
4、新中国成立周年庆典上,新疆彩车的所有图案全部为手工绘制,9名美工在北京起早贪黑干了整整18天。他们中,有汉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回族,不同民族的兄弟团结无间,合作绘制的作品美轮美奂、生动传神。这反映了(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下列哪一地区不属于我国已设立的民族自治区之列( )
A.内蒙古 B.宁夏 C.云南 D.广西
6、澳门回归祖国以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超过8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一事实表明“一国两制”的实行 (  )
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刺激了特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D.保持了特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
7、“香港特别行政区除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徽外,还可使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基本法》的此条款体现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一国两制”构想
8、我国政府提出要贯彻全面准确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其中,“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者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9、“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提出这一构想的出发点是(  )
A.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C.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
D.反映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10、1997年7月1日,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驶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香港实行(  )
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
C.资本主义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
11、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这表达了海峡两岸领导人(  )
A.干扰两岸经济合作的意愿 B.扩大两岸政治分歧的意愿
C.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意愿 D.打破两岸长期相互隔绝状态的意愿
12、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出版界出版台湾图书达千余种,印数近亿万册。其中,仅台湾的文艺作品即出版了七百余种(截止到1990年)。另外,台湾出版界出版的大陆图书也有几千种,其中也是以文艺作品为多。这些变化充分说明海峡两岸 (  )
A.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 B.文化交流频繁
C.相互交流仅限于文化领域 D.“一国两制”构想已变为现实
13、李克强总理在谈及两岸关系时指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同胞之间、手足之情,没有解不开的结”。这段话反映了(  )
A.台湾和大陆有着共同的民族情感,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B.台湾当局已经放弃“台独”的主张
C.武力解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途径
D.台湾问题不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应当交由国际社会来解决
14、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明确提出(  )
A.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B.解放台湾
C.和平解放台湾 D.台湾实行“一国两制”
15、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是(  )
A.海协会成立 B.海基会成立 C.“九二共识” D.汪辜会谈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回答,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4分)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民族团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点。(4分)
材料三 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3)结合所学,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而采取的措施。(6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月11日,国民党政府照会英国,声明九龙问题暂时搁置,中方保留日后提出讨论之权。同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明确指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它的收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摘编自《论战后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即表明了对香港问题的严正立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主张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唐文贵等《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始末》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历届政府对香港问题的一致观点。(3分)
材料二 二战后,由于英国千方百计地恢复和维持它在香港的统治,加之国内、国际因素的影响,香港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经过22轮艰苦曲折的谈判,中英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摘编自肖元恺《中英关系与香港问题》
(2)材料二中香港回归祖国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 (3分)
材料三 第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第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3)材料三的规定,体现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据材料三,指出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权力关系。(4分)
材料四 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由4575亿港元增至9083亿港元。香港已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营商环境和竞争力长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4)材料四反映了香港回归祖国后怎样的经济现象? (3分)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3分)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望大陆》
材料二 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在其就职演说中对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问题态度模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国台办称之为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其政策论述的实质是要降低两岸的连结与依存度,保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性”,两岸关系的未来依旧无法拨云见日。可以看出,她的两岸政策目标只求稳定,不求发展,只管控风险,不增长动力,不是让两岸愈走愈近,而是让两岸愈走愈远。
(1)材料一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在历史上,台湾遭受过哪些国家的侵略?(5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什么是“九二共识”。蔡英文两岸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分)
(3)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该构想成功地在哪两个地区得到实践? (2分)
2021春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有答案
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党和政府提出从2000年到2009年,计划用10年时间为中国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培养4000~5000名党的领导干部和科技、经济管理人才。这表明党和政府重视( )
A.民族传统风俗习惯 B.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C.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D.少数民族信仰自由
【答案】C
2、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格局是(  )
A.小杂居、大聚居 B.大杂居、大聚居
C.小杂居、小聚居 D.大杂居、小聚居
【答案】D
3、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各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前提是( )
A.民族平等 B.设置自治政府 C.国家统一领导 D.民族团结
【答案】C
4、新中国成立周年庆典上,新疆彩车的所有图案全部为手工绘制,9名美工在北京起早贪黑干了整整18天。他们中,有汉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回族,不同民族的兄弟团结无间,合作绘制的作品美轮美奂、生动传神。这反映了(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5、下列哪一地区不属于我国已设立的民族自治区之列( )
A.内蒙古 B.宁夏 C.云南 D.广西
【答案】C
6、澳门回归祖国以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超过8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一事实表明“一国两制”的实行 (  )
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刺激了特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D.保持了特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
【答案】C 
7、“香港特别行政区除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徽外,还可使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基本法》的此条款体现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一国两制”构想
【答案】D
8、我国政府提出要贯彻全面准确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其中,“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者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答案】D
9、“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提出这一构想的出发点是(  )
A.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C.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
D.反映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答案】A
*10、1997年7月1日,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驶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香港实行(  )
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
C.资本主义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C
11、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这表达了海峡两岸领导人(  )
A.干扰两岸经济合作的意愿 B.扩大两岸政治分歧的意愿
C.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意愿 D.打破两岸长期相互隔绝状态的意愿
【答案】C
12、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出版界出版台湾图书达千余种,印数近亿万册。其中,仅台湾的文艺作品即出版了七百余种(截止到1990年)。另外,台湾出版界出版的大陆图书也有几千种,其中也是以文艺作品为多。这些变化充分说明海峡两岸 (  )
A.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 B.文化交流频繁
C.相互交流仅限于文化领域 D.“一国两制”构想已变为现实
【答案】B
13、李克强总理在谈及两岸关系时指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同胞之间、手足之情,没有解不开的结”。这段话反映了(  )
A.台湾和大陆有着共同的民族情感,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B.台湾当局已经放弃“台独”的主张
C.武力解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途径
D.台湾问题不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应当交由国际社会来解决
【答案】D
14、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明确提出(  )
A.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B.解放台湾
C.和平解放台湾 D.台湾实行“一国两制”
【答案】A
15、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是(  )
A.海协会成立 B.海基会成立 C.“九二共识” D.汪辜会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回答,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4分)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民族团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点。(4分)
材料三 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3)结合所学,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而采取的措施。(6分)
【答案】(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的统一领导。
(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一五”计划期间,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等。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月11日,国民党政府照会英国,声明九龙问题暂时搁置,中方保留日后提出讨论之权。同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明确指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它的收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摘编自《论战后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即表明了对香港问题的严正立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主张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唐文贵等《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始末》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历届政府对香港问题的一致观点。(3分)
材料二 二战后,由于英国千方百计地恢复和维持它在香港的统治,加之国内、国际因素的影响,香港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经过22轮艰苦曲折的谈判,中英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摘编自肖元恺《中英关系与香港问题》
(2)材料二中香港回归祖国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 (3分)
材料三 第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第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3)材料三的规定,体现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据材料三,指出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权力关系。(4分)
材料四 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由4575亿港元增至9083亿港元。香港已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营商环境和竞争力长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4)材料四反映了香港回归祖国后怎样的经济现象? (3分)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3分)
【答案】(1)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将适时解决香港问题。
(2)香港回归祖国的道路充满曲折;香港问题的解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3)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权力关系:授权与被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来源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
(4)经济持续繁荣发展。
(5)增强综合国力;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望大陆》
材料二 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在其就职演说中对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问题态度模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国台办称之为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其政策论述的实质是要降低两岸的连结与依存度,保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性”,两岸关系的未来依旧无法拨云见日。可以看出,她的两岸政策目标只求稳定,不求发展,只管控风险,不增长动力,不是让两岸愈走愈近,而是让两岸愈走愈远。
(1)材料一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在历史上,台湾遭受过哪些国家的侵略?(5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什么是“九二共识”。蔡英文两岸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分)
(3)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该构想成功地在哪两个地区得到实践? (2分)
【答案】(1)表达了身处台湾的作者对大陆故乡的浓浓思念和作者热爱祖国,急切盼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荷兰、日本。
(2)“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目的:保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性”。
(3)“一国两制”。香港、澳门。